《2022青岛民俗的研究报告 (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青岛民俗的研究报告 (2) .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岛民俗的研究报告 青岛民俗小调查 一、青岛居住民俗 青岛地区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多取向阳山坡,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间,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为“人”字型(亦称“双流水型”)。建有正屋、东西厢屋或倒屋,各家自成院落。以三合院居多。 村庄大小不一,少者几户,大的数百户,近年又出现了不少千户大村。 1897年后,德国,日本先后侵占青岛。随着港口和市政的建设,大批农民涌入市区,当时西镇一带建起了10个平民院,台东镇的南山、仲家洼等处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棚户区。这些院区建房无规划,房屋低矮阴暗,环境恶劣,除“人”字型屋顶外,还出现了许多一面坡房
2、屋,人们习惯叫“道士帽”。由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变,一些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居住民俗也就无法延续下来。 80年代起,政府推行旧城改造工程,90年代又实行安居工程。现在,平民院和棚户区已相细建成居民小区,楼群林立,环境优美,人们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在此期间,青岛地区农村的老式住房也多为美观的住宅楼代替。居住由单纯实用 型向注重审美型发展。一些现代建筑材料被广泛采用,不少村庄也出现了楼群。 村庄青岛农村除极少数住“山庵”的看山人外,多聚集一起居住,因而构成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称作“村”、“庄”、“仝”或“屯”。 村里的道路,大的叫“街”,多为东西向,称前街、后街。大的村庄街多,则冠姓氏为街名,如张家街
3、、王家街。 小的道路称“胡同”,多以姓氏、堂号、村中名人或树木为名,如宋家胡同、福来胡同、解元胡同、老槐树胡同等;很狭窄的小路称“夹道”;闲散人经常聚集闲谈的地方称“懒汉子窝”、“老头窝”。 有些村名很有特色,也很有趣,如莱西张哥庄是因为有一个姓张的汉子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得名。此人豪爽,乐于助人,附近人尊称为张哥,村名也就成了张哥庄。因“哥”、“格”“戈”同音,以后就出现了像周戈庄、夏格庄等村名。这种以姓氏为名的村庄非常多,有的直接叫“岳家”、“赵家”,有的则加“屯”、“沟”、“店”等字,叫“梁家仝”、“于家屯”、“王家沟”、“徐家店”等。 有的村是以建村人的特征而得名。莱西有个李胡子庄,是因为
4、清嘉庆年间,一个叫李克用的人此建村,他胡子很长,人称“李胡子”,日久,这村就叫做“李胡子庄”。后来,有人感到此名不雅,民国初年该村名就演化成今天的“李虎庄”。 也有的以建村人的职业为村名。崂山有个皂户村,因为明永乐年间有几家用灶具烧盐户来此定居,宋代称盐户为“皂户”,这个村也就叫做“皂户村”。 有不少村庄是以神话传说中的名称命名的。崂山有个女姑山村,因为村南有个“老姑庵”庙,庙内的主神人称“女姑”,传说是封神榜中赵公明元帅的妹妹,人们就把村名定为“女姑山”。登瀛村是传说秦人徐福为取长生不老药,由此登程去仙岛瀛洲而得名。崂山石老人村村名,不但源于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还因为村前海边有一块状似老人的
5、巨石。 有的村庄以旧时驻军军屯或官屯为名,如鳌山卫、雄崖所、营上、黄官屯等;有的以寺庙、古家为名,像庙头、家子头、庙东、石佛院等;有的以地理环境取村名,如簸箕岭,因其地形像簸箕而得名;还有以建村时当地的村木花草为名,如桃林、枣园、柳树屯、榛子沟等。 1979年,青岛开始地名普查,对重复的和不雅的村名进行了调整。村名和村名 用字都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院落青岛民间居住大都各自成院,俗称“天井”、“院子”。 过去,许多人家都喜欢设前后两院。前院面积大,是一家人平日活动的主要场地, 院里建猪圈、而所,喜栽石榴、月季等花卉树木。后院很小,用处不大,只是为了挡 住后窗,认为后窗临街“不成住处”。如今,
6、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加上土地的宝贵, 已很少有人设后院了。 院子周边的墙叫“院墙”,旧时多用石块垒成。在临街墙上,镶嵌带“鼻梁”的 石块,用以拴骡马,叫“拴马石”。院墙上面抹石灰或泥,叫“打墙头顶。”院墙上面 抹成半圆形,叫“和尚头”。如今,院墙多用石块垒下部,上面垒砖,外面用水泥抹 平;也有的用砖或水泥砌成几何图案,称做“花墙”。院墙不得高于屋檐。 临街院墙处留有大门口,俗称“街门”或“街门口”。街门多为南向或东向,胡 同里也有西向的,但很少北向的。街门要与对门邻居的大门口偏离,叫做“斜对门”。 大门一般漆为黑色,老辈有功名的人家可漆红色。门为两扇,每扇装一个铁制的 门环,左边的门环连着门内
7、“摇关”,“摇关”可转动,供随手关门用。有的人家还在 门上装有铁制的环扣,叫“门划拉”,用以锁门。 门上部修有门楼,旧时大门和门楼都是财势的象征,富有人家的门楼修四角飞檐, 上饰有“龙头”、“寿狗”等吉祥物,大门高大,彩画装饰。平常人家的大门、门楼都 很简陋,门楼多用草毡,有的大门没有门楼,叫“土门子”。 大门内大多建有影壁,俗称“照壁”(砖砌屏风),上写“福”字,或绘有鹿、鹤 等图案,一求吉庆,二作装饰。 房屋民间多住平房。旧时,房屋结构为起脊,用梁、柱构成骨架,土墙草顶, 木棂窗户(间有石墙瓦顶)。一幢房屋 3、 4、5间成套,坐北朝南的房间为“正屋”, 坐南朝北的为“倒屋”,东西两侧为“
8、厢屋”,分别叫“东厢屋”、“西厢屋”。正屋中 间一间为“正间”,两边分别叫“东间”、“西间”,再往里叫“套间”。正间设锅灶两 个,通东、西间炕内,供冬季热炕取暖。旧时,正间与东间墙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叫 “灯窝”,洞内可放油灯,这样一盏灯可照明正、东两间房,可节省灯油。也有的人 把它叫做“婆婆眼”,说从方洞中可看到灶间的行动,供婆婆监视媳妇用。在正间的 上方用木板或高梁秸扎顶棚,也叫“天棚”,冬天可用来存放地瓜。东、西间多用花 纸贴棚顶,装饰有蝙蝠、团花等剪纸,叫“仰棚”。 人口多的人家,通常长辈住正屋,幼辈住厢屋。住一幢房子的,长辈住外间,幼 辈住里间(套间),长辈住东间,幼辈住西间。 倒屋一
9、般不住人,普通人家堆放杂物、工具或柴草,有身份人家用作待客,称“客 屋”。 厢房夏热冬冷,通风采光又差,所以民间有“东厢西厢,不孝的儿郎”、“有钱不 住东厢房,冬不暖,夏不凉”的俗谚。富有人家的厢房多不住人,用作饲养大牲畜或 安石磨作磨房。 建房(青岛人叫“盖屋”)是一家人的大事,旧时,看风水、择宅基、安门框、 做梁椽等都要经过多种仪式和活动,其中要属上梁仪式最为热闹、隆重。上梁时间一 块红布,叫做“挂红”。梁檩上要贴上“上梁大吉”等字样的横坡,还要绑上筷子, 用红绳系上铜制钱,挂上红布等饰物,以求吉利。上梁时,房屋四周燃放鞭炮,正间 当中安设方桌,摆设供品,点燃红烛,由建房人家的主人跪拜。莱
10、西一带在上梁时, 两位木匠、瓦匠师傅还要边唱喜歌边往下扔一些龙、凤、虎、蝶等形状的小饽饽,逗 引孩子们哄抢。上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主人要在新房设宴请亲朋、工匠和帮工者, 酒菜一般都很丰盛。 现在,民间建房“看风水”和“摆供求神”等旧俗多已废除,但在梁、檩之上贴 横批、坚联,以及放鞭炮等求吉习俗仍流行。 70年代开始,农村建房由生产大队(村委会)统一规划,街道、房屋逐步达到 布局整齐划一,房屋也多为砖石墙、瓦顶、玻璃窗户。伙房、寝室、会客室分别设置, 厢屋多为水泥平顶,用以晒粮食或夏夜乘凉。 80年代后,老旧草房基本绝迹,有些农村已是楼房连片,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 改善。 在居住民俗中,也有许多禁
11、忌,但多带有迷信色彩,如过去有的地方农历五月忌 盖屋,说五月为恶月,盖屋家中要死人,显然没有科学依据;住所大门忌冲着山丘, 河流、大道、水井和坟墓,说这样会遭邪气和不吉利,若无法避开,则要在门上挂“八 卦镜”破解;宅基不能直冲通街道,也不能面对庙宇,如无法避开,要在宅子外面一 角安一块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5个字;建房用的木料,忌用楸木、槐木,因 “楸”、“槐”沾着“火”、“鬼”二字,恐不吉。 在院内还忌栽桑树、柳树和杨树,俗称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内不栽“鬼拍手”。 因为“桑”与“丧”同音,出门风丧不吉;柳不结籽,恐无子绝后;栽“鬼拍手”(指 杨树)则怕招来鬼魅,宅室不字。如今,已很少有
12、人相信有什么鬼魅了,但农民院子 内外至今仍不栽植以上3种树木。 二、青岛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是指人的一生从诞生到死亡各个阶段的礼节和仪式,包括生礼风 俗、婚礼风俗、寿礼风俗和丧礼风俗,是最复杂和繁琐的民俗事象。 在青岛地区,婴儿出生后要举行“报喜”、“过三日”、搬满月”、“过百岁”等多 种仪式,直到一岁生日过后,生育的各种程序方算结束。 在生育民俗中,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很明显,生男称“大喜”,生女称“小喜”。 女孩报喜的时间要比男孩晚3天,关这喜蛋要比男孩少,礼仪也比男孩简单得多。 婚礼礼也是人生礼仪中的一个大礼,旧时权势人家结婚兴“六礼”,即纳彩、问 名、纳吉、纳征、请日、亲迎。寻常百姓
13、家礼仪虽从简,但也要经过说媒、定亲(下 媒柬)、送日子、送嫁妆、迎娶等多道程序。 送嫁妆、迎娶往往成为有钱人炫耀门庭的时机,大操大办助长了铺张浪费风气。 在婚俗中,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如合婚批生辰八字、看男女属相是否相克等。 旧时“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金鸡怕玉犬,鸡猴不到头”等说法不知毁掉了多少 个幸福的婚姻。 建国后,实行新的婚姻法,过去的许多婚姻陋俗,如指腹婚、娃娃亲、童养媳、 结阴亲、纳妆、一夫娶二房等已绝迹。但近年来,婚姻中的大操办之风仍很兴盛。 寿礼是为老年人庆寿的一种仪式。近年来,青岛人祝寿、过去日习俗盛行,但礼 仪从简。 丧事是人生的终结,丧礼是人生的最后一次礼仪。民间对丧礼
14、看得很重,往往不 惜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来安慰亡灵。 过去青岛人实行土葬,葬礼程序繁多。如今,普遍推行火葬,丧事从简。有的将 死者骨灰盒埋葬土中,说是“随土而安”;有的将骨灰撒向大海。 三、饮食民俗 青岛地区的食俗属于我国北方类型,受京津一带影响很深。人们的饮食以玉米、小 麦、地瓜为主,杂以谷子、高梁、豆类(黄豆、绿豆、豇豆、红豆)、黍子等五谷杂 粮.副食以蔬菜为主,肉类、蛋类过去是寻常人家办喜事和待客的珍品。城市和农村 都通行一日三餐,早晚称“朝饭”,午饭称“晌饭”,晚饭称“夜饭”。农村在冬闲时则一 日两餐,称“吃两顿饭”。过去,农村朝饭一般为小米稀饭或高梁面、玉米面稀饭,配 以玉米饼子、地瓜
15、、地瓜干。高梁面、玉米面稀饭统称“粘粥”,也叫“糊涂”。晌饭是 小米干饭,有时掺上豇豆或绿豆。夜饭是面汤(面条)。这种饮食安排叫“两稀一干”。 如今农村饮食变化较大,大米白面成为寻常人家的家常便饭,鱼肉习以为常,玉米饼 子、地瓜干已很少食用,农闲时的“两顿饭”也多改为一日三餐,然而早饭吃稀粥的习 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没有改变。下面就具体介绍几种“美食”。玉米饼子:这是过去 青岛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习惯叫“苞米饼子”,是用玉米面和带头同加水放入锅内做成, 有烀饼子、蒸饼子和菜饼子等多种。菜饼子是用玉米面加野菜或青菜叶子上锅蒸熟, 是人们度荒年时的主食,现已无人食用。另外还有用少许白面(小麦面)做成
16、的“发 糕”,则属玉米做法中的上品,多在节日中食用。玉米饼子就咸鱼、虾酱是青岛沿海 渔民中最常见的吃法。咸鱼中以咸鲅鱼、咸刀鱼(带鱼)和咸白鳞为最佳,虾酱则有 虾子酱、蟹酱和虾头酱(用对虾头磨成)等。山地人喜欢大葱蘸大酱就饼子吃,大酱 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有豆瓣酱、面酱(用小麦制作),其中用黄豆发酵做成的豆豉, 掺以萝卜丁、胡萝卜丁、白菜丝等,吃起来鲜美可品,特别受人们喜爱。地瓜:学名 甘薯,是青岛地区,特别是即墨、莱西、崂山一带人们的主食。由于地瓜产量高,茎 叶是喂牲畜的好饲料,又适于山岭薄地种植,所以在青岛山区广泛栽种。鲜地瓜怕 冻,不好储藏。莱西等地冬天多把地瓜放在屋内顶棚上;即墨、崂山
17、等地则多堆积在 生火的炕头,或在屋内挖地窖存放。一般可吃到来年春,所以有“地瓜半年粮”的说法。 地瓜的吃法多种多样,除鲜地瓜煮食或擦丝煮粥外,主要地切片和擦丝晒干,分别叫 “地瓜干”、“地瓜丝”。将地瓜干、地瓜丝碾碎磨成面,即为地瓜面。地瓜丝可用来 做成“豆包”,不太好吃,所以就有了“别拿着豆包不当干粮的俗语,意思是别瞧不起 人。地瓜干只能煮着吃,由于吃起来不可口,如今很少有人食用,只能做饲料了。地 瓜面可单独和面烙饼或烀饼子,还可与其他面粉混合包饺子、擀面条或做其他面食。 有些做法很有特色,如采一种叫“筋骨草”的野菜或榆树皮,捣碎后和地瓜面混合,擀 成面条,放锅内箅子上蒸,锅底煮上菜卤,熟悉
18、后将菜卤浇在面条上食用,这种饭菜 一锅熟的做法,人们给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二起楼”。还有一种叫“金银卷”的 食品,是用白面(小麦面)、玉米面、地瓜面分3层卷起,上锅蒸熟而成。金银卷黄、 白、黑三色相间,吃起来香里透甜,这种做法在青岛地区也很盛行。地瓜以前是青 岛人的主食之一,所以,在吃法和做法上有很多花样。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地瓜作为主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但“地瓜食品”仍深受人们喜爱。烤地瓜、地瓜枣、 炸地瓜片还拥有大批的爱好者。地瓜枣(莱西叫地瓜阴干)是在冬天把煮熟的地瓜切 片晒干后密封于缸、坛内,到春天取出,上面一层白醭,味道甚佳。炸地瓜片则是把 鲜地瓜切成薄片,上锅用食油炸熟
19、后,撒上砂糖,吃起来香脆可口。如今地瓜枣、炸 地瓜片,在食品摊和食品店里多有出售。米饭。青岛地区不产大米,过去,大米饭 只有在有钱人家的餐桌上方能见到,寻常人家吃的多是小米干饭。即墨等地把做干饭 叫做“捞干饭”,作法是把小米加水煮成半熟后,把汤滤出再上锅蒸,滤出来的饭汁叫 “饮汤”,这样,饭做好后吃的喝的就全有了。这种既省柴草又省工的作法,世代相传, 直到如今。小米干饭里如加上红豆,或绿豆,则饭更香,味道也各不相同。有时人 们还用胡米(高粱米)或惨子米做干饭。惨子皮厚产量低,做出的饭味道不佳,如今 已无人栽种。用黍子米做的饭叫“大黄米饭”,多用它包上面皮蒸糕,是一种节日食 品。稀饭。农家常吃的
20、是小米稀饭、胡休米稀饭和玉米渣子饭,或用玉米面、胡休面 熬成的各种面子饭。小米稀饭营养丰富,是妇女“坐月子”和伺候老人、病人时的佳 品。用少许玉米面掺上野菜、再加点盐做成的稀饭叫“菜饭”是以前度荒年的食品。饽 饽。也叫“馒头”,是逢年过节、祭祖供神和亲友之间礼仪往来的主要食品,花样繁多。 枣饽饽是在饽饽顶端做上5个枣鼻子,嵌上红枣蒸熟,作供品用;磕饽饽则是用面模 (俗称“饽饽磕子”)磕出莲蓬、鱼、桃、蝉、狮、猴等形状的面食,用以赠送亲友和 节日期间食用。在重要节庆日,如祭海,渔妇们还在饽饽上做上鱼、虾、蟹、贝、 花卉或鸡、燕等动植物面塑,形象逼真,造型美观,使人乐于观赏,不忍心吃掉。面 条:青
21、岛人习惯叫“面汤”,由农妇们和面用擀面杖擀成,按形状分,有宽面汤、棋子 块面汤(用刀切成菱角型)和细面汤等,宽面汤(也叫“宽心面”)是结婚时新郎新娘 必吃的食品,现在城乡婚礼中仍很流行。按粮食品类分,有白百汤、豌豆面汤、杂面 汤由白面、豆面混合而成)、“三条腿面汤”(由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成)等。用 直豆面褂成的面汤,片薄光滑,吃起来非常可口。饺子。在青岛农村叫“滑扎”,是青 岛人最爱吃的一种食品。过去,老百姓家只有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包饺子。常见的有 白菜猪肉馅、萝卜丝虾皮馅、韭菜馅等饺子。沿海一带的鱼饺子很有特色,其中以鲅 鱼饺子为最佳。XX市区至今在谷雨前后鲅鱼上市时,子女还有向老人送鲅鱼、让 父母尝鲜鲅鱼饺子的习俗。近年来,还有一种野菜(荠菜)馅饺子很得青岛人青睐, 春季在一些大饭店的餐桌上常可见到。 七年级二班 李至柔 内容总结(1)青岛民俗的研究报告 青岛民俗小调查 一、青岛居住民俗 青岛地区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多取向阳山坡,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2)因“哥”、“格”“戈”同音,以后就出现了像周戈庄、夏格庄等村名(3)临街院墙处留有大门口,俗称“街门”或“街门口”(4)因为“桑”与“丧”同音,出门风丧不吉(5)丧事是人生的终结,丧礼是人生的最后一次礼仪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