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doc
《2022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全市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精神,确保全区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得到深化,取得实效,七月中旬,区委办、区民政局就当前全区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联合开展了调研。调研采取了群众测评、座谈讨论、随机走访等形式,共发放了测评表350余份,参与座谈的干部群众达120余人,随机走访群众30余户。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全市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召开后,各街道、各单位始终把贯彻落实现场会精神作为工作重点,领导有力、措施得当、成效明显。 一是“四化”管理体系正逐步完善。各街道、各单位积
2、极围绕市委余欣荣书记在全市现场会上提出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完善六级网络,推进网络化管理。纵向上重点加强了党小组长、楼栋长(片长),居民骨干(党员户、文明户)第五、六级网络建设,加强了各层次之间双向对应的工作机制。建立了楼栋党员责任区制度、楼栋党员联系户制度,开展了优秀楼栋长、党小组长、文明户和社区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系马桩街道在全省首创了“海选”楼栋长的举措后,目前已直接由居民投票产生楼院自治管理小组96个,涉及住宅小区、楼栋庭院167栋(处),力争8月底覆盖率达到100%;*街道在楼栋单元中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建好一个组织
3、、选好一名楼栋长(党小组长)、叫响一句口号、发挥一个作用、凝聚一方群众,在居民住户中积极推行“四亮相”措施,即亮党员身份、亮服务岗位、亮义务责任、亮服务措施;广润门街道成立了53个楼栋(院)管委会,12支社区“110志愿者队伍”,参加人员147人,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低偿服务;绳金塔街道建立了党小组长、楼栋长月活动机制,每月组织他们在社区以会议、学习的形式开展一次活动。目前全区共有楼栋长、党小组长和片长6847人,覆盖率达95%,选出了居民骨干共8000余户。 横向上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完善社区“四位一体”管理体制,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管理小组)223个,已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50多个。十字
4、街街道建设桥社区进行了社区居民自治试点工作,将社区楼栋划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均成立了居民自治委员会,由自治委员会对片区的大事进行决议,探索社区议事权、行事权分离的工作模式。加强街道社区与中央及省市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的党建议事协调机构,成立社区党建议事协调机构108个,参与的驻地单位共641个,覆盖率达90%以上;加大社区内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力度,在建设桥社区商业街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和商会,在福田物业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在民营企业南昌馨意庭(设计)装饰有限公司成立了党团工妇组织。朝阳洲街道与驻区单位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帮助解决一个问题、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成立
5、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居民办一件实事、帮扶一户困难居民;南浦街道建立和形成了以社区“议事会”为核心,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议事园”、“议事箱”、“议事栏”、“执法热线”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社区议事机制。 2、统一数据库模式,推行数字化管理。一是各街道以社区为板块,以楼栋为单元,对50类150项的基本数据进行了摸底,形成了台账,完成了建档工作,已经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数据库模式。二是做到在“三个层级”推行,即分别在区直有关部门、街道、社区三个层级,将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职能和街道、社区的综合管理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按“三项机制”运作,即责任联动机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做到责权利相
6、统一;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信息流动快、解决问题快;社会参与机制,紧紧依靠党小组长、楼栋长等社区志愿者的力量,排查数据、参与管理。四是分“三级目录”管理,一级目录是按数字信息的管理单位分为街道管理,部门管理、街道和社区协助,社区管理三部分;二级目录是针对社区人口、社区组织、公共资源等管理对象开展的社区党建、社会保障、城市建设、安全稳定等城市管理工作;三级目录是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数据显示。 3、畅通信息渠道,推广信息化管理。各街道在认真抓好“八个一”制度落实的同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不断推出新的信息化措施。南站街道创建了楼宇信息平台,并设立了专门网站(南站街办经济网),通过现代化网络提供全方位的
7、信息服务。十字街街道创立社区服务110平台,制作了110服务网站,社区服务110共服务居民56人次,110服务网站注册用户已达到317名,网友共发帖98篇。系马桩街道社区设立了电子邮箱,指定专人负责,每天查阅更新,街道向社区传达非紧急性、日常性的通知要求,各社区向街道上报非密性、一般性的报告、汇报及数字管理系统等,均采取电邮方式;丁公路街道投资1.5万元建立了街办局域网,将有关政策、法规和信息公布,实现街办和社区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门街道开通了24小时劳动保障免费服务热线*。 4、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性化管理。坚持了“五为”原则。一是制度为群众建。坚持实施区、街、居为民办实事“十百千”工程
8、、开展“领导干部进社区”为民排忧解难活动,以及街居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延时工作制、错时工作制、ab岗工作制等便民制度。广润门街道在街居干部中推行了“一线工作法”,即要求干部在一线创业、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二是活动为群众办。组织开展和睦邻里节、社区运动会、科普宣传月、文艺专场和电影周等社区文化活动,医疗服务、法律咨询、再就业招聘等咨询、推介活动,满足群众需要。三是平台为群众搭。充分发挥街道网站(社区网页)、社区图书室和活动室、市民学校、科普宣传栏等设施的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多文化宣传载体和自我服务载体。南浦街道开辟网上交流平台,创建了“书记论坛”、“主任论坛”、“楼栋长论
9、坛”。四是实事为群众办。本着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原则,从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实事工程中推出更多、更具份量的项目。*街道为社区独居老人安装了30余套“爱心110”门铃,使独居老人在亲人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时刻受到社区的关注。五是利益为群众谋。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发展社区经济,着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对辖区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南站街道在社区设立“民情倾诉站”,每周一、三、五上午,指派专门社区干部,在社区接待居民倾诉问题。 二是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先后下发了建立“四化”实施意见、社区资产和财务管理办法、社区人员绩效考评和奖惩办
10、法,区直各单位均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成图表、条例、流程,新管理体制下创新、长效的工作机制开始正常运行并卓有成效。十字街街道在小街巷整治中,对达标的23条小街巷落实长效机制,制作达标责任牌26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公示,确保整治成果;朝阳洲街道建立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一般干部”的层级负责制、社区干部与楼栋长、党小组长之间的“双向考核”制度;*街道推出了“123”服务承诺制度,即向办事的群众承诺受理的各项投诉属街道职责范围的一个工作日内答复,属有关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的,两个工作日内答复,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协调解决的,三个工作日内答复;绳金塔街道建立了“社情民意每日随访调处工作制”,由值班社区干部
11、每日入户了解调处问题,不能当日解决的,交由次日值班社区干部跟踪调处。桃源街道建立了“两优秀”、“双满意”评议机制,即由社区干部评选街道优秀科室、优秀干部,由驻区单位和居民评选群众满意社区好班子、群众满意社区工作者。 三是社区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格局逐步形成。目前全区10个街道基本建立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新机制,在培育和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工作上下了功夫,逐步实现社区议事权、行事权相分离。一是机构上,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网络,各街道都构建起了一整套社区服务网络,按照民主程序选聘了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能充分发挥居民骨干、文明户、党员户的模范带头作用。其中系马桩街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2022 街道社区 管理 体制改革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