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科技局科技发展工作总结.doc
《2022年市科技局科技发展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市科技局科技发展工作总结.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年市科技局科技发展工作总结 一、2014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要求,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整合科技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发展创新载体,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为支撑我市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一)营造创新氛围,科技工作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是深入贯彻“1+6”科技创新政策。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召开后,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解读我省创新驱动“1+6”政策。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我局联系点制度,深入各区县、市经开区、黄山学院等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做到“全覆盖
2、”、“四了解”,即高新技术企业走访全覆盖,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了解政策落实情况、了解技术需求、了解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着力解决企业与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科技活动周期间举办全市科技创新政策培训班,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1+6”政策进行培训。将“1+6”政策编入市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利用市科技信息网、黄山科技杂志登载政策全文。组织“1+6”政策宣讲团,深入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带着政策边走访边宣传边培训。二是研究制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制定印发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与省“1+6”科技创新政策的衔接,设立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3、加大关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xx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推进关键技术研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科技奖励及专利奖励等。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xx市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市专利创造、运用、保护提供政策保障。对XX省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予以细化分解,落实部门责任,形成科技创新合力。三是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以“科学生活创新圆梦”为主题开展2014全市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开展广场科普展览、医卫专家广场义诊、广场健身舞表演、科技四进、科技政策宣传培训、科普设施向社会开放等6项活动,惠及群众达7
4、万多人次。在“3.15”、“4.26”等纪念日以及重大科技活动期间,通过摆放展板、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对专利法、知识产权维权等相关法律、政策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二)培育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一是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全市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需重新认定的严峻形势下,提早部署,主动走访,动员符合条件的新老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联合财税部门开展申报材料审查,分两个批次共推荐46家企业申报认定复审,其中32家企业通过认定(复审),第二批9家企业已通过省专家评审报科技部备案中。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11.24%。1-10
5、月,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28.6亿元,同比增长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8亿元,同比增长10%,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为31.36%。全市57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额达5149.94万元,同比增长4.91%,政策落实率96.49%。推荐3家企业申报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家企业被认定为XX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53项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组织我市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安徽赛区一等奖,黄山金普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全国总决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优秀企业奖。扎实推进高新板块招商,全市高新板块招商项目8个,预
6、计投资额5.9亿元,XX省好迈达电器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xx区建立家用电器、通用零部件等机械生产销售基地。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产业集聚,XX省休宁光电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获省科技厅批复认定。加强现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2013年基地实现总收入61.65亿元,利税8.15亿元。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童庆禧院士合作组建XX省院士工作站。新推荐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组建“xx市塑料印刷油墨工程技术研究技术中心”等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认定“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等27家省民营科技企业、“黄山协同轴承有限公司”等5家市创新型试点企业,新申报“黄山奔马
7、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开展xx市2014年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考核,对获优秀等次的1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专家大院和生产力促进中心予以奖励。截至目前累计登记技术合同52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356万元。三是积极搭建科技金融对接平台。推荐火炬中心金融专家、兴业证券、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安徽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黄山科宏生物香料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中科新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x市xx区花之韵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新远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项目的发展潜力、上市融资规划做了评估,结合企业实际指导企业对ipo做好计划,围绕如何做好企业风险投资、缓解中
8、小企业融资难、推动优秀科技成果放大,与企业进行了一对一专项指导。集聚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强化科技项目凝练和品牌争创。6个项目成功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获得771万元资金支持,位列全省第五。开展省创新驱动“1+6”政策中的研发仪器设备补助、重点新产品后补助、大型仪器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补助申报工作,共推荐55个项目申请财政奖励补助资金2005万元,经审核和公示,我市33个项目将获得726.2万元资金支持。开展2014年度xx市科技计划项目征集、调研、评审等工作,征集凝练项目166项,下达市科技计划项目30项,资助研发经费420万元。市政府召开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工作推进会,组织3
9、家企业与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进行对接,积极对上推荐申报。8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和省重点新产品。“生物质香料生产技术”和“山岳型景区旅游医学急救模式研究与应用”获2014年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对135项在研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教育实践活动中征求到的“科技项目重申报轻管理”意见立行立改,提升全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整体水平。二是加强科技型孵化器建设。召开市科技孵化资金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开展2013年度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考核,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确定为良好等次,奖励25万元。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服务项目立项,获国家资助97万元。全年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入孵企业20家,前
10、三季度企业技工贸总收入6452万元。黄山科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在b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考核排名位列全省第二,在全省1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绩效排名位列全省第七。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持续开展以“百家企业高校行”和“百名专家企业行”为主题的“双百双行”政产学研合作系列活动,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我市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组织高校院所与企业对接13次,签约合作项目20项。组织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等企业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以项
11、目实施为抓手,推进茶叶品质提升技术支撑工程。依托黄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太平猴魁茶机械化加工设备中试、祁门红茶、黄山毛蜂等茶叶高效安全生产和品质提升的技术集成,制定了XX省地方技术标准1项,获发明专利授权7项,推广技术16项,茶园亩效益增加1700多元。启动“黄山茶产业技术创新数字平台”建设工作,通过稳定的网络环境为茶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二是以特色产业为依托,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引领工程。围绕菊花、茶叶等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富民强县工程实施,休宁、祁门、xx县、xx区以项目为引领,培育年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5家,拉动投资4493万元,建设良种示范基地500多
12、亩,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3669元,促进了产业科技水平提升。三是以扶贫开发为目标,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全市开展“科技赶大集”、送科技下乡、科技结对帮扶等活动30余次,发放资料20000多份,赠送农业书籍700多本,解答咨询3.5万人次。深入xx县上丰、xx县深冲、休宁汪村、祁门箬坑送科技到田间地头,深受农民欢迎。依托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黄山茶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在茶叶良种选育推广、高效生态茶园建设、茶叶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四是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工程。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对43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示范基地进行考核,4个专家大院被评为优秀。围绕茶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科技局 科技 发展 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