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4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诩(x) 孱头(cn) 刹那(sh) 祈祷(q)B给予(j) 酒馔(zhung) 脑髓(su) 掘起(ju)煤C赍发(j) 憎恶(zng) 孤僻(p) 迤逦(y)D庇祐(b) 惩罚(chng) 央浼(mi) 撮合(cu)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磕头 怂恿 蹩进 安然无恙B冠冕 降服 玄虚 残羹冷灸C仓敖 枯燥 譬如 碎琼乱玉D讥诮 囊括 忧郁 稍纵即是3对下列各组中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
2、未见其术:本领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往,到B会有四方之事:恰逢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分C景翳翳以将入:阳光暗淡 故夫知效一官:胜任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自夸 犹望一稔:庄稼成熟4对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解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农人告余以春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慈父见背 遂见用于小邑C置杯焉则胶 复驾言兮焉求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5对下列各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施耐庵的水浒传全名忠义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
3、篇。C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的“三径”是隐士住处的代称。文中“登东皋以舒啸”的“东皋”在古诗文中也多代指隐居地。D滕王阁序中“家君作宰”的“宰”是“宰相”的意思。文中“序属三秋”的“三秋”与“有三秋桂子”中的“三秋”都泛指秋季。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
4、法去位。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先是,御史刘宗周秉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
5、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忠襄”。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6下列对文
6、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B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C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D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7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启,是明朝皇帝的年号,下文的崇祯也是明朝皇帝的年号。B出,指罢黜官职,与“罢、除、夺、左迁”等词一样都是用于罢免官职的词。C旬,是计时间的单位,在这里,一旬是指十天,二旬就是指二十天。另外,一旬还可以指十岁
7、,如八旬老人。D谥,也称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件事,都被皇帝采纳了。B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面色还和活着一样,很有传奇色彩。C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很不合适,因而被马士英怀恨在心。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奸臣当道,屡遭排挤打击。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1)“吾大臣,不可野死,
8、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答: (2)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忆秦娥刘辰翁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注释: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烧灯节:即上元节(俗名元宵节),南宋的上元节,都城临安热闹非凡。梅发:白发。10“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答: 1
9、1“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 (三)12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9分)归去来兮辞中的“ , 。”两句写了陶渊明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的生活。滕王阁序中的“ , 。”两句描绘了一幅晚霞飞鸟同在、水天空阔相连的绚丽秋景。(3)陈情表中的“ , 。”两句写出了李密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4)逍遥游中指明只有“ , , ,”才能真正达到无所“待”的自由境界。三、现代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消逝的钟声史铁生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
10、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
11、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
12、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
13、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它在哪儿呀,奶奶?”“什么,你说什么?”“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
14、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
15、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13下列对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A文章开头用“张望”“终于”“一直猜想”等词,流露出作者幼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为下文写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作了铺垫。B文章第段写“我”与奶奶的对话很是简洁,朴实而有趣,也更加形象地突出了幼时的作者来到外边世界时不听奶奶话的一面。C“琴声一响,这孩子就
16、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奶奶的这句话侧面印证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痴迷的情态。D第段画线句子属于景物描写,通过“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等语句,突出了钟声的洪亮。E本文围绕“听到钟声”的几次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更将这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上升到对“故乡”新的理解的高度。14文章题目为“消逝的钟声”,但作者却详写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加以简析。(6分)答: 15请谈谈对第段画横线句“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含意的理解。(4分)答: 16作者在异地听到钟声时感到“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童年”,于是说“对
17、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对“故乡”含义的理解。(8分)答: 第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17下列各句中横线标划的成语,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A虽然他们兄弟阋墙已久,一旦遇到重大事件,却能冰释前嫌,共度难关。B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扶摇直上,人民苦不堪言。C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学习,发表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D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简直是形影相吊的绝佳写照。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近年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东京国际书展、首尔国际图书展等平台,使中国出版机构与相关国家
18、的文学版权交易不仅越来越活跃,而且逐步走向规范。B根据数据显示,如今苏州市范围内共有养老机构221家、机构养老床位57915张,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84张,供求极不平衡。苏州面临着养老服务的严峻挑战。C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13省区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已经开始进行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D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开展广泛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
19、民之幸福”。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大学对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 。A大学不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而且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B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C大学应在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和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这两方面并重。D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
20、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可有效补充地下水,还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和原材料,因此,湿地是人类。我国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当今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快速的经济增长、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认识其重要意义,即。答: 21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这幅
21、漫画,要求: (1)拟写标题(10字以内); (2)写出漫画的寓意(25字以内)。(5分)(1)标题: ( 2分)(2)寓意: (3分)五、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墨鱼靠墨汁掩藏自己的身体,自己很得意,却不想渔民正根据它的这个特点,在大海中寻找墨色踪迹而捕捉墨鱼。墨鱼引以为傲的地方,却成了灾祸的根源。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4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
22、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诩(x) 孱头(cn) 刹那(sh) 祈祷(q)B给予(j) 酒馔(zhung) 脑髓(su) 掘起(ju)煤C赍发(j) 憎恶(zng) 孤僻(p) 迤逦(y)D庇祐(b) 惩罚(chng) 央浼(mi) 撮合(cu)【答案】B 【解析】错改正为:A刹那(ch) C孤僻(p) D惩罚(chng)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磕头 怂恿 蹩进 安然无恙B冠冕 降服 玄虚 残羹冷灸C仓敖 枯燥 譬如 碎琼乱玉D讥诮 囊括 忧郁 稍纵即是【答案】A 【解析】错改正为:B残羹冷炙 C仓廒 D稍纵即逝3对下列各组中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未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吉林 一中 2015 2016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