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海平安县一高2015-2016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 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第卷 阅读题 (75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历史”的层次王立群“历史”一词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层次:一是“真实的历史”,二是“记录的历史”,三是“传播的历史”,四是“接受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是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唯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 “记录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回忆、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比如史记。当事人的口述一
2、般来说是可信的,但是,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有时也会存在问题。比如记忆本身的多寡、误记、有意掩盖和无意选择等;而且,当事人只是历史事件的部分经历者,不可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独特背景、原因,更难为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误差。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史学家书写“记录的历史”,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这不仅因为历史事件的本身太复杂,太庞杂,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种制约。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逻辑鉴高一语文第2 页共12 页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
3、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载的详略和褒贬。我们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看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马迁“记录的历史”。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只是在个别叙述文字上透露了“真实的历史”的部分原貌。我们只有细心阅读文本,才能发现琴挑文君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场周密计划和安排的事件。“传播的历史”更为复杂。它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神化,二是丑化。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包括政治偶像、娱乐偶像、学术偶像等。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大量的戏剧、小说演绎着司马
4、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说明此类故事塑造的卓文君的形象受到了观众和读者的热烈追捧。但是,这些演绎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使得相如“琴挑”文君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神化也是一种对历史解读的方法,不过它是一种极端的解读。为什么这些远离了历史真实的故事能够如此受到追捧?因为现实需要偶像。现实并不完美,现实本身具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弥补了现实的不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作为一对艺术偶像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尽管这种理想只是一种神化,但是这种神化的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历史文献往往具有多义性。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也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
5、化与丑化的现实可能。特别是“文君夜奔”的多义性更加丰富:第一,浓烈高一语文第3 页共12 页的自由爱情与自由婚姻;第二,不以贫富论婚姻;第三,才子与佳人的完美结合;第四,女儿的慧眼与父亲婚恋观的冲突等等。事件本身的多义性为“解读的历史”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丑化和神化一样是对“记录的历史”的另类解读。出于某种现实诉求,传播的历史也会出现神化的反面丑化。从“历史”一词建构的四层意义来看,“接受的历史”是“历史”一词的终极意义。历代百姓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了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读者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了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所以,经过数百年的沿袭,今天我们
6、如果讲出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反而会被许许多多的读者和观众看成是有意翻案,刻意颠覆。1.下列有关“记录的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记录的历史”若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可信的口述与回忆记录下来的,就是“真实的历史”。B.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据此记录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往往有较大差别。C.因为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史学家书写历史本身受到的种种制约,史学家记录的历史必然是有所选择的。D.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而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可见其是“记录的历史”,并不是“真实的历史”。2.下列
7、与“传播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播的历史存在“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是对“记录高一语文第4 页共12 页的历史”的一种另类解读。B.传播的历史中的“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能弥补现实的不足,因而受到大众的追捧。C.寄托了人们某种理想的“神化”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而其反面“丑化”的出现也是出于某种现实的诉求。D.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使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走向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元明清直至今天,演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的大量戏剧、小说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
8、卓王孙的相关情节。B.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C.今天的许多读者和观众很难接受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美丽爱情“神话”背后的婚姻真相,因为他们都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记载深信不疑。D.“文君夜奔”故事本身的多义性为这个故事的解读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二、古代诗文阅读(41 分)(一)文言文阅读(24 分)回忆第二单元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完成下面47 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例:范增数目项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高一语文第5 页共12
9、 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道芷阳间行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杀人,臣活之 乃遂收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粪土当年万户侯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A B C D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乃令张良留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微太子言,臣愿谒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 分)例:荆轲游于邯郸私见张良,具告以
10、事夫晋,何厌之有?是寡人之过也。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为击破沛公军得复见将军于此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若属皆且为所虏 沛公安在? 长于臣A B C D E高一语文第6 页共12 页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 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8、9 题。溪桥晚兴郑协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
11、注】 郑协,南宋遗民。芊芊:草木茂盛,有草盛无人赏的悲凄之意。 杜鹃:又称布谷鸟、子规,惯作悲啼,常引人伤感。8.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哪些手法?(5 分)9.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处。高一语文第7 页共12 页(1)荆轲刺秦王一文中, 易水诀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 , !( 2 )鸿门宴一文中, 表现做大事不必顾虑小细节的句子是 , 。( 3 )鸿门宴一文中,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的句子是: ,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省 平安县 第一 高级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