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一中2014-2015届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化学测试试卷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注释)1、冶金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而不用电解MgO的方法制取镁,其原因是()A熔融的MgO不导电 BMgO分子间作用力很大CMgO熔点高 DMgO属原子晶体2、以下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其中违反了洪特规则的是( )A B C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一定是晶体 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共有12个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 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ss 键与sp 键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含有键的化合物与只含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形不一定是正四面体ABC D4、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变形而消失C.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5、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右图中的“?”)和氯离子(右
3、图中的“”)组成的,且均为等距离的交错排列。已知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于() A3.0108 cm B3.5108 cmC4.0108 cm D5.0108 cm6、对于原子半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除了稀有气体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对于第三周期元素,从钠到氯,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各元素的原子半径总比其离子半径大。D.阴离子的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阳离子的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7、如图是乙烯分子的模型,对乙烯分子中的化学键分析正确的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键、
4、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键,CC之间是未能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键8、氯仿(CHCl3)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物光气(COCl2):2CHCl3O22HCl2CO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CH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BCOCl2分子中中心C原子采用sp2杂化C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使用前可用硝酸银稀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9、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
5、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原子序数:YXZW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 D还原性:XY,W2Z10、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依次增多B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 转变为 时,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可能相同11、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一定是第A族元素 BR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3CR的气态氢化物能燃烧 DR的气态氢化物易溶于水显碱性12、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A液态H
6、F与液态HBr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氯化铵与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C氯化钠与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D碘与干冰分别受热变为气体13、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与表中元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铝是第二周期元素B氯原子的半径比硫原子的半径小C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镁的碱性弱D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14、用一带静电的玻璃棒靠近A、B两种纯液体流,现象如右图所示据此分析,A、B两种液体分子的极性正确的是()AA是极性分子,B是非极性分子BA是非极性分子,B是极性分子CA、B都是极性分子DA、B都是非极性分子15、已知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
7、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ABA2 BBA3 CA3B2 DB3A216、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2与Y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Y、Z位于同一周期。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B同周期元素中Y的金属性最强C同主族元素中X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同周期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评卷人得分二、实验题(注释)17、某同学做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记录现象时随手记在纸片上,不对应,需整理):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
8、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镁带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F.生成淡黄色沉淀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_。(2)实验用品:_。(3)实验内容:实验方案(填序号)实验现象(填序号)有关化学方程式(4)实验结论:_。(5)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因_。18、一
9、位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列实验。.(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B的名称为_,干燥管D的作用为_。(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 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
10、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注释)19、通常情况下,CO与O2的混合气体m L,用电火花引燃后体积变为n L(在相同条件下测定)。(1)试确定原混合气体中CO与O2的体积。(2)若反应后的气体密度在相同条件下为氢气的15倍时,试确定反应气体的组成及体积之比。20、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用H2S、空气和KOH溶液可以组成燃料电池
11、,其总反应式为2H2S+3O2+4KOH=2K2SO3+4H2O。(1)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应通入 。(2)该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3)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的pH (填“升高”“不变”“降低”)(4)有人提出K2SO3可被氧化为K2SO4,因此上述电极反应式中的K2SO3应为K2SO4,某学习小组欲将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电解质溶液取出检验,以确定电池工作时反应的产物。实验室有下列试剂供选用,请帮助该小组完成实验方案设计。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1molL1HNO3,1molL1H2SO4,1molL1HCl,0.1molL1Ba(OH)2,0.1 molL1 BaCl2。实
12、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取少量电解质溶液于试管中,用pH试纸测其pH。 试纸呈深蓝色,经比对溶液的pH约为14,说明溶液中有残余的KOH。继续加入( ) 溶液,再加入( )溶液,振荡。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含有K2SO4。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没有K2SO4。另取少量电解质溶液于试管中,先加1 molL1的H2SO4酸化,再滴入23滴0.01 molL1KMnO4酸性溶液,振荡。 ( ) ;(5)若电池开始工作时每100mL电解质溶液含KOH56g,取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电解质溶液20.00mL,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
13、为11.65g,计算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 ) 。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假设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已知:M(KOH)=56,M(BaSO4)=233,M(BaSO3)=217)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注释)21、某金属元素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的单质0.6 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可得到1.0 g氧化物XO。试通过计算推导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22、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请说明理由。(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合。(2)向澄清的Ca(OH)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3)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23、A、B、C、D
14、、E五种微粒,它们可能是原子或离子,并且所含的元素都在短周期。A显负价时,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前一周期的同族元素多8,其单质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C元素有三种同位素,Cl、C2、C3,C1的质量数分别为C2、C3的1/2和1/3;D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显碱性;E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带负电荷的微粒,它共有10个电子,E极易与C+结合成中性微粒。回答:(1)写出五种微粒的符号:A 、B 、C 、D 、E 。(2)C的同位素名称:C2 。(3)C和D形成分子的电子式为 ,空间结构为 。24、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吉林 一中 2014 2015 学年 化学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