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市文物局工作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度市文物局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市文物局工作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年度市文物局工作总结 2014年度市文物局工作总结 2014年是实现文物事业“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关键之年,也是建局以来工作量最多、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一年。一年来,市文物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以基础工作为切入点,增强战略定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一手抓重点工程建设不放松,一手抓基础工作见成效,以振奋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工作作风,突出重点、攻破难点,不断开创文物事业率先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我们紧密结合文物工
2、作的实际和特点,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深入查找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围绕问题整改落实,从严从实开展督导,扎实完成各个环节的目标任务,做到规定动作完成到位,自选动作特色鲜明,凝聚起了作风建设的正能量。全局上下既对“四风”问题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又使文物事业取得了一个新变化、新风气、新局面,广大党员干部普遍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整治了工作不扎实、调研不深入、群众观念不牢固等“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解决了人员编制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资金严重短缺、文保人员素质不高等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初步形成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 二、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稳步推进 (一
3、)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工程。勘探9000余平米,发掘3800余平米,新发现了北城墙遗址、唐末至宋初的三期建筑遗址,清理出自考古发掘开展以来最大的夯土建筑遗址3400余平方米,清理墓葬11座,扩展了晋阳古城的北界范围,明确了宫城的相对位置,增加了对晋阳古城城市布局的认识。在宗教区-天龙山圣寿寺西院发掘出土了具有西域特征的石刻60件(经专家初步认定为唐宋时期),为研究这一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实物标本。发掘出土一座目前太原地区发现的最完整的唐代壁画墓,为研究太原地区唐代丧葬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全面启动资料整理和出土遗物的修复工作,清理修复出土遗物约200余件。 (二)晋祠环境综合整治
4、工程。启动实施晋文公祠、东园、潜园、赵梅生美术馆建设工程。其中,晋文公祠建筑面积5882.7m2,总投资4922.03万元;东园建筑面积2463.8m2,总投资2017.79万元;潜园建筑面积2330m2,总投资2159.99万元;赵梅生美术馆建筑面积5863.74m2,总投资4340万元。编制完成了以上四个单体建筑方案,已报市规划局审定;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项目建设选址意见书已办理完成;正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待以上手续办理完毕后,即可进入建筑市场开展项目设计和施工招标。 (三)太山龙泉寺综合整治工程。太山龙泉寺综合整治工程包括舍利塔、东坪新寺、望都阁等复建项目,总投资898
5、0万元。东坪新寺、望都阁复建项目基础工程基本完成。舍利塔复建工程已完成招标,并与施工单位签定合同,目前设计图纸正在进行修改深化,待确定后进行室内遗址保护。 (四)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太原博物馆借用、征调文物6800余件(套),并整理入库上架;完成了3700件拟陈列展品的鉴定及除尘工作;陈列布展内装工程已进入现场实施阶段,预计11月下旬基本完成;在全局系统内部选调了10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录用40名合同制临时用工,通过人社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全额事业人员16名,已进入考试阶段,同时已呈报有关机构、建制和人员编制核定申请。此外,国师纪念馆旧址东图书馆和旧址办公楼原状陈列基本完成,年内向社会公众开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度 文物局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