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文言文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外阅读练习(满分100分)(一)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11分)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文中“晋平公”、“祁黄羊”、“解狐”、“午”皆为人名。1(5分)翻译上文中以隶体字打印的句子。?2(6分)给上文框出的句子注上标点。居 有 间 平 公 又 问 祁 黄 羊 曰 国 无 尉 其 谁
2、 可 而 为 之 对 曰 午 可 平 公 曰 午 非 子 之 子 邪 对 曰 君 问 可 非 问 臣 之 子 也 平 公 曰 善 又 遂 用 之 国 人 称 善 焉 孔 子 闻 之 曰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二)王右军诈睡(13分)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王右军:即王羲之。减十岁:不满十岁。大将
3、军:晋朝大将王敦。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诛。屏:通“摒”,让手下退出。阳:同“佯”,假装。从:同“纵”。1在读懂上文的基础上,推敲末句横线上应填的字词是()。(3分)A.智B.谋C.才D.诈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8分)恒 须臾 觉 既?诈 于是 全 于时3给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标点。(2分)敦 论 事 造 半 方 忆 右 军 未 起 相 与 大 惊 曰 不 得 不 除 之?(三)柳下季存国(20分)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而往。齐侯弗信而反之,为非,使人告鲁侯曰:“柳下季以为是,请因受之。”鲁君请于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赂以欲岑鼎也,以免国也。臣亦有国于此。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
4、,此臣之所难也。”于是鲁君乃以真鼎往也。且柳下季可谓能说矣。非独存己之国也,又能存鲁君之国。岑鼎:鲁国宝鼎。柳下季:春秋时鲁国一位大夫。赂以欲岑鼎:等于说“赂以所欲之岑鼎”赂,送。1解释加点的字词。(8分)?他 反 为 于?于是 乃 说 存2.为上文中出现的“之”的三种用法作举例说明:(6分)用法,例句?用法,例句?用法,例句?3翻译句子:“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之所难也。”(2分)?4文中柳下季所谓的“臣之国”与“君之国”各指、?。(4分)(四)华、王之优劣(7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
5、以纳其自托,宁可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华歆、王朗:都是东汉时人。1(3分)翻译文中划线句:?2(4分)读了上文你认为华歆、王朗哪一个做得对,并简要分析理由。?(五)醉人击虎(14分)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是()项:(3分)A必坐守之以俟其醒B.杖击之C.之山下月明处D.而气以盖之矣2“杖击之”中“杖”应解释为用杖,下列句子中哪一项也有这种用法的词()。(3分)A尉果笞广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弦而鼓之D.斗折蛇行,
6、明灭可见3.给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标点。(4分)有 人 夜 自 外 归 见 有 物 蹲 其 门 以 为 猪 狗 类 也 杖 击 之 即 逸 去 之 山 下 月 明 处 则 虎 也 是 人 非 能 胜 虎 而 气 以 盖 之 矣4.(4分)如果将老虎看作邪恶势力的化身,以你对本文的理解,有什么启示:?(六)戎夷解衣(9分)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叹息曰:“嗟呼!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违齐如鲁:离开齐国到鲁国
7、。后门:城门已经关闭。国士:国家杰出的人才。?不肖:不贤。恶:相当于“何”。道其不济夫:道义大概是行不通了。1(3分)给文中加框的文字加上标点。子 与 我 衣 我 活 也 我 与 子 衣 子 活 也 我 国 士 也 为 天 下 惜 死 子 不 肖 人 也 不 足 爱 也 子 与 我 子 之 衣2(2分)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3(4分)试针对文中某一个人言行、观点发表看法(50字):(七)目不见睫(13分)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之(人)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足乔为盗于
8、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智:见识。庄足乔: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造反”。1(5分)给文中加框的文字加上标点。臣 患 之 (人) 智 如 目 也 能 见 百 步 之 外 而 不 能 自 见 其 睫 王 之 兵 自 败于 秦 晋 丧 地 数 百 里 此 兵 之 弱 也 庄 足 乔 为 盗 于 境 内 而 吏 不 能 禁 此 政 之 乱 也 王 之 弱 乱 非 越 之 下 也 而 欲 伐 越 此 智 之 如 目 也2本文段虽短,但不失为楚庄王、杜子两人之间的一场辩论会。辩论的话题是;(2
9、分)楚庄王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杜子进谏时用了什么方法让楚庄王改变了主意:(2分)?3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文中楚庄王“目不见睫”一样的毛病,请举例说明:(4分50字)?(八)鹦鹉灭火(13分)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1(6分)解释加点字词:集 辄 去 遥 足 云2(3分)翻译划线句: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3.(2分)鹦鹉具有
10、怎样的精神:?(2分)文中鹦鹉的哪些举动体现了这种精神:?(九)虫负虫版传虫负虫版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虫负虫版:亦作“负版”,小虫名,黑色,背上有隆起部分。踬:zh,被绊倒。1.给加框句子注上标点:人 或 怜 之 为 去 其 负 苟 能 行 又 持 取 如 故 又 好 上 高 极 其 力 不 已 至 坠 地 死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昂其首负之B.背愈重C.其背甚涩D.为去其负3.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虫负虫版者,善负小虫也。5虫负虫版的悲剧
11、根源是什么?(十)直不疑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或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日,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长者。郎:官职名,侍郎。文帝:汉文帝。已日,相当于“一天后”。1.加框句注上标点。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2翻译文中加线句子:金主觉,妄意不疑。?3选出括号里字词在句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A.(其)其同舍或告归其如土石何B(舍)误持同舍郎金去舍其船C(亡)而前郎亡金者大惭吴广故言欲亡?D.(以)以此称长者先帝不以臣卑鄙?4如果你是直不疑,在遇到有人误解你时,该怎么办?(十一)许金不酬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
12、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贾人:商人。苴:枯草。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薄:撞。1第一句中的“济”是指山东省的济水,那么“济阴”这个地方当在济水的面。1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亡号尔则向没3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组是:()()A渡河而亡其舟B.渔者载而升诸陆C而今予十金C.然
13、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匣而埋诸土E.立而观之2给文中加框的句子须加标点处用/表示: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3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是许金而不酬者也!?5文中刻画的主人公是,他是个的人。(十二)醉猩着屐猩猩在山谷,行常数百为群。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又爱着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及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尔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着之,乃为人之所擒,兼获,辄无遗者。糟:酒糟。屐:木底有齿的鞋子。设张:设置诱捕的机关。奴:奴仆,混蛋,骂人语。逮:直到。遗者:漏网
14、逃脱者。1.解释加点字词: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 又爱着屐及饮其味 兼获,辄无遗者2.翻译:奴欲张我,舍尔而去。?因取屐而着之,乃为人之所擒。?3.猩既已知道人的设下的圈套,那为何它们还上当被捕呢?(十三)割肉相啖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勇若此不若无勇。卒然:卒,同“猝”,卒然,即突然。革:更,另。于是具染而已:于是,在这里;染,调味用的豆酱。在这里置办点豆酱就可以了。4解释加点字词:其 涂 姑 子2“觞”在句子“引觞满酌”中作本义讲,但在文中
15、“觞数行”一句中词性发生了改变,应作讲为妥。3文中表明作者态度的一句话是:?4联系生活实际就“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一话题谈一点感想。(十四)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之,曰:“此吾可羞也,此物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攫:ju夺取。羞:同“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直:通“值”。哂:
16、shn,讥笑。戟手:戟,j。戟手,即“叉手”。?1.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已索予甚于2.下列句子句式与众不同的一句是()。A.不知为尔物也。B.我若富贵当尔偿。C.世人好利甚于我。D.何哂之有 3选出括号里字词在句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A.(若)皆若己所固有我若富贵当尔偿B.(之)遇物即攫之旁有哂之者C.(于)世人好利甚于我岂不又贤于彼哉D.(固)皆若己所固有汝心之固,固不可彻5就短文最后晋人的话,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十五)犬城之东偏,民家畜一犬,甚羸。一夕,邻火卒发,延及民家。民正熟寝,犬连吠不觉,起曳其被,寝犹如故。复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惊。视烟已满室,急呼妻女出,室尽烬
17、矣。民让谓所亲曰:“吾家贫,犬食恒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难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犬为何如耶”羸卒曳踞?易梁有巨室,梁蠹且压,将易之,召匠尔。匠尔曰:“梁实蠹,不可以不易,然必先得材焉,不则未可也。”其人不能堪,乃召他匠,束群小木以易之。其年冬十有一月,大雨雪,梁折而屋圮。蠹且压:被虫蛀得快要倒塌。尔:古时候一位木匠的名字。不:同“否”圮:p,毁坏,倒塌。1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易堪束雨雪?黔之驴(11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因因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
18、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因因然莫相知:小心谨慎地,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狎:戏弄。荡倚冲冒:冲撞冒犯。跳踉大口阚:跳起来,大声吼叫。1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驴不胜怒,蹄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选出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以)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然)因因然莫相知然往来视之C(益)益习其声稍近益狎?D.(且)以为且噬己也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3.以上故事即是成语的由来,现在用来比喻。4文中的“黔”是贵州的简称,南京和上海
19、的简称分别是、。?(十二)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A.停车坐爱枫林晚B.族诛连坐C.其一犬坐于前D.坐视不理6.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A.吾欲辱之,何以也(疑问语气,相当于“呢”)B.齐人固善盗乎(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20、”)C.圣人非所与熙也。(陈述语气,相当于“吧”)D寡人反取病焉。(感叹语气,相当于“啦”)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8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驳斥,使楚王陷于尴尬境地。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D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十三)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
21、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注释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朝士:中央官员。同列:同事。量:度量(肚量),气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不喜计人过()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是小子亦参政耶()同列犹不能平()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古义:_今义:_2.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2分)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A.同列蒙正遂止之B.朝士姓名不问之何损C.吕蒙正3.翻译:时人皆服其量。(2分)译文:?4.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3分,有创
22、意加1分)?(十四)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2分)?(十五)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23、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十六)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24、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秦青弗止。响遏行云。?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也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译文:?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十七)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
25、,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阅
26、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啖粥而读音:义:?辄以水沃面音:义:?食不给音:义:?乃至被谗受贬音:义:?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的作用。?(十八)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
27、,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患记问
28、不若人迨能倍诵乃止?迨能倍诵乃止咏其文?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十九)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译文】欧阳
29、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阅读训练】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翻译句子。欧阳修四岁而孤。译文:?惟读书是务。译文:?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30、?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二十)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31、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阅读训练】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窃入学舍辄默记?儿痴如此恬若不见?2与“曷不听其所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只有剩骨B满坐寂然C坐佛膝上D可爱者甚蕃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必以分人C属予以记之D以刀劈狼首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着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二十一)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张无垢谪横浦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2翻译划线的句子。译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