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两汉经济的发展学习内容: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收获)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共同进步)结合这两课内容,说一说两汉前期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联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三、展示反馈:(人人讲解、我最棒)(15分钟)( )1、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着数量众多的皇帝。他们的个人行为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西汉武帝和东汉明帝相同的历史功绩是A反击匈奴 B治理黄河 C提倡节俭 D弘扬佛法( )2、下列有关两汉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很重视农田水利 B、黄河下游地区都广泛种植棉花,棉纺织业发达 C、手工业生产地规模都很大 D、农业生产工具都有很大
2、改进( )3、铁制兵器逐渐取代青铜兵器发生在 A 、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 、两汉时期 D 、秦朝时期( )4、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五铢钱、提花机、铜奔马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一时期A春秋战国 B汉朝 C西周 D秦朝( )5、王府井是北京最著名的繁华商业区之一,它从侧面见证了北京的繁华和富庶。西汉时期,长安城也有专门的商业区,被称为A“街” B“场” C“坊” D“市”四、拓展:(运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7分钟)识读上图,请完成:1、这幅图中的机械名称是什么?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2、它的用途是什么?它的使用比欧洲早多少年?3、使用它有什么好处
3、?学习目标:了解两汉经济发展的表现;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重点: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难点:分析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15分钟)请耐心品读教材,在文中将下列知识作出批注,默记后合书填写,你最棒! 类别 成 就农业1、兴修水利 治理黄河 时王景治理黄河2、生产工具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 发明播种工具 3、耕作方法牛耕普遍使用 的耕作方法4、农作物南北方分别以种植 、 为主桑麻的广泛种植手工业丝织业使用 , 技术也很高,丝织品精美冶铁业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汉代铁器数量大为增加,铁制工具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长安武库遗址出土的兵器都是用 制成的,这种方法是中国发明的。商业措施盐铁官营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繁荣的东西二京西汉的都城 和东汉的都城 ,人称东西二京,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教学反思 (疑惑) 第 25 页 第 26 页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西省 灵石县 第二 中学 年级 历史 上册 13 两汉 经济 发展 答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