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赵秋成ppt.ppt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赵秋成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赵秋成ppt.ppt(2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1讲 导论,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1.2 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和发展1.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1.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与任务,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1.1.1 管理及其与领导的区别1.1.2 人力资源的内涵与特征1.1.3 公共部门的内涵及特征1.1.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特征,1.1.1 管理及其与领导的区别,W本尼斯,领导者是做正确事的人;管理者是正确做事的人。,领导者,变化的伙伴,善于发现变化玄机,掌握并实施变化。(决策),管理者,热衷于规则,回避变化,以执行即定任务和规划为已任。(执行
2、),发现变化,管理变化,创造变化,制定规则,执行规则,维护规则,领导过程,管理过程,领导过程与管理过程的差别,1.1.2 人力资源的内涵与特征,1.人力资源 一定时间和空间(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组织等)范围内具有现实和潜在劳动能力的人所具有的体能、智能和能力等的总称。 人力资源的载体是人,但并不等于人,也不等于人的集合,它是人所承载的现实和潜在能力(身体的、智力的和心理的)的总称。2.人力资源的特征,生物性社会性主观能动性,可再生性时效性时代性,群体性耗损性资本增值性,3.人力资源与人口、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间的关系,4.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联系: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得以形成的基础,
3、而人力资本则是人力资源质的表现,是人力资源资本化的产物。,区别:内涵不同。人力资本则是经过投资形成的、凝结在人身上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等的总称。 研究视角不同。 人力资源是存量概念,人力资本既是存量也是流量概念。人力资源的外延大于人力资本。 二者量的规定性存在差异。,1.1.3 公共部门的内涵及特征,1.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是相对于私营部门而言的。是一种以公共权力为基础,以公共财政拨款维持运行的组织体系。其产出物是公共物品、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社会价值分配等。公共权力产生于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公共组织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其目的在于谋取社会公共福利最大。公共部门包括
4、:一是政府组织,二是事业单位,三是民间组织,四是国有企业或公共企业 。2.特征拥有的权力属公共权力。基本职能是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 追求的是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最大化。 向社会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1.1.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内涵:公共组织通过建立政策和制度体系、运用激励机制来管理公共部门内部人力资源的实践过程。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组织管理体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种制度、一个个方法。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公益性复杂性。法制性强化德、才测评,绩效考评指标可定量化水平
5、相对较差。,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工场手工业、小作坊式生产到工厂式的机械化大生产18世纪中期的产业革命“科学管理”思想萌芽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从“科学管理”到人际关系管理 “霍桑实验”的里程碑意义行为科学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时代的到来 马斯洛、赫茨伯格、弗洛姆、麦格雷戈、沙因、斯金纳、亚当斯等人的贡献,1.2 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和发展历程,1.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演变历程,1.2.2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1.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1.3.1 人性假设理论1.3.2 人力资本理论1.3.3 人本理论1.3.4 激励理论,1.3.1 人性假设,1. “经济
6、人”假设X理论 (1)“经济人”假设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系经济诱因使然,追求经济利益 ;经济诱因由组织控制,人在工作中是被动的; 趋利避害,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收益是人的行事准则 ;(2)X理论人生性懒惰,不愿负责任;人生来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与组织目标矛盾,为了达组织目标,需通过外力对员工行为加以约束和管制。 人习惯于保守,安于现状,反对变革 。人缺乏理性,易受他人影响 人是经济人,视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追求个人利益是其行事准则。,社会需要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物质激励虽对人的积极性有影响,但责任感、成就感和尊重感等社会性因素的对人的积极性的影响更大。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工作效率
7、主要取决于组织成员在家庭和各个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非正式组织是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潜在力量。人们最期望领导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2. “社会人”假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指出,人的所有需求实际上是一个有序的组织系统,这些需求包括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等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在此基础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了Y理论。 (1)“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主要观点人们工作的目的在于自我实现。人喜欢自我管理和独立。 人能够自我刺激和控制,外来控制会影响人的自由发展。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人能自动调整自己目标,以与组织目标配合
8、。(2)Y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生性勤劳,愿意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人希望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不喜欢外来控制和惩罚。人愿意为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其后天表现出的不负责现象完全是由其他外在因素造成的。人具有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像力。,3.“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1) “复杂人”假设的核心思想人是复杂人,人的需求、能力和动机存在差异性 。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其原来动机模式与组织经验交互的结果。 在不同组织和不同部门,人会有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不合群的人,在非正式组织中可能会得到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满足。一个人的动机构造、同组织的关系、工作的性质、个人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及其与同
9、事关系的融洽程度会影响他对组织和群体的满意度。 人可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和工作性质对不同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4. “复杂人”假设与Z理论,Z理论由威廉大内在对日本企业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实行稳定的雇佣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建立并实施员工长期考核和晋升制度。培养员工正直、善良的品行,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的人才。领导者和管理者共同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共同的经营管理宗旨。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方式,即吸收有关人员共同讨论、协商、集思广益,最后由领导者作决策并承担责任。通过高效协作、弹性激励等措施来贯彻执行组织目标。培养管理人员
10、的沟通技巧。,(2)Z理论的核心观点,1.3.2 人力资本理论,由西奥多舒尔茨(T. WSchultz)、加里贝克尔(G. SBecker)以及雅柯布明塞尔(J.Mincer)等人共同创建 。基本观点是: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表现为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力资本投资既具有经济收益,也具有心理或精神收益。 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在先天基础上后天投资的结果。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与其劳动力价值呈正比例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管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 .,人本管理的主要观点: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11、 人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人。 人本管理的主体是组织的全体员工。,1.3.3 人本理论,人本管理源于人本主义思想。所谓人本主义,泛指任何以人为中心的学说,是一个与神本、事本或物本相区别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在充分认识人的需求和动机基础上,从爱惜人、尊重人、理解人和发展人的层面上提出的一种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理念,是对以个体形式存在的人的个性充分肯定和弘扬。,1.3.4 激励理论,激励是指通过创造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来激发员工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内容型激励理论 需求层次论A.H.Maslow 双因素理论Frederick Herzberg ERG理论(生存关系成长
12、理论)奥尔德弗过程型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VIE)V.H.Vroom 公平理论J.S.Adams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强化理论B.F.Skinner,马斯洛(A. H. Maslow)的需求层次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物质,精神,低,高,不满意,满意,传统观点,没有满意,满意,不满意,没有不满意,对立面,现代观点,对立面,对立面,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往往与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有关。如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晋升和成长等。激励因素能够激发人的潜能、斗志和信心,让人充满希望的情境下更加努力地
13、工作、创造。保健因素:往往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有关,如政策、监督、与上级的关系、工作环境、金钱、与同事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地位、安全感等。保健因素具有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效果,但难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的ERG理论,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edness)成长(Growth),满足,上升,挫折,倒退,生存,关系,成长,弗鲁姆(V. H. Vroom)的期望理论,激励力量(M)=效价(V) 期望值(E),受激励的程度,对某一行动结果的评价(-1+1),对某一行动导致某一可能结果的估计,个人努力,个人绩效,组织激励
14、,个人需要,期望理论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机制,亚当斯(J. S. Adams)的公平理论,个人投入(OI),获得回报(OA),:,获得回报(OB),个人投入(OI),1 ?1 ?,可能导致的行为:,改变投入:个人改变报酬:个人对组织改变自我投入或报酬的知觉:个人改变对他人投入或报酬的看法:个人改变参照系:个人选择离开:个人,斯金纳(B. F. Skinner)的强化理论,正强化:通过物质或精神激励予以肯定负强化(规避):通过告知等方式,来避免某种不希 望的结果产生惩罚:通过否定或处罚迫使不当行为继续出现冷处理(自然消退),1.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与任务,基本职能:,工作设计、工作分析与
15、职位评价 人力资源规划 招募、甄选和录用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培训与开发 绩效考评与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 职务升降任免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建立能够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留住现有优秀人才、开发内部人力资源并有利于公共部门人员成长和发展的体制、机制及政策和制度体系。 识人与选人。 育人。用人。 激励人。 留人。,主要任务:,案例讨论:,提高管理者的执行力,第2讲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环境与分类管理,2.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社会经济环境 2.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环境2.3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2.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社会经济环境,2.1.1 公共
16、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经济环境,行政机关首脑或人事主管机关执掌公共部门人员管理所有权限的模式。 政党组织特别是执政党基本掌控公共部门主要人事管理权的模式。 执政党与行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组织划分人事管理权限的模式。 “人治”管理的制度模式。 “法治”管理的制度模式。,2.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经济环境,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内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其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 公共部门人力
17、资源管理环境影响和决定着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和政策等,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方面。,(1)内部环境公共部门内部政治和行政体制 公共组织的发展目标及其行政改革与发展 公共部门的法治环境和政策制度 公共组织的文化环境 (2)外部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环境人口环境教育和文化环境国际环境,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环境,2.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环境,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内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指,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任用和使用过程中,政党组织、国家政权组织与其他政治组织在人事管理权划分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人事
18、管理权主要包括人事任用建议权、考查权和决定权、人事晋升使用的考核权与任命权,其中心是公共组织人员的任用制度。人事权力归属体现了国家人事管理制度的实质。2.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公务员(civil servant),是指国家依照法定程序任用的、在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工作并纳入行政编制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和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务员制度(civil service system),是指通过制定法律规范,来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特别是事务类公务人员的选拔、任用、培训、晋升、奖惩、流动、退休和薪酬福利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称。3.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形成于19世
19、纪中后期,是随国家法治化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产生的。英国首创的文官制度是其开端。 英、美、法等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变革。 “政治中立”与“政府失灵”。 “新公共管理运动” 4.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 改革开放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3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概述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国内外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实践,2.3.1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概述,1.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的内涵,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指的是人们基于相应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公共部门中的公职人员或其职位按工作内容与性质、责任大小和能力资格等要素加以划分,并设置相应级别等的活
20、动,从而对这些不同门类、不同等级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实行区别对待、区别管理,分别进行适合其特点的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2.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的意义,有助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 有助于提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有助于建设责任政府,3.公共部门人员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吸收品味分类的合理因素。职位分类由细化到简化。 将“人本主义”引入分类管理中。 宽带薪酬成为公共部门分类薪资管理的发展方向。,品级与职务相分离。 以“人”中心。 注重通才培养。 相对简易。,2.3.2 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1.品位分类,品位分类: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分类方法,其根据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个
21、人职务的高低、官职的大小排列而成的等级。其中,“品”指官阶,与我国古代官员制度的“品”同义,“品位”指根据官位高低、职务大小而排列成的等级。,品位分类的特点:,2.职位分类,职位分类:是与品位分类管理相对应的一种方法,这种分类管理法根据工作性质将公共部门的所有职位分为若干职门、职组和职系,然后按责任大小、工作难易和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将相同性质的职位再分为若干职级,并对每一职位的名称、职责等项内容加以详细规定和说明,以此作为从事管理的依据的人员分类制度。,职位分类的特点:,以“事”为中心。 职位分类相对系统、科学。 分类程序严格有序。 官等和职等合一。 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遵循“先横后
22、纵”的原则。,3.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比较,分类标准有别。品位分类坚持“以人为中心”,从纵向来划分职务等级,是一种以人为标准,人在事先的公职人员分类管理法;而职位分类则坚持“以事为中心”,根据工作性以及任务繁简、责任大小进行分类管理,是一种事在人先,以事择人的分类管理法。分类依据有别。品位分类依据的是公职人员的资历、德才和学历、贡献等高度人格化的要素,对公职人员进行分类,对人不对事;职位分类则依据工作任务的难易与工作性质进行,对事不对人。适用范围不同。品位分类具有较高弹性,因此比较适用于工作弹性大,工作经常变化、工作效果不易量化的工作;职位分类则比较于用于稳定性高、专业化水平高以及事务性工作。,
23、2.3.3 国内外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实践,1.美国的职位分类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位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职(GS),另一类则是联邦工资系统(FWS)。这两类职位分别对应白领职位和蓝领职位。其中,行政职门(即一般职,GS)分为专业类、行政类、技术类、文员类以及其他类共五大类18个职等。而联邦工资系统(FWS)则包括了工作簇和职业。2.加拿大的职位分类 1966年的改革将联邦公务员的职位分为6个职类、73个职组和120多个职系。而1991年的改革则对原来的职位分类体系进行了优化。而2002年改革的特点则是实行职位标准的具体化、实行公平的薪酬待遇和简化分类体系,同时也强调职位分类改革过程中与其他部门和
24、工会的合作,强调与其他改革的协调。,3.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管理,2006年4月下发的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将公务员等级序列调整为27级。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国家级正职:一级 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 省部级正职:四级至八级 省部级副职:六级至十级 厅局级正职:八级至十三级 厅局级副职:十级至十五级 县处级正职:十二级至十八级 县处级副职:十四级至二十级 乡科级正职:十六级至二十二级 乡科级副职: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相当于正厅局级) 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 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相当于正县处级) 副调研员:十四
25、级至二十级; 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相当于正乡科级) 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本科生大专生) 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案例讨论,深圳公务员分类改革开启破冰之旅,3.1 工作分析概述3.2 工作说明书及其编写3.3 职位评价,第3讲 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3.1 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及其作用工作分析的程序工作分析的方法,3.1.1 工作分析及其作用,1.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是指在调查及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基础上,对某一工作所承担的责任及包含的任务进行明确划分与界定,并确定该工作的承担者要成功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部门 人力资源 管理 赵秋成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