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四、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3) 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四、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3)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四、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3) 教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音乐一一从宗教走向世俗一、教学内容:1、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的相关常识。2、赏析维瓦尔第的四季春(第一乐章)3、赏析海顿的第一百零一(时钟)交响曲(第二乐章)4、浏览式欣赏亨德尔的水上音乐之三和莫扎特的弦乐小夜 曲(第二乐章)的片断。4、巴洛克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比拟二、教学目标:1、能够认真聆听西方的古典音乐,感受和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 风格。2、能够初步了解西方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的历史背景,熟悉不 同时期的几个代表人物。3、能够熟悉和哼唱所赏析的作品音乐主题。三、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四、教具:多媒体、钢琴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赏析四季春(第一乐章)2、
2、难点:巴洛克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认知 六、教学过程:1、课前热身:播放哈利路亚。2、师生问好。由哈利路亚导入宗教音乐话题,简述西方音 乐早期开展的历史背景,导入新课。解读:这首作品是亨德尔于1742年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最 后一个乐章的合唱曲哈利路亚,表达了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 为传世之作。宗教音乐又称圣乐,是欧洲音乐的源头,它包括受难曲、 弥撒曲、清唱剧、康塔塔、众赞歌等形式。18世纪之前,欧洲音乐 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之后,音乐开始向世俗化发 展,但教会音乐仍占据中心地位。现在我们通常把西方音乐开展的第 一个时期称为巴洛克时期(16001750),这一时期的代表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 四、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3 教案 湘艺版 高中 音乐 鉴赏 宗教 走向 世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