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反思.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 .积累字词,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 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2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能按照要求筛选 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3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 说明事理。4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 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 步概括内容要点。2 .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1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
2、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 .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第一课时一、设计导语,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 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一一大 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 .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 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萌发翩然孕育农谚悬殊销声匿迹周而复始草长莺飞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3 .学生读课文两
3、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学生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 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拟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 用在农业生产上。(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 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
4、区;防止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 农业开展。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 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 “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 .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明确:第一局部(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局部(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局部(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局部(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大自然 语言 教案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