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年高中语文提能精学精练8木假山记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91101224.doc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提能精学精练8木假山记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911012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年高中语文提能精学精练8木假山记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91101224.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木假山记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孽:树木的嫩芽B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汩:沉没C而有斧斤之患 斤:斧头D任为栋梁而不伐 任:职责解析任:能够。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连词,那么/连词,却;B项,介词,被/动词,成为;C项,均为助词,的;D项,连词,表示顺承/连词,表转折。答案C3下列加点的字没有活用情况的一项是()A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B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C或仿佛于山者D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解析A项,薪,名词用作动词,做柴火;B项,斧斤,名词用作动词,砍伐;D项,服,使
2、动用法,使佩服。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以及于斧斤B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C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D强之以为山解析A项,以及:古义指以致受到;今义指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的连词。B项,野人:古义是村野之人,农民;今义指原始人。D项,以为:古义是把当作;今义指认为。答案C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B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C则为好事者取去D而不为人所材解析A项,为状语后置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答案A阅读提升层(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610题。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
3、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4、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6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拔:攻取B幸而得不破折,不腐 得:能够,可以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数:气数,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D予见中峰魁岸踞肆 踞:同“倨”解析拔:拔起来,拔出来。答案A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幸而为风之所拔若属皆且为所虏B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C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 求人可使报秦者D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解析A项,两个“所”字都是“为所”被动结构。B项
5、,第一个“之”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代词,“我”。C项,第一个“者”,助词,“的人”;第二个“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 通“尔”,你们的。答案A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说明树木不幸遭遇的一组是()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者ABC D解析属于“有幸”的情况。答案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字面上是写树木,其实字字句句都在写人。
6、B作者叙述家中的木假山的三峰,从侧面衬托出木假山的来之不易,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强调“木之生”的恶劣环境。C本文蕴含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喟与思考。树木的坎坷遭际实际上是隐喻当时社会上人才遭受到的压抑与摧残。D文章多用排比句,而又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描绘木假山之状随物赋形,形象生动,寄慨遥深,耐人寻味。解析综观全文,作者写木之生长不易,是为了隐喻人才成长的艰难。答案B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译文:_(2)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译文:_答案(1)有的形状就像山峰的样子,就被好事的人拿走,把它
7、加工当作假山,从此以后就可以避免泥沙淹没的厄运,远离斧斤砍伐之灾。(2)我看中间那一座山峰,高大雄壮,居高临下,神气端正庄重,好像颇有使它旁边两座山峰倾倒的气派。(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心术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养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8、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惠,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
9、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选自古文观止)【注】烽燧: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
10、”。在这里泛指军队的警戒工作。斥堠: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瞭望。袒裼:脱去上衣露出身体。乌获:古代大力士。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瞬:正视B邓艾缒兵于蜀中 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C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D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轻视,忽视解析瞬:眨眼。答案A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夫惟义可以怒士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怒不尽则有余勇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D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A项,用,介词;因为,介词。B项,就,连词,表假设;却,连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年高 语文 提能精学 精练 假山 解析 鲁人版 唐宋八大家 散文 20191101224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683721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