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渔农村建设意见.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渔农村建设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渔农村建设意见.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渔农村建设意见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两创一促”总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200825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市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我市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1、今后几年,我市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创一促”总要求,深
2、入实施“暖促”工程,切实抓好“五个一批”,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充分调动渔农民创业创新的积极性,着力提高渔农民创业创新能力,积极为渔农民创业创新创造良好环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渔农业增效、渔农民增收、渔农村增美,强基础、抓重点、创特色,又好又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 2、2008年,我市新渔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 -渔农村经济稳步增长、渔农民持续增收。渔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重点建设一批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特色渔农业基地和渔农民二、三产业创业示范基地(点)。 -培训转移一批渔农民。新培训渔农村劳动力24400名,新增渔农民转移就业8000名,新培育
3、一批渔农民转移就业带头人。 -帮扶一批渔农村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通过各方努力,减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下低收入家庭600户。 -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渔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80%以上;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达到85%以上;渔农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人均筹资水平140元;新解决饮用水安全人口6.04万人;完成70个村的村庄整治工程;建设市级绿化示范村19个;在已整治村中实施污水治理村60个;改厕1.5万户。 -深入开展小康社区创建工作。创建小康社区37个,完成各类示范点建设20个,建成和谐文明新社区15个。 二、优化渔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渔农业
4、3、推进现代渔业发展。以节能、安全、高效为重点,推进渔船船型和装备改造升级,调整作业结构,创新作业方式,完善渔业生产体制,在总量稳定的基础上,做精做强捕捞业。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大洋性为重点的远洋渔业发展,加快发展渔港经济区,大力扶持发展休闲渔业,有序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强现代渔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用现代工业化、信息化成果武装渔业,提高渔业生产率。 4、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重点发展既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又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蔬菜、瓜果、茶叶、花卉、苗木、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集中扶持一批优势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和骨干基地,促进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5、、产业化经营。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蔬菜、生猪、禽蛋等农副产品自给率,建立和完善渔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机制,确保全市渔农产品供给稳定和质量安全。 5、鼓励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把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作为现代渔农业发展、渔农民增收的一个切入点,积极引导,加大扶持,强化服务,不断规范,提升档次,建设精品,着力打造海岛风味浓郁、海洋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品牌。 三、创业富民,以创业促进就业,不断拓展渔农民增收路子 6、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对渔农民创业增收的带动作用。
6、坚持把渔农民增收的重点放到激励渔农民创业就业上来。抓住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海岛乡村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时机,鼓励引导渔农民从事和发展船舶修造、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大宗货物加工等产业上下游的配套产品生产和后勤保障服务业,拓展渔农民创业渠道,促进渔农民就业增收。根据各地实际,有效培育一批渔农民二三产业创业基地。 7、强化经济强镇(中心镇)建设对渔农民创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经济强镇(中心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两个反哺”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经济强镇(中心镇)建设中,加快产业培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口集聚,努力为渔农民创造更多的创业致富和安居乐业的机会。落实“强镇扩权”政策,完善行政职能和服务
7、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构建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吸引和鼓励更多的渔农民和企业进镇创业,特别要充分发挥业已形成的地区块状或特色经济对渔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 8、积极鼓励渔农民自主创业。在发展一产的同时,鼓励渔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家庭工业、来料加工业、海陆运输业、饮食服务业、商贸流通业、休闲观光渔农业和社区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充分发挥渔农业龙头企业对渔农民就业增收和渔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开展渔农民转移就业带头人培育活动,进一步做好渔农民就业培训示范点建设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帮扶更多的渔农村劳动力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和介绍就业,促进渔农民收入增加。 9、不断提高
8、渔农民创业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进一步突出技能培训和预备劳动力培训,努力使渔农民拥有一技之长,提高实现就业和增收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渔农民就业培训工作与船舶修造,港口物流、海洋运输、海洋旅游、高效渔农业等本地主导产业的结合,强化订单式、定向式、委托性的培训服务,努力提高渔农民就业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建立健全覆盖海岛乡村的就业培训网络,完善就业培训服务体系,提高渔农民培训和就业动态管理水平。 10、进一步完善渔农民创业就业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鼓励渔农民创业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营造全民创业的宽松政策环境和良好氛围。进一步降低渔农民进城创
9、业就业的门槛,认真落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11、扎实做好低收入人群的增收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机制。完善低收入渔农户档案,因户制定扶持办法和项目。稳步推开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多渠道探索低收入人群的创业增收脱贫路子。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防止“脱贫返贫”。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美化渔农村环境 12、启动新一轮村庄整治工程。落实全市村庄示范整治现场会精神,以“三清、四改、五化”为主要内容,实现整岛整乡、成片推进,2008年,对“两线一点”(即329国道沿线、疏港通道沿线和旅游风景点)周边村庄进行环境与设施的优化美化,完成7
10、0个村庄整治和60个整治村提升工作。继续开展渔农村环境卫生专项保洁整治行动,建立完善保洁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加快中心村建设和空心村改造,积极推进村庄整理和宅基地置换,鼓励建设多层公寓,引导渔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新增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中心村建设。进一步加强渔农民建房管理力度,保证渔农民住房建设规划合理、用地节约、质量安全、立面美观。继续推进渔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 13、加强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本岛供水一体化建设,推进城市管网设施向渔农村延伸,2008年,抓好17项渔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6.04万名渔农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继续实施通村联网公路建设,同步改善渔农村客
11、运设施,在村主干道硬化基础上,抓好通村达户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善入户道路。扎实推进渔农村污水治理、电气化建设、电网改造、绿化造林、信息化建设以及渔农村通讯线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渔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积极探索渔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确保安全、有效运行。 14、加快渔港经济区建设。继续抓好*中心渔港、沈家门中心渔港、高亭中心渔港、西码头中心渔港等一批重点渔港的建设、升级改造工作,发展渔港经济区。加强重点渔村渔港码头修造,改善渔村生产生活条件。 15、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大陆引水二期工程、拦水工程、海水淡化、千库保安、清水河道、海塘水闸加固等工程建设,2008年,完成100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建设 意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