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解析.pdf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解析)1本题考查对小学课外活动内容的识记情况。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其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故C项正确,B项排除。A项: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其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
2、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社会实践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本题考查对小学生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的识记情况。题干中小学生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需要清理伤口。故B项正确。A项:仅用纸巾盖上,不能达到清理伤口的作用,且不必打电话通知家长引起恐慌。与题干不符,排除。C、D两项:处理比较严重的情况时可以用止血带和送医院,膝盖擦伤且有少量出血并不严重,一般不需要使用止血带和送医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本题考查对情境教学法的识记情况。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
3、文所描绘的情境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境之中进行的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故A项正确。B项:示范法是指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或榜样,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等。示范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如给学生范读、示范书写、示范演唱、示范体操动作等,它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技巧、习惯的重要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4、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而且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现场教学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与题干中课堂上的场景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本题考查对法律法规条文的识记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改革纲要(20102020年)都有规定: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故B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5本题考查对课程类型的识记情况。所谓隐性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
5、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水平、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这些要素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Firefox第1页 共10页2021/9/26 18:04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教室座位的安排、图书角都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反映。故D项正确。A项:活动课程是关注学生兴趣、动机和时间,体现学习者中心的一种课程形态。卢梭认为,学生学习的不应该是课本,而应在实践中学习,通过
6、发现的形式获得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6本题考查对小学班级活动的识记情况。题干中学生能自己确定活动,符合自主性的特点。班级活动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和动手。可以说,班级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体。故B项正确。A、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7本题考查对思维的基本表现形式的识记情况。概念是
7、在头脑中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概念。符合题干中通过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故D项正确。A项: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判断是指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判断大都是借助语言、词汇并用句子形式来实现的。判断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之分。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例如,构
8、想把一个人过去与现在的经历联系起来编成一个短剧。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8本题考查对三结合教育中家庭教育的识记情况。在家庭教育中经常采用如下一些方法:解答疑难;指导读书;树立榜样;游戏。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中更多的是担任支持者,而非决策者。这样民主性家庭教养方式也最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故D项正确。A、B、C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9本题考查对法律法规条文的识记情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规定: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9、;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故正确答案为D。10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识记情况。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题干中学生对学习的结果感兴趣,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家长的表扬及同学的认可。A项正确。Firefox第2页 共10页2021/9/26 18:04B项: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C、D两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
10、答案为A。11本题考查对教学评价的类型的识记情况。个体内差异评价既不是在被评价群体之内确立基准,又不是在群体之外确立基准,而是对被评价的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与题干描述相符,故B项正确。A项: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评价标准一般是教学大纲以及由此确定的评判细则。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甄别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包括各种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学习困难所在,弄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其目的是更好地组织后续的新授课的
11、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相对评价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2本题考查对班级管理中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的识记情况。班集体的发展包括四个阶段:组建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在形成阶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情谊与信赖,班集体的核心初步形成,班集体的特征已经比较鲜明地表现出来,并逐步稳定。故B项正确。A、D两项:自主活动阶段也称成熟阶段,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健全的
12、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气氛,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与题干不符,故A、D两项都排除。C项:组建阶段是集体的雏形期,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已经出现。不过,这时的集体特征还不稳定,还不时地会受到挑战,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班级处于组建之处,成员间互不认识,每位同学只是按照课表进入同一教室上课,或根据班主任统一安排参加共同活动而已。同学彼此之间处在新奇而互相观察的状态,对班主任依赖性较强,班级工作主要由班主任主持。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3本题考查对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识记情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
13、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们如何看”“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因而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想方设法地控制学生,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故C项正确。A项: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与题干
14、不符,排除。B项: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关注自我感受阶段不属于福勒与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阶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Firefox第3页 共10页2021/9/26 18:0414本题考查对教育科学研究方式的识记情况。叙事即叙述故事,即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讲故事。因此叙事研究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这种研究强调个人经验的原始性、情境性和真实性。叙事研究中的一
15、种特殊形式是教师自传型叙事,即通过教师个人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改进,以促进自身经验的积累和生长。故C项正确。A项:实验研究是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的一种研究类型,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一种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之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教
16、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而开展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5本题考查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的识记情况。螺旋式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与题干中“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一致,故C项正确。A、D两项:不属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
17、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强调知识本身内在逻辑的直线性,与题干描述相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6本题考查对直观性原则的识记情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的意思是没听见不如听见,听见不如看见。其符合直观性原则的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故A项正确。B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
18、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7本题考查对班主任工作内容的识记情况。学生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这是班主任科学有效工作的前提。故D项正确。A、B、C三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18本题考查对德育原则的识记情况。疏导原
19、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故A项正确。B项:启发性原则属于教学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Firefox第4页 共10页2021/9/26 18:04C项:因材施教原则是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导向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小学生正处于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与题干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