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 2019-20202019-2020 学年高二生物学年高二生物 9 9 月月考试题(含解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析)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白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血浆或组织液或淋巴淋巴和血浆淋巴和组织液A.B.C.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考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梳理内环境的概念,分析具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然后进行判断【详解】白细胞运动性很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多分布于血浆、淋巴,也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因此其内环境是血浆或组织液或淋巴;毛细淋
2、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毛细血管壁与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B.血红蛋白C.呼吸酶D.脱氧核糖核酸【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葡萄糖可以存在內环境中,属于內环境的成分,A 正确;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只存-2-在于红细胞内
3、,不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因此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 错误;呼吸氧化酶为胞内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 错误;脱氧核糖核酸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 错误。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详解】A、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
4、成组织液,A 正确;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B 正确;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C 正确;D、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不能再渗回组织液,D 错误。故选:D。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C.激素与受体的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也发生在内环境中【答案】B【解析】【分析】考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考查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详解】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人体内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A 错误.-3-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B
5、正确.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膜上或者细胞内,C 错误.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中,D 错误.【点睛】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的内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代谢和外界环境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经常变动;细胞代谢的场所是细胞内。5.输液时常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来输送药物,主要原因是()A.为患者补充水分B.为患者补充无机盐C.保持细胞外液的酸碱度D.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 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 为 7.357.45,血浆的 pH 之
6、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 Na+和 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来源于 Na+和 Cl。【详解】人体细胞生存的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当于 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故输液时常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来输送药物,主要原因是维持内环境中的渗透压,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6.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 pH 的变化趋势、引起 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分()A.降低、CO2
7、、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答案】B【解析】【详解】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骨骼肌通过无氧呼吸作用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液 pH 降-4-低,但是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H2C03/NaHC03等)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维持 pH 的相对稳定。如乳酸增多就会与缓冲对中的 NaHC03发生反应,维持 pH 的相对稳定,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7.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外液B.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血浆、淋巴、
8、组织液、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是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是血浆,是淋巴,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共同组成体液。【详解】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汇入血浆,所以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 正确。故选:C。8.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9、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5-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某处皮下青紫”说明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流,“局部水肿”说明局部组织液增多。【详解】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A 正确;B、毛细血管破裂与淋巴外渗关系不大,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会是组织液减少,与题干信息矛盾,B 错误;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不会出现组织水肿,与题干信息矛盾,C 错误;D、毛细血管扩张,血
10、流量增加,不会使局部组织液减少,再有不会造成“某处皮下青紫”,与题干信息矛盾,D 错误。故选:A。9.通常情况下,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CO2的浓度依次为()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组织液、血浆和淋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详解】CO2是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因此细胞内液中 CO2浓度最高;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通过-6-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再扩散到血浆中,
11、即血浆中的 CO2的浓度最低。因此,CO2的浓度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 正确。故选:D。10.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毛细淋巴管阻塞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减少,使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A 正确;毛细淋巴管阻塞使组织液不能转化为淋巴,引起水肿,B 正确;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引起水肿,C 正确;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机体可以通
12、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1.血浆中的水来自()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内环境中摄取,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终末产物也需要直接排到细胞外液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由呼吸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
13、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后回流到血浆中。【详解】A、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但是这只是一方-7-面,不全面,A 错误;B、消化道的水分可以经过吸收而进入血浆中,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消化道,但这也只是一方面,不全面,B 错误;C、由于淋巴可以回流到血浆中去,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淋巴,同样这也是一方面,不全面,C 错误;D、由 A、B、C 的分析可知,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消化道和淋巴,D 正确。故选:D。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
14、态关系,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详解】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同时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故选:C。13.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A.3B.5C.6D.10【答案】D-8-【解析】【分析】大气中氧气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共穿过 5 层细胞膜。【详解】大气中氧气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共穿过 5 层细胞膜,10 层磷脂分子。故选:D。14.
15、松花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水时,抗洪官兵在抗洪中出大力流大汗,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变化情况及应对措施分别是()A.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恢复体力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C.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D.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答案】D【解析】【分析】因大量排汗,将丢失水和钠离子,这将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同时体内的 PH 值也会增高,所以这时应补充生理盐水,调节人体的这一变化,而且不能大量喝普通水这样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机体正常生理机能,甚至会发生肌肉抽筋的现象,而喝水速度太快也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发生一时性紊乱,甚至出现
16、心力衰竭、心闷腹胀等,因此要适量、适度的补充一些淡盐水。【详解】抗洪官兵在抗洪中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说明失去大量的水和失去了部分无机盐。若人在大量出汗后感觉到口渴是失去水大于盐的比例。因此官兵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D 正确。故选:D。1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9-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意义。【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新陈代谢正常进
17、行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正确;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会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的,错误;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参与,正确;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正确。故选 B。【点睛】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16.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18、A.是在神经、体液与免疫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内环境的成分和温度、pH 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 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0-(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 等理化
19、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B 正确。故选:B。17.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B 项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 项正确;由于细胞代谢的不断进行,机体细
20、胞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 项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18.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 pH 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B.乳酸与 NaHCO3反应生成弱酸 H2CO3C.H2CO3分解成 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如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 H2CO3,H2CO3分解成 CO2经呼吸系统排-11-出,最终导致 pH 基本稳定。
21、【详解】A、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 H2CO3/NaHCO3等,A 正确;B、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B 正确;C、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C 正确;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而不是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D 错误。19.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 p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信阳市 息县 一中 2019 _2020 学年 生物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