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市农村工作总结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市农村工作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市农村工作总结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农村工作总结报告 一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获得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机化发展和农业生态化建设等工作得到省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承办了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交流研讨会、全省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全省平原绿化工作现场会等并作典型交流;农民收入连续9年、粮食生产能力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位列全省第二,均衡度全省领先;“五型机关”考核再获一等奖。 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1.推进“两新”工程建设。按照市委“坚定方向、扎实推进”的部署,突出重点
2、抓好“两新”工程建设。优化完善“1+x”布点规划,调整为“44+325”。启动新市镇“五大中心”建设,推进3个省级小城市试点镇和15个“两分两换”试点镇建设,加快新市镇向小城市转型发展,推动人口集聚、资源集约与功能集成。累计有383个集聚点开工建设,其中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141个,年内验收通过24个。新增在建已建安置房22662户,竣工安置8396户。投入资金76.65亿元,融资到位86.92亿元,新增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10.5万亩。签约农业招商项目73个,签约投资额4.78亿元。 2.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化提升村庄整治工程,全面建设美丽乡村,五县二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县、镇
3、、村、户“四级联创”机制初步建立,启动历史文化村保护利用工作,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初步显现。xx市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16个镇通过市级美丽乡村先进镇验收,24个社区成为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51个村获得优美庭院创建示范村称号。 3.协调推进统筹综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协调做好省统筹综改试点和创新城乡一体新社区治理机制试点工作。协同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累计完成1.4万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标准差,协调做好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工作,加快形成与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市户籍人员各类养老保障覆盖率达9
4、6%,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 二、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了农产品有效供给1.抓好粮食生产。确立“稳面积、调结构、提单产、增总产”目标,强化粮食安全考核,严格执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各项生产扶持政策,稳定粮食面积。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1.8万亩,增长2.4%。全年粮食总产量138万吨,增长1.9%,超额完成省定粮食生产任务,再次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优化粮经结构,调整种植模式,促进稳粮增收,推广“万元千斤”高效种植模式达40万亩。开展稻田种养结合试点,全市推广7787亩,亩均增效3743元。制定实施晚稻高产创建“600行动”方案,提升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推广水稻主导品种面积
5、136.75万亩,建省级水稻高产千亩示范方36个,晚稻单产再创新高。 2.抓好“菜篮子”生产。深入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强城郊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全市共落实2.59万亩。市区“菜篮子”工程被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共建基地13个、面积2200亩。全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预计达121.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产量243万吨,比上年略减1.5%,价格比去年同期略高。畜产品稳中略降,年末全市生猪存栏量274.9万头,降6.7%;全年生猪出栏461.1万头,下降4.7%。全市肉类产量39.27万吨,降3.3%。其中猪肉产量30.15万吨,下降3.7%;禽肉产量7.5万吨,基本持平;禽蛋产量8.4
6、万吨,降2.7%。全市水产总产量18.44万吨,增2.08%,新建成9个中央财政扶持“菜篮子”水产品项目。 3.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七大主导产业,集聚产业发展优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态化和规模化。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标准化生态规模猪场星级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示范场5家,省级以上示范场11个,四星级猪场3家、三星级猪场15家。水产工厂化、生态化养殖和名优水产品增幅明显,观赏鱼、蜗牛、水蛭、乌鳢等特色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水产工厂化养殖495.9万平方米,增5.9%。水果、花卉苗木在价格和扶持政策双向带动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分别增0.98万亩和1万亩。推进桑园套种、桑园套养、桑枝栽
7、培食用菌等蚕桑综合开发,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北部湿地开发取得成效,开发水生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水生种养结合面积0.52万亩,亩均效益2358.5元。 4.抓好农业防灾减灾。2012年,灾害天气和作物病害多发,小麦赤霉病病和晚稻褐飞虱非常严重,台风“海葵”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对此,各级农业部门坚持科学防灾救灾,累计组织农技人员460批次3250人次深入一线进行指导,分类出台指导意见30余个,通过农业信息网和农民信箱发送天气预告、技术措施信息125.5万余条,做好农资调运储备和督查,累计储备化肥9.42万吨、农药1056.9吨、农膜2155.1吨、种子135万公斤,确保农资供应量足价稳。做好
8、政策性农业保险增类扩面,在原有险种基础上,增设大小麦险种,全市64万余亩大小麦参保,保费规模达1400余万元,参保率突破85%。 三、深化“五个一百”建设,提升了农业发展平台1.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开展农业“两区”建设“深化年”活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要素集聚、提升主体发展多轮驱动不断巩固和扩大“两区”建设成果。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37个,面积15.6万亩,累计建成640个48.8万亩;新验收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1个,累计通过省级验收24个(综合区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4个、特色精品园19个);xx市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区”建设累计投
9、入资金25亿元,改造农田渠道628公里,完成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6万亩。 2.培育农业主体。加快家庭农场培育,制定扶持政策和实施方案,鼓励发展龙头带动型、粮食生产型、农牧结合型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家庭农场,全市新增11个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同类合作社整合、重组、联合,加快推动合作社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培育一批合作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较高、带动能力强的规范化合作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总数803家),其中新增规范化合作社59家(总数536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16家(总数97家)。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落实扶持政策,全面推进“百个农业龙头示范企业”建
10、设工程,培育一批产值超亿元、带动农民超千户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评定xx市“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年销售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39家,固定资产总额超5000万元的发展到49家,全年新增2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22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3家),上市企业1家。加快农业产业拓展,农副产品出口比上年增3%。 3.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积极推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农业品牌整合,加大对农业品牌创建的扶持,培育质量安全可靠、市场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知名度大的农业品牌。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9万亩,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别达5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农村工作 总结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