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市质监局工作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市质监局工作总结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质监局工作总结报告 20xx年,xx质监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xx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局、市局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主基调,紧扣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主线,根据年初设定的为全市“转型发展攻坚年”开展“五围绕五紧贴”工作指导方向,着力推进行政监管能力、技术保障能力的提升,有效保障了质监职能的履行,提升了质监工作的社会贡献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紧贴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做好服务 推动质量强市。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意见,设立xx市市长质量奖;推动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印发xx市市长质量奖管理
2、办法的通知,成立xx市市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发布评审规则,设立评审专家库。 引导质量提升。多渠道宣贯质量发展纲要,在省名牌企业推行卓越质量管理评价准则,在名牌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鼓励19家企业率先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质量建设。推荐1家企业申报XX省质量奖,组织2家企业申报xx市市长质量奖,其中江苏上上电缆集团作为常州地区的唯一获选组织获xx市市长质量奖,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常州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候选组织;组织3家企业申报xx市质量管理奖,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成为首批“xx市建设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之一。 服务产业发展。以标准化工作为抓手,贴身服务产业发展。一是农业标
3、准化。组织申报省农业地方标准项目12项、xx市农业地方标准项目2项,立项省农业地方标准项目3项;组织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项,成功申报溧阳青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列入全省第十四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计划。二是服务标准化。组织申报省服务地方标准项目2项,申报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2项,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获评全省首家“省级生态农业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三是工业标准化。采标产品36只,办理标准执行证书72个;审查和备案企业标准102个。新注册条码16家,续展条码40家。 二、围绕企业成长进步,紧贴企业需求做好服务 推进“提速增效”。以支持企业发展为出发点,对局内部管理流程进行再规范,
4、行政审批窗口对4项审批事项承诺时限进行压缩,提速增效达60%。开展“四个西进”、“三解三促三服务”等进企业活动,领导班子带队走访百余家企业,职能科室开展对接服务,贴身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实施“两个战略”。一是名牌战略,对列入名牌培育计划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争创xx市名牌企业35家(新增20家,复评15家);申报江苏名牌产品11只(其中新申报4家,复评7家)。二是标准战略,组织2家企业争创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立项省级新兴产业标准化制造示范项目1个;推动政府兑现2012年企业技术标准项目奖励资金30万元;申报省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1项;制、修订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9项,地方标准2项。
5、 关注能源计量。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监督,启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20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的能源计量审查”计划,完成全市8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能源计量审查。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监督管理,为促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 三、围绕民生需求提升,紧贴百姓呼声做好服务 强化计量基础。一是开展“两免费”检定的标准化管理,完成32家集贸市场2188台、139家医疗卫生室938台、9家社会福利机构9台、10个计生指导站21台在用计量器具的免费强制检定。二是紧抓民用三表、加油机、出租汽车计价器及医用计量器具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监管,检定水表5225只,
6、煤气表8900只,其它工作用强检计量器具29000台件。三是强化计量监管,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类计量器具专项检查,围绕服务“三农”,开展春耕农资计量、全市茧站计量器具、全市夏粮收购站点计量器具专项检查,组织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冶金及气瓶充装等55家企业自查安全防护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87台(件)。四是加强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组织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大米、茶叶等定量包装商品开展净含量计量监督检查456批次,综合合格率96.35%。 做实民生计量。一是推进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组织“两免费”检定回头看,开展加油站道德讲堂活动,推动全市32家集贸市场、27家a级餐饮单位,47家加油站在经营场所张贴承诺书
7、向社会诚信计量、公开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拓展计量惠民服务。做好“两免费”检定的同时,对全市8个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计量器具开展免费检定,为20所中小学医务室在用的计量器具开展免费检测,组织技术人员为5所学校师生开展眼镜和视力检测。组织志愿者走进东升社区、戴埠集镇开展主题活动,免费检定修理血压计、人体秤、进行视力检测、清洗眼镜。 四、围绕“两个安全底线,紧贴社会和谐做好服务 严管特种设备。对全市135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分类分级监管,对102家使用单位及9家制造单位进行现场监察,开具监察指令书33份,办理40台锅炉、215台压力容器、452台电梯、680台起重机械、53台厂内机动
8、车辆的注册登记;发放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2103件。对14家气瓶充装单位进行年度审查,重点开展简易升降机、锅炉及快开门压力小容器容器的专项整治,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及节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完成297台小锅炉及96台快开门压力容器的检查整治。对液氨储罐使用单位、气瓶充装单位、住宅小区等公众场所的8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安全大检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确保全市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严保食品安全。实施“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检查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72家次,签订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136份,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152份,督促食品生产者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大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集
9、中整治,以糕点、调味品、饮用水、肉制品和食品添加剂等生产企业作为监管的重点,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计300余家次,组织开展节日食品、肉制品、酒类、花博会、复配添加剂等12次专项检查。开展快速检测85批次,制定全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评价性抽样计划35批次,开展抽检20批次,合格率达100%。 五、围绕市场秩序规范,紧贴“品质溧阳”做好服务 加强区域质量管理。一是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服务和监督,根据分类分级监管要求对全市84家许可证生产企业信息进行备案,年审企业55家,巡查企业80家次。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1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10、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监管,对3c认证企业开展建档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二是推进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输变电产业集群创建省级优质产品示范区,推进地方产业集中、规范发展。三是充分开展行政指导工作。运用行政提示、告诫、约谈、建议等模式指导企业提升、规范管理,发放各类提醒告知5000余份,发放行政指导提示书,开展企业负责人约谈,提醒、指导企业了解质量技术监督相关管理政策,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落实区域打假责任。加大区域整治力度,提升食品、特种设备、建材等行业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及时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季节性专项整治,开展包括效能标识、3c产品、复合肥企业、桶装饮用水、密胺制品、小轧钢、电力工程用电
11、缆、氧气制造充装单位、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等在内的专项检查1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938人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16起,移送司法机关3起。强化投诉举报工作,充分发挥12365打假工作协作网的作用,处理投诉举报50起,立案33起,做到投诉举报件件有落实。 六、理顺内部管理,开展能力提升工作 注重能力提升,规范执法监管。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重点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思想政治学习、业务能力学习,落实效能建设要求,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岗位技术培训、效能学习,开展稽查队伍正规化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启动行政执法任务书制度,开展规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规范各类岗位行为、行政执法行为。 注重内部管理
12、,加强反腐倡廉。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选拔、调整中层干部5人,规范、调整工作流程、业务规程。落实建设反腐败倡廉惩防体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继续强化开展与企业共建“三联”工作机制,开展“三解三促三服务”百家企业走访,坚持案件查处集体会审、行政案件回访等制度。开设“质监大讲堂”,邀请市纪委、市检察院领导讲授廉洁教育课。畅通监督渠道,创新提高反腐倡廉成效,建设“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队伍。 注重整合资源,提升技术能力。根据溧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继续整合资源,以xx市公共技术研创基地为核心,推动检验服务平台建设,年内,溧阳中心通过国家认监委“三合一”评审,成立铜山实验室,贴身服务
13、宁高二期轨道交通,添置各类专用检测设备10台套,新增茶叶中毒死蜱及联苯菊酯农药残留量两个参数的检测能力,7项科研成果在常州质监系统理论研究方面获奖。计量所修订内部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积极申报国家实验室认可。 20xx年,溧阳质监局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xx年,是溧阳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溧阳质监局将紧紧围绕溧阳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质量监督职能,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力争做出新的贡献。 内容总结(1)市质监局工作总结报告 20xx年,xx质监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xx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局、市局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主基调,紧扣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主线,根据年初设定的为全市“转型发展攻坚年”开展“五围绕五紧贴”工作指导方向,着力推进行政监管能力、技术保障能力的提升,有效保障了质监职能的履行,提升了质监工作的社会贡献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