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文言文课内及课内对比阅读二含解析202106091135.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文言文课内及课内对比阅读二含解析20210609113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文言文课内及课内对比阅读二含解析202106091135.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专题 1414文言文课内及课内对比阅读(二)文言文课内及课内对比阅读(二)【课 标要 求课 标要 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考点透视】考点透视】(1)识记作家作品;(2)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意思;(3)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4)熟练掌摆常见文言现象;(5)熟练掌握常见文言句式;(6)翻译文中重点语句;(7)断句(划分句子节奏);(8)概括主要内容(或事件);(9)理解分析文章内容;(10)分析人物形象;(11)评价人物;(12)人物对比;(13)理解作者(或主人公)思想感情;(14)写法鉴赏,(15)观点表述
2、。(16)阅读拓展例【八】(2020 湖北十堰)阅读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滴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 浪 排 空,日 星 隐 曜,山 岳 潜 形,商 旅 不 行,樯 倾 楫 摧,薄 暮 冥 冥,虎 啸 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
3、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 斯 楼 也,则 有 心 旷 神 怡,宠 辱 偕 忘,把 酒 临 风,其 喜 洋 洋 者 矣。磋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优,退亦优。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臆!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B.郁郁青青(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C.樯倾楫摧(摧:倒
4、下)D.进亦忧(进:指上文“居庙堂之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词语意思的能力。其中 C 项有误,“摧”是“折断”的意思。故选 C。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案】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不 因 为 外 界 环 境 的 好 坏 或 喜 或 忧,也 不 因 为 自 己 心 情 的 好 坏 或 乐 或 悲)【解析】本题考查翻译重点语句的能力。本题考查翻译重点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语境,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尤其要注意句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的翻译。注意句中重点词的翻译:“以”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的意思。3.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理
5、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即入正题。“谪守”二字,点明重修岳阳楼一事和作 记 缘 由。B.第 2 段 描 写 洞 庭 湖“胜 状”,以“然 则”一 转,提 出“异”字,开启下文。C.3、4 段分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抒发“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D.第 5 段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A 项有误,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 政 绩,引 出 重 修 岳 阳 楼 和 作 记 一 事,为 全 篇 文 字 的 导 引。故“谪 守 二字,点明重修岳阳楼一事和作记缘由”的表述
6、错误。故选 A。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也是他格守的人生信条。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谈谈范仲淹是如何实践的。(阅读链接)公天性喜施与,人有 急,必 济 之,不 计 家 用 有 无。既 显,门 中 如 贫 贱 时,家 人 不 识 富 贵 之 乐。【答案】范仲淹乐善好施,帮助他人不计较自己得失;显贵时自己及家人依然保持清廉俭朴的生活作风;这种扶危济困清正廉洁的品质,正是他对先忧后乐的政治主张的实践。【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一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之后的精神。在链接材料里,范仲淹无论是贫困时还是发达后
7、,都会先考虑帮助他人,不考虑自己的生活处境,这正展现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政治抱负。范仲淹天性喜欢赠与,别人有急用,一定帮助他,不考虑家里的用度是否足够。发达之后,家里还像贫困时一般,家里的人不知道富贵的快乐。据此概括即可。【参考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
8、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 北 面 通 向 巫 峡,南 面 直 到 潇 水、湘 江,被 降 职 远 调 的 人 员 和 吟 诗 作 赋 的 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
9、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
10、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链接材料参考译文】范仲淹天性喜欢赠与,别人有急用,-定帮助他,不考虑家里的用度是否足够。发达之后,家里还像贫困时一般,家里的人不知道富贵的快乐。例【九】(2020 湖 南 常 德)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完 成1 3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11、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百里奚举于 市愿 为 市 鞍 马 C.必 先 苦 其 心 志其 喜 洋 洋 者矣D.征 于 色天 山共 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
12、意思。A 项,意思相同。介词,均 为 介 绍 动 作 行 为 发 生 时 间、处 所,可 译 为“在”“到”“从”的 意 思;B项,前者,名词,市场的意思;后者动词,买的意思;C 项,前者代词,他的意思;后者代词,那的意思;D 项,不同,前者,名词,神色的意思;后者名词,颜 色 的 意 思。故 选 A。2.给 下 面 的 句 子 划 分 节 奏。(用“/”画 两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答案】然后/知/生于忧思而死于安乐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能力。划分文言语句的节奏一般以 句 意 和 语 法 结 构 为 基 本 依 据。所 以 划 分 句 子 节 奏 时,除 了 要
13、考 虑 句 子 的 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 气 词 后 应 该 有 停 顿,几 个 连 动 的 成 分 之 间 也 应 该 有 停 顿。题 中 句 意 为: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据此断句为:然后/知/生于忧思而死于安乐也。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答案】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其要注意句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的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
14、:所以,用来。动,动词 的 使 动 用 法,使 惊 动。忍,形 容 词 的 使 动 用 法,使 坚 韧。曾,同“增”,增加。4.请 以课 文 陈 涉世 家 中 陈 胜、吴 广起 义为 例,谈 谈 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答案】“生于忧患”的意思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陈胜、吴广出身低微,在戍守渔阳途中遭逢大雨,困于大泽乡,在逃亡也是死、起义也是死的境遇中,选择了为国事而死,最后建立了张楚政权。如果不是“苦秦久矣”,如果不是身处绝境,就没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先解释“生于忧患”的含义,再结合陈涉世家课文内容来说明陈胜、
15、吴广起义是怎样体现“生于忧患”的,围绕陈胜等人戍边时期,按照秦朝的法律都会被处死,在秦的残暴统治之下,在这样的忧患之中促使他们揭竿而起,向死而生,创立了张楚政权,点燃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参考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
16、,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例【十】(2020湖南株洲)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 少 辄 醉,而 年 又 最 高,故 自 号 曰 醉 翁 也
17、。醉 翁 之 意 不 在 酒,在 乎 山 水 之 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
18、鸟 知 山 林 之 乐,而 不 知 人 之 乐;人 知 从 太 守 游 而 乐,而 不 知 太 守 之 乐 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对下面 句 子 中 加 点 词 的 解 释,有 错 误 的 一 组 是()A.峰 回 路转回:挺拔太守自谓也谓:对 说 B.云 归 而 岩 穴 明 瞑瞑:管暗野芳发而幽香芳:花 C.泉香而酒洌洌:清杂然而前陈者陈:摆 开 D.而 乐 亦 无 穷 也亦:也已而夕阳在山已而:不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辨析能力。A 项有误,其中第句中的“回”是回环的意思;第句中的“谓”是称呼的意思。故选 A。2.把文中画横
19、 线 的 句 子 翻 译 成 现 代 汉 语。人 知 从 太 守 游 而 乐,而 不 知 太 守 之 乐 其 乐 也。【答案】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解析】本题考查翻译重点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语境,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尤其要注意句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的翻译。注意句中重点词的翻译:“从”,跟随;“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答案】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民之乐,与民同乐的志趣追求。【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
20、示,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中可知,作者以文记乐,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参考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 南 的 几 座 山 峰,树 林 和 山 谷 尤 其 优 美。一 眼 望 去 树 木 茂 盛,又 幽 深 又 秀 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 他 的
21、 宾 客 们 来 这 儿 饮 酒,只 喝 一 点 儿 就 醉 了,而 且 年 纪 又 最 大,所 以 自 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
22、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
23、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例【十一】(2020吉林长春)阅读下面的课内文盲文,完成问题。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 爱 牡 丹。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濯 清 涟 而 不 妖,中 通 外 直,不 蔓 不枝,香 远 益 清,亭 亭 净 植,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予 谓 菊,花 之 隐 逸 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答案】洗;旁生枝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释文言实词
24、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的意思: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其中“濯”是洗的意思。句的意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其中“蔓”,名词活用为动词,长枝蔓的意思;“枝”长枝节的意思。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B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C“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D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答案】D【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的辨析能力。其中 D 项有误,借物喻理就是通过对某一事情的描述、概述,归结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语文 考点 专题 复习 文言文 对比 阅读 解析 20210609113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