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优化卷2016高考化学复习考点22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练习.doc
《重组优化卷2016高考化学复习考点22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组优化卷2016高考化学复习考点22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练习.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22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1(2015海南化学,8)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双选)()AK2SO4 BCH3COONaCCuSO4 DNa2CO32(2015福建卷,12)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0.6000.5000.4000.300318.23.603.002.401.80328.29.007.50a4.50b2.161.801.441.08A.a6.00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Cb318.2D不同温度时,蔗
2、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32015课标全国,28(4)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2)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
3、,则k逆为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 7 min1,在t40 min时,v正_min1。(3)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填字母)。1(2014课标全国,9)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v(H2O2)v(H2O)v(O2)2(2014北京理综,12)一定温度下,
4、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1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1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1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3(2014重庆理综,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
5、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BT2下,在0t1时间内,v(Y)molL1min1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4(2013福建理综,12)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
6、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5(2013四川理综,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
7、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62014大纲全国卷,28(2)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_。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
8、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_、c_。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的表达式为_;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a为_、c为_。7(2013安徽理综,28)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转化为Cr3。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1)在25 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
9、号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蒸馏水体积/mL46010305601030560测得实验和溶液中的Cr2O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_(填化学式)。(3)实验和的结果表明_;实验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_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假设二:_;假设三:_;(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
10、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1(2015武汉检测)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与氮气能够缓慢地反应生成氨气,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片与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等C用铁片与硫酸制备氢气时,用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D增大反应CO2(g)H2(g) CO(g)H2O(g)的压强,反应速率不变2(2015洛阳一中月考)一定量的锌粉和6 mol/L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的是()石
11、墨CuO铜粉铁粉浓盐酸A B C D3(2015合肥模拟)反应4CO(g)2NO2(g)N2(g)4CO2(g)开始进行时CO浓度为4 molL1,N2浓度为0。2 min后测得N2的浓度为0.6 molL1,则此段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Av(CO)1.2 mol(Ls)1Bv(NO2)0.3 mol(Lmin)1Cv(N2)0.6 mol(Lmin)1Dv(CO2)1.2 mol(Lmin)14(2015成都三诊)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外两种气体,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12、B(g)4D(g)6A(g)2C(g)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5(2014西安联考)对于反应N2(g)3H2O(g)2NH3(g)O2(g),在不同时间段内所测反应速率见选项,则表示该化学反应进行最快的是()Av(NH3)1.5 mol(Lmin)1Bv(N2)1.2 mol(Lmin)1Cv(H2O)1.67 mol(Lmin)1Dv(O2)1.5 mol(Lmin)16(2015哈尔滨模拟)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13、)2NH3(g)H92.2 kJmol1,测得010 s内,c(H2)减小了0.75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15 s内c(NH3)增加量等于0.25 molL1B10 s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 molL1s1C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3,v(正)增大D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 kJmol17(2014湖南长沙中学月考)实验测得某反应在不同pH下产物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pH6.8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一定pH范围内,溶液中H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D可
14、采用调节pH的方法使反应停止8(2015葫芦岛调研)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H0。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影响的研究。下列关于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高于甲的温度图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不移动图研究的是t0时刻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图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B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 B C D9(2015济南模拟)某探究小组利用反应CH3COCH3(丙酮)Br2CH3COCH2Br(1溴丙酮)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v(Br2)的影响,速率快慢通过测定
15、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初始浓度c/molL1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CH3COCH3HClBr20.800.200.00102901.600.200.00101450.800.400.00101450.800.200.0020580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欲使v(Br2)增大,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增大c(CH3COCH3)B增大c(Br2)C增大c(HCl)D同时增大c(CH3COCH3)和c(HCl)10(2014北京一零一中月考)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反应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中表示的反应
16、是()A2SO2(g)O2(g) 2SO3(g)H0B4NH3(g)5O2(g) 4NO(g)6H2O(g)H0D2A(g)B(g) 2C(g)H011(2015华南师大附中统考)向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aZ(g),经5 min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即达到平衡状态)。(1)平衡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此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4 molL1,则化学方程式中a_;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molL1min1。(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容器
17、反应速率v(X)3.5 molL1min1v(Y)2 molL1min1v(Z)4.5 molL1min1v(X)0.075 molL1s1若四个容器中仅反应温度不同,则反应温度最低的是_(填序号,下同);若四个容器中仅有一个加入了催化剂,则该容器是_。12(2014山东师大附中期末考试)有人研究了340 K时N2O5的分解反应:2N2O5(g)=4NO2(g)O2(g),得到不同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浓度,见下表。t/min01234c(N2O5)/molL10.1600.1140.0800.0560.040c(O2)/molL100.0230.0400.0520.060(1)图像能够非常直观地描
18、述物理量的变化趋势。请你在下图中分别作出c(N2O5)t图像及c(O2)t图像,描述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2)数据处理是化学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请计算下列化学反应速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t/min01122334v(N2O5)/molL1min1v(O2)/molL1min1(3)根据计算结果找出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_。13(2015南昌检测)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1)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600 时,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组 优化 2016 高考 化学 复习 考点 22 化学反应 速率 及其 影响 因素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