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届*全会和市委二届九次、十次全委会精神,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法,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现就“十一五”时期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重庆的现实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 目前,受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市义务教育在城
2、乡之间、区(县)域之间、学校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差距,影响和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贯穿于深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过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区域均衡、城乡共进、分类指导、积极推进”为原则,以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深入实施素
3、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区县(自治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努力消除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和大班额现象。到2010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小学达到1200所、初中达到800所。全市70%左右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化,其中主城区达到85%,渝西地区达到70%,三峡库区达到60%。 三、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一)制定并落实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市教委牵头研究制定重庆市义
4、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并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其实施。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根据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制定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原则上在区县(自治县)域内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当前应重点解决我市初中容量不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不配套、村级小学办学条件简陋等三大突出问题。 (二)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在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各区县应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和“先建、后撤(并)”的原则,结合区县(自治县)城乡教育发展及人口变动状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
5、化建设纳入新农村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步建设。村级小学的调整应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要办好仍需保留的村级小学或办学点,防止因校点调整产生学生辍学和上学难等问题。 (三)加快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硬件建设。健全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新增的中小学危房应在当年排除。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到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实现“校校通”。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建设,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加强学校食堂、厕所、饮水设施和素
6、质教育基地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四)探索强校带弱校的帮扶机制。在区县(自治县)域内推动城镇优质学校扶持农村薄弱学校的工作,探索建立1所城市(城镇)优质学校帮扶1所或多所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机制,实行两个或多个法人单位、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一体化管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一)足额配备农村学校教师。各区县(自治县)应足额配备农村学校教师,坚决纠正有编不补的现象。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倾斜配备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村级小学按每班2人配备教职工,落实寄宿制学校的安全保卫、生活管理、卫生保健等方面人员编制。
7、新增教师应优先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需要。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每年选聘10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继续实施“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志愿者计划”。每年统筹安排1000名师范院校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 (二)建立教师素质提高机制。教师继续教育经常性经费应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有条件的地区可达到2.5%,并纳入预算安排。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设立市级义务教育师资培训专项经费,每年培训300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骨干教师、200名骨干校长。制定学历提升奖励资助办法,帮助农村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到2010年,农村小学教师70%以上达到大专学历,初中
8、教师60%达到本科学历。 (三)建立干部教师城乡互动交流机制。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支教制度。逐步推行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9年的中小学校长原则上应在本区县(自治县)内交流轮换,每学年区县(自治县)范围内干部交流面应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每期(批)交流期限为23年。年满50周岁的男校长、年满45周岁的女校长、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等级人员、重新上岗(转岗)未满1年人员不纳入交流范围。交流干部的人事、工资关系可保留在原单位不变。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以及参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进一步强化重庆市名师、中小学特级教师、中学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进 义务教育 均衡 发展 意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