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县市财政监督工作方法的几点设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基层县市财政监督工作方法的几点设想.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基层县市财政监督工作方法的几点设想对基层县市财政监督工作方法的几点设想 结合自身在工作中的实践,以_市财政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从如何加强财政监督监控力度、创新财政监督工作方法的设想谈几点想法。 一、_市财政监督的主要作法 近年来_市财政监督工作多次荣获省财政厅表彰。其主要实践方法有以下五点:(一)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实施建立“财政大监督”意义。财政监督新体制的建立,为完善监督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近年来,我市财政监督工作围绕实施“大监督”理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设计制度,广泛宣传财政大监督理念,建立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宣传贯彻财政部58
2、令和69号令等有关财政法律法规精神,增强财会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企业管理人员的财政监督意识,从公众认识层面营造财政大监督环境。(二)创新计划体系,统一下达监督检查计划。一是财政局党委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二是财政局各业务科室、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助;三是重视和不断完善机制建设,明确财政局业务管理机构作为行使日常监督检查职责。形成财政内部各业务部门共同参与,配合财政监督局开展专项或者突击性检查的工作格局。(三)完善制度、建立联络员机制,强化日常监督。近年来,国家惠农补贴资金、其他财政项目资金不断向镇、村倾斜的形势下,丹江口市财政局针对财政职能下行、工作面广、监督难度大的特点,2021年制
3、定实施了专职乡镇财政监督员制度。在各个乡镇财政所成立了财政监督检查组,财政所负责人任组长,挑选2-3名政治业务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负责本地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其重大情况可直接向市财政监督检查局传递,有效地拓展了财政资金的监督面。 2021年以来,_市财政局还先后出台_市基层财政所单位财务管理暂行办法、_市关于加强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的通知、关于对乡镇财政所单位财务收支实施监管的通知、_市2021年财政监督计划的通知和丹江口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细则等文件,逐步建立形成了适合本市实际情况的财政监督检查管理的制度体系框架。(四)强化综合协调方式,形成监管合力。在“财政大监督”理念下,丹江口市财
4、监局在省、市开展的各项监督检查在负责牵头组织、协调督促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2021年“财务票据专项整治”、“小金库”治理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由多部门参战,财政监督局制定方案、规定政策和具体要求,使专项治理工作有章可循。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计351家,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对反映出来的问题,逐一甑别核实,分析剖析,研究处理、督促整改,从而确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同时对违反财经法纪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起到一定得遏制和震慑作用,充分展示了牵头组织的综合能力和效果。(五)健全专项监督机制,强化整改功能。督导业务管理机构每年安排至少2项专项资金检查,并要求各业
5、务管理机构,按照归口服务部门不低于30%检查面和专项资金按项目不低于20%检查面安排监督检查计划,实现“统一归口管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规范程序、统一行政处罚”的“一个漏斗”对外监督模式。从2021年财政局各业务科室要求复核的检查报告情况来看,程序操作规范、检查认真效果好。对查出存在违规违纪问题能及时整改到位,保障了各项民生资金政策的贯彻落实。二、_市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的不足 _市财政监督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关怀指导和市财政局党委领导下,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扎实开展了收支监督、会计监督和内部监督,推进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等,可以说,随着完成监督检查工作的初期破题,
6、阶段性的推进,日常性的实施,目前全局性专项检查、突击检查与日常性监督的运行规则逐步建立,以监督检查局为主体,财政内部业务部门互动配合的监督工作体系初步形成;由市纪委、监察、财政监督机构、审计、税务等机关联动执法检查机制相继健全,逐步改变了过去监督工作由财政专职机构一家独挑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从而显现和放大了财政监管的综合效应。但是,大监督工作作为新的课题,总体还处于探索阶段,财监局作为专职检查机构与财政局业务科室之间的日常监督,还没有完全能体现财政“大监督”的功能,在工作方式、检查流程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专职财政监督检查机制有待提升。一方面财政部门内设监督机构缺位。另一方面是单位主
7、管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现象依然存在,当前在结合全省开展7+1专项整治和巡视工作中暴露出问题依然突出,如曝光个别单位违规使用往来票据、白条入账核销相关费用、“虚开冒领”等现象,主要是放松和忽视了监督管理。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大部分针对的都是事后监督,同级部门之间的资金监管相对较弱。(二)处罚措施须待强化。检查中存在多种关系干预的情况下,其处罚措施严重不力,很难到位。监督检查主要以规范为主,介入程度低,难以引起被检查单位的重视,屡查屡犯的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使得财政资金放大效应和社会效益作用十分有限。(三)社会公众监督工作薄弱。由于财政法规的指导性、专业性,特别是财政监督检查结果应用方面的
8、原因,处理结果限于小范围通报,社会公众不知情。处理结果仅财政部门一家掌握,其它部门未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加以应用,使监督检查结果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三、基层财政监督工作创新的设想 加强财政监督是确保经济健康稳定有序运行的规律性要求,是财政工作中一项重要的责任和职能,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的势态下,对于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保障财政职能的发挥和财政客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到基层地方财政,更是直接面向区域内经济主体和项目主体,同时兼有投入管理、监督检查等多重职能,主导着一方经济运行的走向和效益。财政监督作为确保财政绩效的重要手段,不仅不能偏废,而且只能不断强化,使客观
9、调控和微观监控结合起来。基层财政的监督必须立足于制度、机制创新,面向社会,立足社会构建起真正意义的“全员参与”的区域性监督体系和网络,全面实施有效监控。(一)分层建立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功能 一是建立一支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专业监督队伍。财政监督工作从财政工作中剥离出来,专司监督职能,对专职监督人员提出很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要求。首先要以财政监督检查局为主体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使之懂业务、敢监督、能战斗,做好财政工作的卫士。其次,要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监督检查组人员的培养和锻炼,稳定人员,形成城乡主动、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 二是建立局域内统一协调的监督体系。财政监督有其自身的工作特点
10、,但从财政工作的整体要求,财政专职机构的监督检查局应该也必须主动与财政各业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按照“监督就有管理、管理必有监督”的要求,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内部监督治理机制,主动设立落实财税政策,维护财经法规,维护经济运行秩序的第一道防线。 三是建立面向社会的财政监督网络。一方面加强与纪检、监察、税务、审计等相关部门的业务联系,建立以财政监督为中心的联席办公会议制度。一方面按网络化的布局要求,特邀或聘请各界热心人士担任财政监督员,保持畅通的信息渠道和定期联络机制,进而形成社会全覆盖的财政监督网。(二)健全财政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是确立财政监督机构在整个财政
11、投资,经济运行过程中实施监督的主体地位。作为专司监督的职能机构,财政监督检查局要扮演好“总导演”的角色,以实施有效监管为己任,以区域经济活动为“舞台”,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焦点,民生工程等财政预算投资项目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作为财政监督的牵头单位,积极做好相关部门衔接,配合工作,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规范程序、统一行政处罚”的“一个漏斗”对外、向下的监督检查,领衔做好区域内各项财政监管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监督工作方式。财政监督是经常性的工作,贯穿到财政、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应结合制度化建设,形成新常态。在国家财税法规的大框架下,基层财政监督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有关财
12、政资金使用、财政预决算、财政投资事前审议、事中跟踪、事后监督制度,制定日常检查、定期抽查、突击检查、集中统一普查等工作制度,形成制度体系,使监督科学化、精细化,使检查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计划性、系统性,保持常备不懈的态势。 三是强化基层财政监督的功能,下移监督职能。随着近些年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民生工程的动工实施,大量财政支出资金逐步下移倾斜到镇、村,客观要求财政监督职能下移到乡镇财政,以就近实施监督。(三)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财政监督成效 一要理顺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对财政内部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专项资金检查、业务机构日常监督检查等形成的初步结论性建议和意见,应先
13、以通报等方式进行相互沟通、协调,再由财政内部组成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内容复核、确认、处理处罚和整改督办,以体现监督的连续性、实效性,形成监督合力;二是要理顺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机构之间的关系,对财政监督、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形成的结论性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联席会议、通报等方式进行相互沟通、协调和督办,以形成监督合力;三是要积极推进财政绩效监督工作,财政绩效监督的重点是对效益的监督,要每年有计划、有针对性选择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工程如社会保障、扶贫项目等开展绩效监督,再进一步扩大范围,要逐步完善和充实绩效监督机制,同时邀请社会专家人士参与到绩效工作中来,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把开展绩效监督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接收社会监督;四要继续加大财政监督后续工作的处理。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随时发现,随时纠正整改。对违犯财政财经纪律的问题,监督部门出具结论性意见,提请有关部门给予组织诫勉、纪律处分、经济处罚,并通过网络媒体予以曝光,对严重违纪者可列入不良记录和黑名单,通过打击财经违纪、经济犯罪,确保财政监督工作的实效性,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