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范集中学2015年10月月考高二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2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
2、响,相互决定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5爱因斯坦指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6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说明( )A.只要自然科学有所发展就能实现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科学进步7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分为两个基本派别,它们是
3、:(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与辩证法C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 D古代唯物主义与近代唯物主义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统一于物质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10.中国明代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18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的观点是“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1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
4、义的是( )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1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正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唯心主义和不彻底唯心主义 D自然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社会历史性D实践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和
5、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 B静止 C运动 D客观存在16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话反映的是()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C正确的运动观 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17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 )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 D静止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18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拖着不还,朋友前去讨债,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
6、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欧布里德的荒谬在于( ) A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C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 D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1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的话说明了规律具有( ) A特殊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客观性20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C规律具有条件性 D规律具有主观性21人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无论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是基本不变的。可见( )A人们在规律面前总
7、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22“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A B CD23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意识是与物质同时产生的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先于物质而产生的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24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
8、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25“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26传说远古的伏羲部落原图腾是蟒蛇,后来伏羲集各归顺部落的图腾形象于一身,形成了蛇身、马首、晰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虎须的综合体,伏羲将之定名为“龙”,并作为部落的新图腾。从龙的形象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淮安市 集中 2015 2016 学年 政治上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