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县郎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直升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郎溪县郎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直升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郎溪县郎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直升部).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郎溪中学直升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学段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分值: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右图人物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他要求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C他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D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2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
2、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法治国 D克己复礼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始终贯穿上述思想的一条主线是()A主张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4苏州古典园林素有“不出城廊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
3、林泉之趣”的艺术境界,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苏州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A万物皆备于我 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从天而颂之,孰与知天命而用之5“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自()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6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
4、,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儒7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8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A加强中央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9“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
5、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A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 B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C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 D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10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A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B开启了建立官僚政治体制的先河C促使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 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11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种思想()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在理论上有助于仁政的推行属于没有价值的封建迷信
6、指出要实行政治的大一统A B C. D. 12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13下面的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B“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C推动了宋代
7、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14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这段话的实质是()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15“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A荀子的思想 B董仲舒的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维新思潮1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8、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7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去登临。千葩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该诗所反映的学术思想属于()A道教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18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19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郎溪县 郎溪 中学 2015 2016 学年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直升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