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 按照关于报送20xx年目标工作总结的通知(筑督字20xx40号)文件要求,我委认真对照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20xx年目标责任书,总结各项目标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一年,全局系统抢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2号)带来的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省“两会”、市九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战略,坚持“一先二超一提升”奋斗目标,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精诚团结、携手努
2、力,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这一战略目标为抓手,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紧紧围绕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两个关键环节,全面完成2012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承办任务。 一年来,全市大力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不断深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森林、绿地、燃气、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了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小关湖水库以及“南
3、明河三年变清”和市西河的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实施了退耕还林、城市绿化、清洁能源建设、污染物减排、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除尘降噪”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在国家考核中分值持续上升,在全省考核中连续保持第一名,全市污染防治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提高。2012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9%。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创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力争2年,确保3年创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要求,对照创模标准,进一步细化方案,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创模工作。市政府与56家责任单位签订创模目标责任书,并印发xx市创建国家环
4、境保护模范城市20122014年工作方案,由市直各相关部门及各区市县政府贯彻实施。积极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切实加快新庄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等重点创模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创模工作。 2.落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治理。为保护和改善我市饮用水源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市加强以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为重点的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协调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将红枫湖、百花湖纳入生态湖泊治理试点项目,一期资金4000万元已经下达,直接投入在xx市境内资金达2080万元,重点实施了红枫湖麦包河小流域水环境综合生态治理项目、xx市后午片区、清纺片区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工程、两湖一
5、库珍稀濒危水生植物多样性保护试验基地建设等六个项目,在两湖一库周边农村配置524个垃圾收集箱和54辆配套清运车,基本实现了垃圾收集设施全覆盖;针对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环保部八条整改意见,逐一解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整治跨越红枫湖一级保护区内的道路、桥梁,完善花渔洞大桥、红枫湖大桥管道集中式排水系统;建立和完善全市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14条道路设置警示标,在高速公路建立危险品运输车辆检查站,禁止运输危险品从水源保护区通过;建成观山湖区朱昌镇、xx市东门河人工湿地复合生态处理工程。 3.切实做好地表水环境整治。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南明河治
6、理的要求,开展了“严厉打击南明河沿线违法排污专项行动”,共出动1600余人次,对1464家污染源单位进行了地毯式搜查,对42家有违法行为的污染源单位分两批在主要媒体上进行了曝光,并立案查处多项违法行为,共计下达处罚决定书41件,处罚金额18.26万元。通过严肃执法,沿线排污企业提高了环保意识,增加了污水治理设施的管理和投入,基本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入河。同时,执法人员在谷歌地图上对截污沟排口情况进行了标识,科学绘制污染源分布图,完善动态管理台账,建立南明河沿线污染源单位环境长效管理机制。8月启动了“踏访南明河”大型环保采访活动,一方面深入挖掘南明河的文化底蕴,提高公众爱河护河的意识,一方面通过媒体
7、监督,强化南明河沿线管理单位的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保护的局面。目前,南明河沿线污染源工作已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随着投入48个亿、涵盖6大板块12个子项目的南明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启动,将彻底改善南明河水质,提高南明河综合利用价值。 同时,积极开展xx市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优化调整工作,将息烽河、清水河环境综合整治纳入省级乌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实行乌江河长效管理;下大力开展小关水库、小关湖、黔灵湖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区域水质状况。 4.强化大气污染治理。采取多项措施,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一是完成了xx市“十二五”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方案编制工作。二是切实做好重点工业企业污染
8、治理。对不达标企业加强监管,实施限期治理,促进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火电厂和其他重点企业脱硫设施和烟气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的监管,对擅自停运设施、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改正;按照污染总量控制要求,按计划核发排污许可证。三是按照2012年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安装十个国控监测点位的监测设备,开展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的监测,于2012年12月1日率先在西南地区正式发布监测数据,受到环保部的高度表扬;四是对观山湖区和xx区范围内24台6.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进行取缔、改造;五是加强扬尘污染控制,稳步推进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工作,全市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了85%左右
9、。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止2012年12月31日,2012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9%(2012年仍按老空气质量标准评价),优良天数达351天,二氧化硫浓度达0.031mg/l,氮氧化物达0.028mg/l,较2011年浓度分别下降36.73%、6.67%。 5.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我市立足于资源实际和产业现状,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围绕“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产业低碳化、服务业集约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的要求,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项目申报工作。通过落实责任,加强督查,不断完善考核机制,2
10、012年全市共关停19户企业落后产能主体设备和生产线,淘汰落后电力42.4万千瓦、水泥99万吨、铁合金3万吨、黄磷0.25万吨;实施并完成了涉水、涉气、畜禽养殖等68个污染物减排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污水处理能力从2005年的16万吨/日提升到65.6万吨/日,污染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污染物均较2011年有所下降。 6.深化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认真研究解读新修订的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及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全面细化各项评分标准,重新制订xx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综合指标体系及责任部门分解表,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持续深化综合节水、生活生态节水的技术管理,为复检打好基础。完成全市高耗
11、水行业用水现状的清查工作,完成节水型城市技术指标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将工业园区企业纳入节水重点监控管理名录,确保工业园区用水节水指标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实行计划用水动态管理,调整179家用水计划与实际用水量不相符的计划户,发展了271家新计划用水户,清理100立方米月以下的用水单位,作销户处理647户,对67家高耗水行业计划用水户实施特种行业管理。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工作,对贵州师大附中、华联酒店、省二医、省气象局、市护理学院等13家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验收,均达一级验收标准,进一步抓好水资源节约。 7.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XX县区园林化、XX县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目标,采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生态 文明 建设 委员会 工作总结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