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调研报告.docx





《3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调研报告 我旗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7种史前考古学文化,其中以旗域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4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无论从总量、分布还是从可持续利用都独具优势。近几年,依托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四大旅游资源,我旗加速文化旅游发展步伐,现对我旗文化旅游整合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形成此报告,供领导参阅。 一、我旗文化旅游基本情况及现状 我旗历史悠久,全旗共发现各个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000余处,居全国县级之冠,涵盖了7种史前考古学文化:*600余处,拥有距今1万年到3000年自成体系、没有缺环的史前文化。*文化是以我旗境内地名发掘命名的,突显了我旗文化
2、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巨大。我旗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五个定位上:我旗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中国旱作农业起源地、中国龙文化起源地、中国玉文化起源地、中国祖先崇拜的发端地,因此,学术界认为我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被有关专家誉为“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把文化旅游产业上升为旗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成立了以旗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国内知名学者参与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了*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旗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共建了“*史前考古研究基地”,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实践基
3、地”,成立了“*史前文化研究会”,经自治区文物局批准与*博物院联合成立了“*红山文化博物院”;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作物协会粟类专业委员会等有关科研院所联合举办了三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等国家级大型学术研讨活动。与新华通讯社、中国政协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社科报等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赤峰学院签订了加强文化旅游领域项目合作协议,为我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和媒体支持。 (二)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近年来,我旗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初步形成了以*史前文化产业园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品牌、以*温泉城为代表的旅游产业品牌和以“*小米”为代表的农业文
4、化产品品牌,小河沿文化旅游区等11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积极协调交通、电力、林业、通讯等部门,加大基础投入,解决了小河沿文化旅游区、青泉谷景区、黄羊洼景区、温泉城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关征占土地、道路维修、宣传标识、电力供应、信号覆盖等具体问题。从2014年开始,旗财政每年设置10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软硬件建设。 (三)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以*史前文化产业园为龙头的文化产业迅速成长。重点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史前文化产业园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史前文化博物馆累计完成投资4000万元;远古文化创意产业
5、城完成投资6000万元,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新州博物馆开馆;*第一村民俗博物馆完成投资7000万元,博物馆已投入使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览馆完成投资8742万元,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各项文化产业均衡发展,重点培养古玩玉石加工销售特色产业,文艺演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等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进一步助推旅游业发展。 以*温泉城为代表的旅游产业初具雏形。积极引导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点的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产品。*温泉城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总投资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主体酒店、药浴理疗中心、蒙古大营、文化景观亭等均已建成投入使用,成立了*温泉蒙医
6、康复医院和*温泉医疗研究所并投入使用;小河沿文化旅游区总投资12亿元,完成投资2.3亿元,完成了佛祖寺、藏经阁主体工程及西侧护法亭公园建设;龙源文化旅游区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龙源博物馆、玉石加工体验区和龙源宾馆、商业一条街等,2014年竣工开业;青泉谷景区总投资1亿元,完成投资1500万元, 4.3公里景区水泥路全线贯通;黄羊洼文冠果生态产业园总投资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文冠果研发中心办公大楼主体已经完工;大漠响水民族文化旅游区项目,总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600万元。龙泽湖旅游区,总投资2.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00万元。 以*小米为品牌的农业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连
7、续举办三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进一步挖掘了*旱作农业系统的历史底蕴和当代价值,全面展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独特魅力,推动了以*小米为代表的农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传统种植业、养殖业项目也都打上了文化的标签,如金沟农业、八千粟、牛力皋川荞麦、万年猪等农业文化品牌已形成一定市场优势。 (四)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利用主流媒体提升宣传效果。反映*厚重历史文化资源的大型专题纪录片“*问祖”、“旱作之源”、“*旱作农业探源”,专题纪录片“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美丽中国乡村行*三宝”等相继在央视播出;与新华社合作编写发行了中国名牌美丽*专刊;编辑
8、出版了*文物精华、*文化系列丛书等书籍;编写了赤峰画报*专刊、魅力*画册、旅游地图等宣传资料。依托文化活动扩大影响力。近年来,先后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赤峰学院等科研单位和院校联合举办了世界小米大会、纪念红山文化命名60周年座谈会、兴隆沟红山文化整身陶人专家座谈会、第二届契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家级大型学术研讨活动;先后举办了两届中国兴隆洼文化节、三届中国*温泉文化旅游节,多次举办农牧民文化艺术节、杜鹃花节及荞麦花节等节庆活动;与大众摄影携手举办“禾为贵”杯“*好风光”摄影大赛,与XX市摄影家协会联合组织举办了“文化*、绿色*”摄影大赛;与赤峰作家协会举办“新州访古、*撷绿”文学创作笔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 文化 旅游 融合 发展 情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