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研究hyof.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研究hyof.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研究hyof.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太谷中学 李丽萍一、课题的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引起教育手段、方法的变革,而且引发了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体制和教育目标的变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学校改革的大势所趋。在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的教学中,同一班级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效果;而班级教学的划一性和学生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也明显地阻碍着学生的发展。孔子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关注,并能在其教学活动中加以体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不
2、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校是一所具有50多年光荣历史的老牌重点中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多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区乃至全省前列。如何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时代对我们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长期下去也势必要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加之,现在的学生层次不齐,基础不同,能力有差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确立了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二 关键词界定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分层次教学”的含义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3、,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接受能力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再根据分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通过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基础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教育的起点就是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按差异施教。由于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智能有所不同,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差
4、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或者说:分层教学的意义、目的用一句话说就是:在现有的客观存在的环境下,如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后的乐趣。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在于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分层教学理论,而且实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分层教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具体教学模式理论上的细化和深化,也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其目标是1、构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分层教学模式。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3、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
5、升教师信息素养。课题研究的内容1、信息技术对优秀学生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2、信息技术对中等学生进一步提高的作用研究。3、信息技术对基础较差学生学业提高作用的研究。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实验班348班、重点班351班和平行班352班选定为实验班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06.42006.7 课题启动阶段。对课题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提出研究计划、成立课题领导组和实验组、做好动员工作。第二阶段:2006.92008.5 课题实施时间阶段。根据计划落实目标,建立课题资料档案。收集、积累、分析有关材料和实验数
6、据。进行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阶段性论文和实验报告等。第三阶段:2008.52009.8 总结与课题阶段。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实验结题报告和主论文,申请结题,接受总课题组的验收。六、研究过程1、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从2006年9月份申报了课题后,我们就开始搜集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资料,边学习,边研究,起初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各学科的备课组长牵头,带领各学科成员,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分层教学研究。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感到涉及的人员太多,不利于组织和指导,效果不是太好。于是,我们改变了策略。以利用信息技术比较普遍和效果不错的英语组和地理组为核心,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研
7、究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研究,并着手制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立了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原则,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等。2、成立了课题领导组和实验组,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组织和管理对此课题的研究,我校领导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主任等为核心的课题领导组,以骨干教师为主的实验组。(1)、课题领导组 组长:候西强(校长) 副组长:杨守文、赵吉勇成员:李丽萍、韩巨浪、姚明江、吴培贞、(2)、实验组 组长: 赵吉勇副组长:李丽萍 韩巨浪成员:高洁、段秀珍 杜永红 张俊丽3、加强交流学习,提高师资素质我校多年来一直本着
8、教学要科研化,科研要促教学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学校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加强课题实验教师的培训,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有关课题培训,明确了任务,增长了智慧,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素质,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具体实施过程结合英语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和地理学科分层教学的模式,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两种教学模式。(一)、信息技术与英语分层教学研究这一子课题模式,是将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分层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条件更有效地进行备课分层、课堂教学分层、课后辅导分层。1.学生的分层
9、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基础知识、语言运用能力的差异以及对英语语言的的感悟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对学生分层。分层情况以A.B.C三层为主。层为英语能力提高生,约占全班人数的30%,这一层次的学生初中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层为英语能力发展生,智力较好,理解能力强,但英语基础较差且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层为加强基础生,这一层次的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速度慢,智力活动消极,不善于思考,学习习惯有待改善的学生。2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的整合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备课分层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首要环节。备课分层
10、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练习。而信息技术中先进的视频技术及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使这个过程复杂、大容量的备课分层成为了可能。教师在备教材时要吃透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蕴涵量,技能要求标准和能力拓展方向,并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确定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在课文的整体理解和知识点的挖掘上,既要有广博的背景知识来培养英语特长发展生A层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创造能力,也要有引人入胜,激发B层和C层学生学英语兴趣的学英语的情景。而网络上丰富英语资源,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料,给教师的分层取舍提供了便利条件。总之,分层教学使教师备课层面拉宽、难度加大、工作量增多。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其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分层 教学研究 hyof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