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人大代表履职监督的对策建议.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加强人大代表履职监督的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加强人大代表履职监督的对策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人大:浅谈加强人大代表履职监督的对策建议代表法第五条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只有把代表的权力置于人民的严格监督和控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加强和改进对代表的监督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对代表的监督包括选举监督和履职监督,本文针对代表履职监督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一、代表履职监督的现状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完善,人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不断增强,选民或选举单位越来越重视行使对代表的监督权,发起对不称职代表的罢免活动已屡见不鲜。但是,不可否认,对所选代表履职实施监督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一些选民表达监督意愿、提出监督要求、实施监督行为被斥为“非组织活动”;一些代
2、表没有真正为民代言、为民行权,成为“开会代表”、“举手代表”、“哑巴代表”,有的甚至利用代表身份作掩护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损害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挫伤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选民监督乏力。有的选民不懂监督,对人大制度不了解,没有认清选民与代表之间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不知道有监督代表的权利。有的选民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发挥作用的现状不满意,认为对代表实施监督意义不大、与自己关系不大,因而不愿监督。代表基本上都是行业精英,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导致选民不敢监督。2代表责任不明。有的代表重视享有权利却忽视法定义务,把代表身份当作政治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3、荣誉感强而责任感弱。同时,现行法律对代表履职达到什么程度和状态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也为代表消极怠职提供了绝佳掩护,导致出现代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尴尬局面。3监督层级单一。选民或选举单位对代表特别是下派代表的认知,大多来源于代表到选区或选举单位履职的有限机会,仅靠选民或选举单位这唯一层级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显得不够全面。同时,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履职要求涵盖方方面面,由单一主体实施对代表的专门监督,难以避免监督不到位的状况。4处置规定粗疏。目前,对代表职务的法定处置方式,除主动辞职外,其余的均设置了较高门槛,没有明确其它逐级提高的处置手段,导致对消极履职但达不到刚性
4、处置要件的代表无计可施。同时,对履职优秀、贡献突出的代表,也无任何奖励措施,难以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三、对策建议1增强两种意识。应当看到,对代表进行监督的法律规定较晚,实践历时尚短,选民和代表还没有完全养成监督与接受监督的自觉和习惯。一方面,要增强选民的监督意识。选民如果对自己行使监督权没有充分认识,势必造成法定的监督权力不能充分有效行使,在事实上虚设或闲置的结果。对此,要切实加强新修订代表法的宣传工作,唤起选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清楚认识到代表与选民是代表与被代表、被监督与监督的关系,认识到只有行使好对代表的监督权,才能保证体现自己意志、维护自己利益,从而认真实施监督行为,推动选民与代表之间
5、的制约机制健全和落实。另一方面,要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代表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在享有代表特权的同时,更应带头履行义务、接受监督。因此,要切实加强学习和引导,督促代表牢固树立法治信仰,不断增强依法履职的内生动力,激发代表始终保持为民履职的饱满热情,使他们自觉忠诚于人民、践行于法定、履职于实践,切实担当责任,充分发挥作用。2构建三级体系。代表来源的广泛性、构成的多样性、工作的专业性、活动的随机性,使代表监督工作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趋势。特别是新形势下,对代表的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的规定更加具体、要求更高,代表在闭会期间跨选区、跨行业执行职务已成为常态。这些都迫切要求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加强 人大代表 监督 对策 建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