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年3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r.2006第26卷第2期(总76期)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6(Sum No.76)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分析孙朝阳1,陈 红2,高玛丽1(1.西安交通大学 医院,陕西 西安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 思想政治教研室,陕西 西安710049)摘 要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4000名大学生在“非典”时期及“非典”后一年进行追踪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非典”时期及“非典”后1年时,人格测试的
2、对比显示其人格特征发生的明显变化。EPQ 4个分量表显示各群体精神质(P)内外向(E)和神经质(N)因子分均呈上升状态,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而掩饰性(L)因子呈下降状态,差异非常显著(P 0.01)。大学生在“非典”时期及“非典”后1年时心理问题检出率显示其心理健康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UPI第一、二类筛选人数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 0.01)。公共卫生危机对大学生的人格及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及心理疏导可使大学生的人格及心理健康得到迅速康复。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学;公共卫生中图分类号G64;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245X(2006)02
3、20092205A Tentative Study of Personality Tra its andM ental Health Status ofCollege Students under Public Health CrisisSUN Chao2yang1,CHEN Hong2,GAO Ma2li1(1.Hospital,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 China;2.Teaching Section of Social Science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 China)AbstractQ
4、uestionnaires of EPQ and UPI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ental health of4000 students during the SARS period and one2year intervention after SARS.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agreat difference in personality traits of students in these two periods.The four component table of EPQ s
5、howedthat the factors P,E,and N were in the rising status;the difference had very great distinctness(P 0.01);the covering2up L factor was in the lowering statu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0.01).The mentalproblem detectable rat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uring the SARS period and one year after S
6、ARS health showthat there was an obvious change in their mental health.After the UPI filtration,the portion of the first andsecond kinds of students obviously decreased.There wa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change rate(P 0.01).Itis concluded that public health crisis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nfluen
7、ce on th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entalhealth status of university students.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mental help are useful for studentsto recover rapidly i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ental health.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y;public health 随着社会的变革及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心理分离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8、。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紧张,人格障碍等。如果出现如“非典”等危收稿日期2005-10-06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4G025S)作者简介 孙朝阳(1961-),男,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陈 红(1972-),男,陕西三原人,西安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研室副教授;高玛丽(1955-),女,山西万莱人,西安交通大学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29机状态,大学生的人格状态及心理健康即可出现严重的失衡及心理危机。研究危机状态下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年来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准确了解不同状态下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地对
9、不同人群及个体进行心理疏导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的预防由于心理疾病而导致的各种矛盾,促进大学生提高和完善自己,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调查对象与结果(一)调查对象本研究课题通过对2003年5月的“非典”时期及2004年5月“非典”后一年,某高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实时跟踪调查。对在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的大学生的人格状态及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探索在危机状态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并及时对其特点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某高校2003年5月份的1、2、3三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理、工、文、管、医五个学科。于2003年5月份及2004年5月份分别发放
10、调查问卷4 000份,于1个月后回收,共回收问卷2 856份,其中无效问卷275份,有效问卷2 581份。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和大学生健康调查表(UPI)2 于2003年5月对大学生作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线测试,并追踪观察1年后,于2004年5月再次对同一人群大学生进行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复查施测。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二)人格测试的对比大学生在“非典”时期及“非典”后1年时,人格测试对比(表1)显示其人格特征发生的明显变化。EPQ4个分量表。显示各群体精神质(P)内外向(E)和神经质(N)因子分均呈上升状态,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掩饰性(L)因子呈下降状态
11、,差异非常显著(P 0.01)。表明在“非典”时期,部分学生性格内向突出,缺乏活泼、开朗等应用的朝气,从众、依附性强或无所适从。经过1年的健康辅导,整个群体内向、稳定型减少,外向、活泼型增加。掩饰程度下降表明其自信心的增强。(三)心理问题检出率的对比大学生在“非典”时期及“非典”后1年时心理问题检出率(表2)显示其心理健康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UPI第一、二类筛选人数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 0.01)。表明在“非典”时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障碍。经过1年的健康辅导,绝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恢复正常。表12003年5月(非典时期)与2004年5月EPQ各量表分比较(?xS)组别年份n
12、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掩饰性(L)男生200317523.921.9313.013.308.464.2413.595.16200417524.312.7713.874.528.925.1113.014.51t值4.846.432.903.54P值0.010.010.010.01女生20038293.182.2012.383.758.523.8214.283.0920048293.711.9613.094.079.365.1613.253.90t值5.183.733.775.96P值0.010.010.010.01表22003年5月(非典时期)与2004年5月UPI第一、二类心理问
13、题检出率比较(%)组别年份n第一类筛选人数x2值P值第二类筛选人数x2值P值男生20031752403(23%)152.120.01828(47.32%)277.400.0120041752139(7.9%)362(20.7%)女生2003829247(29.8%)90.440.01426(51.39%)71.930.01200482991(11.0%)190(22.92%)39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二、影响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分析(一)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健全的人格指人格的心理、生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的完美统一,平衡协调。是一种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很强社会适应性的理想化人格
14、3。一个健全人格的人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情操,并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人格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的有机结合。人格是由各个紧密相连的成分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统一整体4。且有独特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及生物性和社会性。人格结构模式可归纳为:环境刺激 人格需要 人格判断 人格动机 人格行为5。这个结构的动行机制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格的各种需要必然会产生。需要是产生行为的源动力。人格判断是产生行为的第一步。人格判断的主要功能是对需要的合理性、可行性作出自我评价。主要取决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智能水平。人格动机是产生行为的第二步,动机
15、需要通过判断而产生,但不一都产生行为。人格行为是人格结构的终端环节,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是有通过行为外显才能被人了解。(二)人格障碍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人格障碍是内在体验和行为明显偏离人们所期望的范围,多发于青春期,且长期稳定存在,表现在认知、情感、人际功能和冲动控制等方面。与人格障碍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父母拒绝、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收入低、独生子女。而父母过度保护、父母偏爱、父母情感温暖、父母文化程度、民族与人格障碍之间无显著关联6。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的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环境不适应、人
16、际关系紧张、人格障碍与缺陷等7。如大学生个体在生活中出现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即称之为病态心理。其特征有:自私心理、虚荣心理、压抑心理及自我封闭心理等8。有些大学生长期以来受到某种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的折磨,十分痛苦,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发生人格障碍的危险性要比非独生子女高。独生子女趋向自私、孤独和不合群的人格特点,甚至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弊病,独生子女倾向出现某些不良行为。(三)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影响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危机是指个体面临最大事件、艰巨任务、复杂情况及以往的应对机制无法起作用时所发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危机是一类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
17、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许多重大的灾难,如洪水、地震、火灾、战争、疾病及环境条件下的突变等,均可使人处于危机状态。凡是发生在校园内或与学校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对学校成员造成不安、压力、伤害,而以校园当时的人力与资源又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事件,又可称之为校园危机事件。2003年初非典疫情的发生具有突变性强,难以预测和控制,缺少应对经验,影响极为广泛等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危机状态。非典的发生,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大学生心理同样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调查研究表明,在
18、非典危机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人格状况及心理健康出现严重的失衡及心理危机,加之“非典”的流行,迫使学校采取了隔离封闭管理,打破了学校学习与生活的常规,危机状态下学生的心理需求出现明显的变化。生理需要、归属需要、情感需要更加突出和多样化。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存环境,高质量的饮食。担心家人的身体健康。希望尽快摆脱危机。在以上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其内心冲突、困惑和烦恼相应增加,多数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警觉状态,如紧张、担忧、恐惧、无助感等,少数学生出现较为明显的消极反应。极个别学生出现心理与精神异常9。大家对疫情的发展有一定的心理期待,智谋的期待能够起到重要的心理支持作用,但这种心理
19、期待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在一定的时间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期望值越高的人群越容易出现更大的心理危机。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现明显变化,少数学生出现较明显的消极反应,个别学生出现心理及精神异常,甚至逃离学校。心理危机状态下,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常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10。第一阶段为冲击阶段;第二阶段49孙朝阳等: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分析为安定阶段;第三阶段为解决阶段。根据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1年后,大学生的人格状态和心理健康问题迅速得到恢复好转。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在“非典”疫情流行期间,人们对疾病的关注不仅仅是病毒的分离、疫苗的进展等生物学研究11,12
20、,而且认为社会因素也非常重要,民众整体的认知模式从生物模式转向生物 社会模式,70.4%的人认为“非典”流行不仅是自然性灾难,已经构成社会性灾难,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人群认知模式的变化存在差异。大学生文化程度比较高则更倾向于对疫情、灾难的综合性认识,不仅关心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等生物学研究进展,而且关心疾病造成的社会影响13,关心与此相关的各种报道,因此媒体关于疫情引起的社会事件报道对大学生心态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在“非典”疫情流行期间对疫情的发展有一定的心理期待,而且这种期待效应会影响到疫情最终的控制效果。从调查情况看,随着疫情的发展大家都希望尽快得到有效控制的心理期待,虽然在疫情流行高
21、峰,适度的期待能够起到重要的心理支持作用,但这种心理期待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在一定时间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期望值越高的人群越容易出现更大的心理危机14。人一旦产生了心理危机,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一般有四种结局:第一种是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渡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心理障碍10。三、提高大学生在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一)在公共卫生危机状态情况下要对大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G.Caplan1964年即提出了心理干预理论15,认为每个人都
22、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在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对于学校相对集中的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促使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消除恐慌,及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二)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次调查显示在“非典”暴发流行期间,大学生出现过度恐慌,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暴露了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
23、弱点。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急待加强的工作之一,在此项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以往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为校医院医生或学生辅导员兼职担任。自身缺乏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及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自身业务培训是提升高校危机干预能力的基础。2.健全危机干预的组织机构。以往校医院学生思想政治教研究室缺乏必须的沟通,各行其事,而危机干预作为一项实践活动,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来保证其有效的运转。因此,建立一支由医生、辅导员组成的常备专业队伍。一旦危机降临时,就可以立即启动应激机制进行危机干预。3.提升危机
24、干预的应激能力及意识。“非典”等公共卫生危机、学生自杀或人为死亡、校园暴力、人质事件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时,学校应及时组织对相关同学进行危机干预及心理疏导,而决不可等到出现严重危机时,再进行干预。即在危机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危机中进行认知治疗,危机后进行后期干预疏导。参考文献1 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87:1-4.2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347-351.3 胡 瑞,李忠云.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操守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1-82.4 张静梅.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心
25、理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3,(8):46.5 王普霞.大学生人格问题探微J.江苏高教,2003,(1):89-90.6 万方华,向寒英,程日华.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探59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4,6(25):716-717.7 程 利.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4,(2):115-116.8 翟 瑞,王天垣.常见大学生病态心理成因及调适策略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3):109-110.9 周 详,王淑兰.高校学生对“SARS”疫情的危机反应和全员成长的干预策略 J.中国学校卫生,2004,3(
26、25):346-347.10 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8):32-37.11 Ksiazek TG.Erdman D.Goldsmith CS,et al.A novel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2dromeJ.New Engl/Med,2003;348:1953-1966.12 Ibrahim K M,Chotani R.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2dromeJ.Lancet Infect,2003;3(6):3
27、28.13 Crace CL,Chien RL.The impactof the severe acute respir2atory syndrome on hotels: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J.Inter/Hosp Manag,2003;22(3):327-332.14 Dodgen D,Ladue LR,Kaul RE.Coordinating a local re2sponse to a national tragedy:Community mental health inWashington DC after the pentagon attack J.M
28、il Med,2002;167(9):87-89.15 G.Caplan.The Principles of Preventive PsychiatryM.New York:Basic Book 1964,26-38.(责任编辑:司国安)(上接第74页)的民间书法、书法家书法、书法经典是构成了书法传统的有机层次;书法传统的发展主要通过书法传统最高层次的理念和表现理念的元素的技与法的变化与发展来体现的;书法传统对于不同时代、不同书写者而言其价值具有不同的特征。2.书法传统在传承中的信息流失与解读的差异决定了今人对书法传统全面准确把握的缺陷性与不可能性。3.通过运用现代研究方法,以前人大量的书法作
29、品、书论和经验为素材,对以往书法个案(书法家)和群体(包括时代)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书法的发展规律和建立科学而系统的书法学科体系来实现书法传统的理论价值;通过技法层和理念层的价值和书法传统的“双刃效用”的分析,以师古人、师自然和师造化方法所构成书法传统为有机组成部分来实现书法传统的实践价值;书法传统通过与个性、社会评价的选择与动态博弈来决定个体书法风格形成。4.基于特定目标的书法的创新主要通过书法传统的作品层、技法层和道这三个层次的创新来实现的;而书写自己的诗文和通过书法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对其意境的独到理解是实现基础层次作品层创新的主要途径;而低层次的技法的创新主要通过用笔、结字、章法、墨法等技法的创新来实现;高层次“道”创新往往是通过视觉、听觉等师自然、师造化而获得创新的灵感,以维持书法传统的核心“自然和中和”来形成不同的审美趋向。参考文献1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 先秦 秦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5.2 钟明善.意象艺术散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6.(责任编辑:司国安)69孙朝阳等: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