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工作原理及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片泵工作原理及应用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叶片泵工作原理及应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6页一、单作用叶片泵一、单作用叶片泵1.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图1 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 1压油口压油口 2 2转子转子 3 3定子定子 4-4-叶片叶片 55吸油口吸油口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1 1所示。泵的结构包括:转子、所示。泵的结构包括:转子、定子、叶片、配油盘和端盖等。定子、叶片、配油盘和端盖等。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转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偏心。子和定子之间存在偏心。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6页1.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的
2、工作原理图图1 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 1压油口压油口 2 2转子转子 3 3定子定子 4-4-叶片叶片 55吸油口吸油口 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以灵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以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相邻叶片、配油盘、内表面上,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形成一个个密闭定子和转子间形成一个个密闭的工作腔。的工作腔。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6页1.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图1 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
3、泵工作原理 1 1压油口压油口 2 2转子转子 3 3定子定子 4-4-叶片叶片 55吸油口吸油口 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图示中泵右侧的叶片会向时,图示中泵右侧的叶片会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油口5 5和配油盘上的窗口将油吸和配油盘上的窗口将油吸入。入。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6页1.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图1 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 1压油口压油口 2 2转子转子 3 3定子定子 4-4-叶片叶片 55吸油口吸油口 在图示泵的左
4、侧,叶片往在图示泵的左侧,叶片往内收缩,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内收缩,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经配油盘小,密封腔中的油液经配油盘的另一窗口和压油口的另一窗口和压油口1 1被压出被压出而送入系统中。而送入系统中。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6页1.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图1 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 1压油口压油口 2 2转子转子 3 3定子定子 4-4-叶片叶片 55吸油口吸油口 单作用泵的结构特点:单作用泵的结构特点:(1 1)转子和定子间存在偏心)转子和定子间存在偏心(2 2)泵在转子转一转的过程中,)泵在转子转一转的过程中,吸压油各
5、一次吸压油各一次(3 3)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作)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6页1.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图1 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 1压油口压油口 2 2转子转子 3 3定子定子 4-4-叶片叶片 55吸油口吸油口 单作用泵的结构特点:单作用泵的结构特点:(4 4)改变转子和定子间的偏心距,)改变转子和定子间的偏心距,可以改变泵的排量。故单作用叶可以改变泵的排量。故单作用叶片泵都是变量泵。片泵都是变量泵。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6页2.2.排量与流量计算排量与流量计算
6、单单作用叶片作用叶片泵泵的的排量排量VpVp近似等于两相近似等于两相邻邻叶片叶片间间密封容密封容积积的的最大最大值值与最小与最小值值之差乘以叶片数,如之差乘以叶片数,如计计算算简图简图示,示,则则有有式中,式中,B-B-叶片叶片宽宽度度 D-D-定子内径定子内径 e-e-偏心距偏心距单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简图单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简图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6页2.2.排量与流量计算排量与流量计算由上式可以得到由上式可以得到单单作用叶片作用叶片泵泵的的实际输实际输出流量出流量为为式中,式中,n-n-泵泵的的转转速速 V V-泵泵的容的容积积效率效率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6页2.2.排量与流量计算
7、排量与流量计算 单单作用叶片作用叶片泵泵的瞬的瞬时时流量是脉流量是脉动动的,的,泵泵内叶片数越多,流量内叶片数越多,流量脉脉动动率越小。此外,奇数叶片率越小。此外,奇数叶片泵泵的脉的脉动动率比偶数叶片率比偶数叶片泵泵的脉的脉动动率率小,所以小,所以单单作用叶片作用叶片泵泵的叶片数一般的叶片数一般为为1313片或片或1515片。片。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6页3.3.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 如如图图所示所示为为一种一种单单作用叶片作用叶片泵泵典型典型结结构构-外反外反馈馈式限式限压压式式变变量叶片量叶片泵泵。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6页3.3.外反馈限压
8、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图图3.3.2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1-变量活塞变量活塞 2-调节弹簧调节弹簧 3-压力调节螺钉压力调节螺钉 4-流量调节螺钉流量调节螺钉 在定子的右侧作用有一在定子的右侧作用有一调节弹簧(弹性系数为调节弹簧(弹性系数为k k,预压缩量为预压缩量为X X0 0);在定子的);在定子的左侧有一控制活塞(有效作左侧有一控制活塞(有效作用面积为用面积为A A),控制活塞油室),控制活塞油室通泵的出口压力为通泵的出口压力为P P。作用在。作用在控制活塞上的液压力控制活塞上的液压力F=pAF=pA,弹簧弹力为弹簧弹
9、力为F Ft t=kX=kX0 0.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6页3.3.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图图3.3.2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1-变量活塞变量活塞 2-调节弹簧调节弹簧 3-压力调节螺钉压力调节螺钉 4-流量调节螺钉流量调节螺钉 当当FFFFt t,定子处于左极限位,定子处于左极限位置,偏心距最大,泵输出流量最置,偏心距最大,泵输出流量最大。当泵的出口压力大。当泵的出口压力p p增大,定增大,定子将向着使偏心减小的右方子将向着使偏心减小的右方向移动。设位移为向移动。设位移为x x,则弹簧,则弹簧弹力增加到弹力增
10、加到F Ft t=k(x+x=k(x+x0 0).).当弹簧当弹簧弹力与液压力平衡时,定子和弹力与液压力平衡时,定子和转子的偏心量转子的偏心量e=ee=emaxmax-x,-x,泵输出泵输出流量最小。流量最小。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6页3.3.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 图图3.3.33.3.3为压力流量特性曲为压力流量特性曲线。途中线。途中B B点为拐点,对应压力点为拐点,对应压力p pB B=kx=kx0 0/A/A;在;在ABAB段,作用在控段,作用在控制活塞上的液压力小于弹簧的制活塞上的液压力小于弹簧的预压紧力,定子的偏心量最大,预压紧力,定子的偏
11、心量最大,泵的输出流量最大。泵的输出流量最大。随着输出压力增大,泵的随着输出压力增大,泵的泄漏量增加,泵的实际输出泄漏量增加,泵的实际输出量较小,因此量较小,因此ABAB段下倾。段下倾。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6页3.3.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 BC BC段是泵的变量段,泵的段是泵的变量段,泵的实际输出流量随工作压力额增实际输出流量随工作压力额增加而迅速减小。加而迅速减小。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调节螺钉,可改变其最大偏心距,调节螺钉,可改变其最大偏心距,从而改变泵的最大输出流量;调节从而改变泵的最大输出流量;调节泵的压力调节
12、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p pB B的的大小,使曲线大小,使曲线BCBC段左右移动;段左右移动;改变弹簧的刚度,可以改变改变弹簧的刚度,可以改变BCBC段的斜率:段的斜率:刚度越大,曲线越平刚度越大,曲线越平缓;越小,曲线越陡。缓;越小,曲线越陡。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6页二、双作用叶片泵二、双作用叶片泵(一一)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图3.3.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1定子定子 2压油口压油口 3转子转子 4-叶片叶片 5-吸油口吸油口 作用原理跟单作用叶片泵作用原理跟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定子表面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定子表
13、面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等八个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等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式同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式同心的。心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6页(一一)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图3.3.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1定子定子 2压油口压油口 3转子转子 4-叶片叶片 5-吸油口吸油口 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底部压力油作用下,在心力和底部压力油作用下,在叶片槽内作径向运动并压向定叶片槽内作径向运动并压向定子内表面。由叶片、定子内表子内表面。由叶片、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和两侧
14、配油盘面、转子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组成若干密封空间。组成若干密封空间。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6页(一一)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图3.3.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1定子定子 2压油口压油口 3转子转子 4-叶片叶片 5-吸油口吸油口 当转子按图示方向转动当转子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时,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角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与压油区间由一段封油油区与压油区间由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区把它们隔开。现在学习的是第
15、18页,共26页(二二)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图图3.3.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1定子定子 2压油口压油口 3转子转子 4-叶片叶片 5-吸油口吸油口(1 1)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2 2)转子每转一周,每个)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用叶片泵(3 3)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径向对称,作用在个压油区径向对称,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作平衡式叶片泵所以又称作平衡式叶片泵现在学习的
16、是第19页,共26页(三)(三).排量与流量计算排量与流量计算 双作用叶片双作用叶片泵泵的排量的排量为为式中,式中,R R,r-r-分分别为别为定子定子圆圆弧部分的弧部分的长长短半径短半径 -叶片的叶片的倾倾角角 S-S-叶片的厚度叶片的厚度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26页(三)(三).排量与流量计算排量与流量计算 双作用叶片双作用叶片泵泵的的实际实际流量流量为为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26页(四)叶片与流量脉动关系(四)叶片与流量脉动关系 叶片叶片泵泵流量脉流量脉动动率与叶片数、叶片厚度及叶片在槽内运率与叶片数、叶片厚度及叶片在槽内运动动的的加、减速度成正比。从加、减速度成正比。从转转子子强强
17、度与降低流量脉度与降低流量脉动动两方面考两方面考虑虑,叶片,叶片数数应该应该越少越好。但叶片数必越少越好。但叶片数必须须同同过过渡曲渡曲线线形状匹配,且形状匹配,且满满足密封足密封容腔的分隔要求,一般取容腔的分隔要求,一般取8-188-18,以,以1212、1616为为最佳。最佳。叶片厚度越薄,叶片厚度越薄,对对降低流量脉降低流量脉动动率越好。但率越好。但应满应满足足强强度和度和刚刚度要求,一般取度要求,一般取1.8-2.5mm1.8-2.5mm。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26页三、提高叶片泵工作压力的方法三、提高叶片泵工作压力的方法 为了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可靠接触,形成密封容积,使泵为了保证
18、叶片与定子内表面可靠接触,形成密封容积,使泵正常工作,叶片根部一般通以压力油。正常工作,叶片根部一般通以压力油。当叶片处于排油区时,其顶部受高压作用,叶片靠离当叶片处于排油区时,其顶部受高压作用,叶片靠离心力被甩出贴向定子内表面;当处于吸油区时,顶部为吸心力被甩出贴向定子内表面;当处于吸油区时,顶部为吸油压力,根部为排油压力,这一压差使叶片以很大的压力油压力,根部为排油压力,这一压差使叶片以很大的压力压向定子内表面。随着运行,这一压差增大,加速了定子压向定子内表面。随着运行,这一压差增大,加速了定子内表面吸油区的磨损。内表面吸油区的磨损。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26页 因此,为减小定子内表面的
19、磨损及提高工作压力,采用以下因此,为减小定子内表面的磨损及提高工作压力,采用以下措施:措施:1 双级叶片泵双级叶片泵在一个泵体内,一根转动轴上连接两组定子和转子,形成在一个泵体内,一根转动轴上连接两组定子和转子,形成两个叶片泵。两个叶片泵为串联形式,即一级泵的排油口两个叶片泵。两个叶片泵为串联形式,即一级泵的排油口也是二级泵的吸油口,从而提高整个泵出油口的压力。两也是二级泵的吸油口,从而提高整个泵出油口的压力。两泵之间装有面积比为泵之间装有面积比为2:1的定比压力阀,使两泵进出口压差相的定比压力阀,使两泵进出口压差相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26页 因此,为减小定子内表面的磨损及提高工作压力,采用以下因此,为减小定子内表面的磨损及提高工作压力,采用以下措施:措施:2 改善叶片受力状况改善叶片受力状况(1)字母叶片方式字母叶片方式(2)双叶片方式双叶片方式(3)柱销叶片方式柱销叶片方式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26页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26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