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病脉证并治.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气病脉证并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气病脉证并治.ppt(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水气病脉证并治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76页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1.1.熟悉水气病的分类。熟悉水气病的分类。2.2.熟悉水气病的病机和治疗原则。熟悉水气病的病机和治疗原则。3.3.掌握越婢加术汤、防己茯苓汤、麻黄附子掌握越婢加术汤、防己茯苓汤、麻黄附子汤、枳术汤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汤、枳术汤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4.4.背诵条文背诵条文5 5、2424、2626、3232条。条。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76页水气病:水气病:即水肿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即水肿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津液运行障碍,以致水湿停聚,泛溢导致津液运行障碍,以致水湿停聚,泛溢人体各部而形成人体各部
2、而形成以头面、眼睑、四肢、腰以头面、眼睑、四肢、腰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症状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的一类病证。概概 说说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76页水气和痰饮病的比较水气和痰饮病的比较水气病水气病痰饮病痰饮病相相同同点点(1 1)都是水液潴留体内的疾患)都是水液潴留体内的疾患(2 2)病机都与肺脾肾及三焦的气化功能失调有)病机都与肺脾肾及三焦的气化功能失调有关。关。(3 3)多属于阴邪,均当温通阳气以行水为主,)多属于阴邪,均当温通阳气以行水为主,对其实证,均可使用发汗、攻下之法,因而方对其实证,均可使用发汗、攻下之法,因而方药多可互用。药多可互用。不不同同点点(1 1)水液充斥全
3、身内)水液充斥全身内外,以肿胀为主证。外,以肿胀为主证。(量多)(量多)(2 2)其本在)其本在肾肾,脉象,脉象多沉。多沉。(1 1)水液潴留于体内)水液潴留于体内局部,多见咳嗽。局部,多见咳嗽。(2 2)强调饮水过多,)强调饮水过多,脾虚脾虚失运,脉象多弦紧。失运,脉象多弦紧。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76页一、分类一、分类四水(根据病因病理和症状):四水(根据病因病理和症状):风水、皮水、风水、皮水、正水、石水。正水、石水。五脏水。五脏水。根据水与气、血关系:根据水与气、血关系:气分、血分、水分。气分、血分、水分。(病位的深浅)(病位的深浅)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76页一、分类一、分类【原文原
4、文】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第十四(第十四 1 1)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76页风水风水【原文原文
5、】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伏,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新卧起伏,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第十四陷而不起者,风水。(第十四 3 3)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76页本条继续论述风水的机理和脉证。和第本条继续论述风水的机理和脉证。和第1 1条结条结合起来学习。合起来学习。寸口脉沉滑寸口脉沉滑-风水起病急骤,特点善行而风水起病急骤,特点善行而数变,水肿立即蔓延而数变,水肿立即蔓延而“中有水气。中有水气。”有热有热-风邪和水邪兼夹。风邪和水邪兼夹。目
6、窠目窠-眼胞部位,眼睑肿。眼胞部位,眼睑肿。如新卧起伏如新卧起伏-形容眼胞肿如刚睡醒,微肿。形容眼胞肿如刚睡醒,微肿。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76页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水气迅速泛溢四肢,水气迅速泛溢四肢,具有凹陷性水肿的特点。具有凹陷性水肿的特点。其颈脉动,时时咳其颈脉动,时时咳-颈脉是足阳明胃经循颈脉是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之处,水湿留滞于胸颈以上,造成肺行所过之处,水湿留滞于胸颈以上,造成肺的宣发功能失职。的宣发功能失职。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76页风水风水皮水皮水正水正水石水石水相相同同点点脉浮,病在表,治疗都脉浮,病在表,治疗都可发汗,佐以利尿的方可发汗,佐以利尿的方法
7、法脉沉,病在里,均与肾脉沉,病在里,均与肾主水有关,治疗温肾利主水有关,治疗温肾利水。水。证证候候身重,汗出身重,汗出恶风,身疼恶风,身疼痛,痛,多伴有多伴有表证。表证。浮肿,按之浮肿,按之没指,没指,不恶不恶风、无汗风、无汗自喘,小便自喘,小便不通不通腹满不喘腹满不喘(腹水)(腹水)病病机机 风伤肺卫风伤肺卫脾肺失调脾肺失调肺脾肾气化肺脾肾气化不利不利肝肾气结肝肾气结治治法法祛风解表行祛风解表行水水温阳健脾温阳健脾宣肺利水宣肺利水补益脾肺补益脾肺宣肺利水宣肺利水温肾化气温肾化气舒肝理脾舒肝理脾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76页气分气分水分水分血分血分证候证候 心下坚心下坚先水肿,后先水肿,后经闭
8、经闭先经闭,后先经闭,后水肿水肿病机病机 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气不行水气不行水水停致血滞水停致血滞水瘀互结水瘀互结血滞致水停血滞致水停瘀水互结瘀水互结治法治法 辛甘发散,辛甘发散,温阳化气温阳化气易治易治“去水,去水,其经自下其经自下”难治难治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76页心水心水肝水肝水肺水肺水脾水脾水肾水肾水证证候候身重少身重少气,气,不不得卧,得卧,烦而躁烦而躁,其人阴其人阴肿肿腹大,腹大,不能自不能自转,胁转,胁下腹痛下腹痛,时时津时时津液微生,液微生,小便续小便续通通身肿身肿,小便难,小便难,时时鸭时时鸭溏溏腹大,腹大,四肢苦四肢苦重重,津,津液不生,液不生,但苦少但苦少气,小气,小
9、便难便难腹大,腹大,脐肿腰脐肿腰痛,不痛,不得溺,得溺,阴下湿阴下湿如牛鼻如牛鼻上汗上汗,其足逆其足逆冷,面冷,面反瘦反瘦病病机机五脏气化功能失常,体现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五脏气化功能失常,体现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方法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76页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外因:风、寒、湿、热。外因:风、寒、湿、热。内因:肺、脾、内因:肺、脾、肾肾;膀胱;三焦。;膀胱;三焦。基本病机:基本病机:水液代谢障碍,水液代谢障碍,可兼见气血代谢障可兼见气血代谢障碍。碍。气水不能互化(肾、膀胱、三焦的阳气)气水不能互化(肾、膀胱、三焦的阳气)水液运行障碍(五脏的阳气)水液运行障碍(五脏的阳气)小便、汗
10、、口渴小便、汗、口渴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76页三、治法三、治法1.1.利小便、发汗利小便、发汗【原文原文】师曰:诸有水者,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乃愈。(第十四第十四 18)18)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76页诸有水者诸有水者指一切水气病。指一切水气病。腰以上肿腰以上肿病位在上在表,当病位在上在表,当发汗发汗。腰以下肿腰以下肿病位在下在里,当病位在下在里,当利小便利小便。因势利导而治之因势利导而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76页2.2.攻下逐水攻下逐水【原文原文】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
11、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有水,可下之。(第十四第十四 11)11)本条文论述水气病可下的脉证本条文论述水气病可下的脉证。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76页水肿病人水肿病人可下之证候:可下之证候:目下有卧蚕目下有卧蚕形容眼目水肿明显,像卧蚕一形容眼目水肿明显,像卧蚕一样。眼胞为脾胃所主。脾胃为水湿所困,水湿上泛样。眼胞为脾胃所主。脾胃为水湿所困,水湿上泛于目胞。于目胞。面目鲜泽面目鲜泽水肿的外象光亮,水气盛。水肿的外象光亮,水气盛。脉伏脉伏水气内盛,阳气不能外达。水气内盛,阳气不能外达。其人消渴其人消渴一是阳为
12、水遏,气不布津;二是一是阳为水遏,气不布津;二是由气郁可能化热伤津引起。由气郁可能化热伤津引起。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76页 小小便便不不利利膀膀胱胱气气化化不不利利,水水湿湿蓄蓄积积与与内内,气机阻滞,阳不化水。气机阻滞,阳不化水。病水腹大病水腹大水愈积愈多,溢于腹内。水愈积愈多,溢于腹内。脉沉绝脉沉绝说明脉象潜伏很深,难以切取,提示说明脉象潜伏很深,难以切取,提示水势加剧,阻遏脉道,水遏气闭。水势加剧,阻遏脉道,水遏气闭。治则:治则:可下之可下之。宜攻逐水邪。宜攻逐水邪。本法的适应证是本法的适应证是实证、重证,急则治其标。实证、重证,急则治其标。素体不虚,水势过重素体不虚,水势过重现在学
13、习的是第18页,共76页讨论讨论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治水伤正。治水伤正。但水气病必须要治水,水停不利于扶正。但水气病必须要治水,水停不利于扶正。邪盛正不衰:邪盛正不衰:治水,攻逐水饮。治水,攻逐水饮。邪盛正衰:邪盛正衰:温阳利水,或者治水与扶正交替温阳利水,或者治水与扶正交替使用。使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76页四、水气病证治四、水气病证治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76页1.1.风水风水风水表虚风水表虚【原文原文】风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第十四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第十四 22 22)现在学
14、习的是第21页,共76页原文分析原文分析脉浮脉浮风邪袭表风邪袭表身重身重水湿浸淫肌表水湿浸淫肌表汗出恶风汗出恶风表虚不固表虚不固【病机病机】风水,表虚不固。风水,表虚不固。【治则治则】益气固表,除湿利水。益气固表,除湿利水。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76页【方药方药】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汤。防己防己利水。利水。黄芪黄芪益气固表。益气固表。生姜、大枣、甘草生姜、大枣、甘草补中,调和营卫。补中,调和营卫。加减:加减:腹痛者加芍药腹痛者加芍药缓急止痛。缓急止痛。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76页风水夹热风水夹热 【原文】【原文】风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不渴,续自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15、,越婢汤主之。(第十四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第十四 23 23)越婢汤方:越婢汤方:麻黃六两麻黃六两 石膏半斤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甘草二两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76页 原文分析原文分析 恶风恶风风邪在表。风邪在表。一身悉肿一身悉肿肺失通调,水气泛溢肌肤。肺失通调,水气泛溢肌肤。脉浮脉浮而渴而渴郁热伤津。郁热伤津。续自续自汗出汗出,无大热无大热热蒸汗出,因汗出热蒸汗出,因汗出 而热不甚。(风邪开泄腠理)而热不甚。(风邪开泄腠理)【病机病机】风水相搏,郁而发热。风水相搏,郁而发热。【治则治则】发越水气,兼清郁热。发越水气,兼清郁热。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
16、,共76页 【方药方药】越婢汤越婢汤。麻黄麻黄配配生姜生姜:宣散水湿。:宣散水湿。麻黄麻黄伍伍石膏石膏:发越水气,兼清宣肺胃。:发越水气,兼清宣肺胃。生姜、大枣、甘草生姜、大枣、甘草:调营卫,和中益气。:调营卫,和中益气。加减:加减:恶风者加炮附子一枚恶风者加炮附子一枚:复阳止汗。:复阳止汗。风水,加白术四两风水,加白术四两:健脾祛湿。:健脾祛湿。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76页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本方重在发汗除水饮。所以注意麻黄和石膏本方重在发汗除水饮。所以注意麻黄和石膏的比例,石膏的量不要超过麻黄量的三倍。的比例,石膏的量不要超过麻黄量的三倍。麻黄加生姜的量超过石膏的量。麻黄加生姜的量超过石膏的
17、量。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76页2.2.皮水皮水皮水夹热皮水夹热【原文原文】里里水水者者,一一身身面面目目黄黄肿肿,其其脉脉沉沉,小小便便不不利利,故故令令病病水水。假假如如小小便便自自利利,此此亡亡津津液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第十四(第十四 5 5)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76页原文分析原文分析 里水者里水者脉经脉经注:注:“一云皮水一云皮水”。一身面目洪肿一身面目洪肿水湿盛于皮中。水湿盛于皮中。脉沉脉沉水湿内盛。水湿内盛。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水液不能下输于膀胱。水液不能下输于膀胱。【病机病机】脾虚不运,肺气不宣,水湿郁热脾虚不运,肺气不宣,水湿郁热。【治则
18、治则】发汗清热,健脾除湿。发汗清热,健脾除湿。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76页【方药方药】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方越婢加术汤方麻黄六两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白术四两 上上六六味味,以以水水六六升升,先先煮煮麻麻黄黄,去去上上沫沫,内内诸诸药药,煮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麻黄、石膏麻黄、石膏发越水气,兼清郁热。发越水气,兼清郁热。白术白术健脾除湿。健脾除湿。生姜、大枣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调和营卫。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76页治禁: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19、治禁: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津液已伤,则不能用越婢加术汤。津液已伤,则不能用越婢加术汤。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76页使用注意使用注意白术:麻黄:石膏为白术:麻黄:石膏为2 2:3 3:4 4。还是重在辛散。还是重在辛散发汗。发汗。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76页吴鞠通医案吴鞠通医案 女,女,1414岁。脉数,水气由面肿至足心,岁。脉数,水气由面肿至足心,经谓病始于上而盛于下者,先治其上,后治经谓病始于上而盛于下者,先治其上,后治其下。议腰以上肿当发汗例,其下。议腰以上肿当发汗例,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法。法。处方:麻黄(去节)处方:麻黄(去节)1515克,白术克,白术9 9克,杏仁泥克
20、,杏仁泥1515克,石膏克,石膏1818克,桂枝克,桂枝9 9克,炙甘草克,炙甘草3 3克。水克。水5 5杯,煮取杯,煮取2 2杯,先服杯,先服1 1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76页二诊:生石膏二诊:生石膏2424克克 麻黄(去节)麻黄(去节)9 9克克 生姜生姜3 3片片 炙炙甘草甘草6 6克克 杏仁泥杏仁泥1515克克 桂枝桂枝6 6克克 大枣(去核)大枣(去核)2 2枚。枚。水水8 8杯,煮取杯,煮取3 3杯,分杯,分3 3次服,以汗出至足为度,又不可次服,以汗出至足为度,又不可使汗淋漓。使汗淋漓。三诊:水气由头面肿至足下,与越婢方,上身
21、之肿已消其三诊:水气由头面肿至足下,与越婢方,上身之肿已消其半,兹脉弦而数,以凉淡复微苦利其小便。半,兹脉弦而数,以凉淡复微苦利其小便。飞滑石飞滑石1515克克 生薏苡仁生薏苡仁1515克克 杏仁杏仁9 9克克 茯苓皮茯苓皮1818克克 黄柏炭黄柏炭3 3克克 海金沙海金沙1818克克 泽泻泽泻9 9克克 白通草白通草9 9克。克。不能戒咸,不必服药。不能戒咸,不必服药。3 3剂。剂。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76页皮水表实皮水表实 【原文原文】里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汤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汤亦主之。(第十四亦主之。(第十四 25 25)越婢加术汤:见上。越婢加术汤:见上。甘草麻黄汤
22、方:甘草麻黄汤方:甘草二两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內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不汗,再服。慎风寒。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76页原文分析原文分析 里里水水即即皮皮水水,指指条条文文(5 5)所所述述证证候候(一一身面目洪肿,脉沉,小便不利)。身面目洪肿,脉沉,小便不利)。【病机病机】脾失健运,肺气不宣,脾失健运,肺气不宣,水湿停聚化热。水湿停聚化热。【治疗治疗】皮水,表实里热皮水,表实里热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皮水,表实无里热皮水,表实无里热甘草麻黄汤
23、甘草麻黄汤。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76页甘草麻黄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麻黄发汗宣肺利水。发汗宣肺利水。甘草甘草和中补土。和中补土。甘草麻黄汤甘草麻黄汤具有具有上宣上宣肺气,肺气,中助中助脾气,脾气,发汗行水气的作用。发汗行水气的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76页皮水气虚阳郁皮水气虚阳郁 【原文原文】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第十四(第十四 2424)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76页原文分析原文分析皮水为病皮水为病脾虚失运,水气泛溢肌表。脾虚失运,水气泛溢肌表。四四肢肢肿肿,水水气气在在皮皮肤肤中中
24、脾脾失失健健运运,水水溢溢于于四四肢肢皮肤。皮肤。四肢聂聂动者四肢聂聂动者水淫四肢,阳气受阻。水淫四肢,阳气受阻。【病机病机】脾虚水气盛,阳郁不宣。脾虚水气盛,阳郁不宣。【治法治法】通阳化气,表里分消水湿。通阳化气,表里分消水湿。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76页防己茯苓汤方:防己茯苓汤方:防己三两防己三两 黄芪三两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76页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比较比较类别类别 病机病机 症状症状 治法治法 药物药物 防己防己茯苓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气 病脉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