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汉代儒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儒学ppt.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汉代儒学PPT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5页汉武帝汉武帝董仲舒董仲舒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5页 焚书坑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5页焚焚书坑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5页 在陕西临潼县西南,在陕西临潼县西南,史记秦纪史记秦纪始皇三十五年,诸始皇三十五年,诸生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生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5页一一
2、、“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批判批判儒学受到打击(秦)儒学受到打击(秦)秦始皇秦始皇李李 斯斯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5页一一、“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批判批判儒学受到打击(秦)儒学受到打击(秦)(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辣矣。当战国横议之后,然下手太毒辣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势必至此。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相、秦始皇也。积极:维护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积极:维护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消极:是对先秦文化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消极:是对先秦文化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实质:
3、文化专制政策实质:文化专制政策-明明李贽李贽:史纲评要史纲评要卷四卷四后秦纪后秦纪)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5页汉武帝汉武帝董仲舒董仲舒二、罢黜百家二、罢黜百家儒学兴起(西汉)儒学兴起(西汉)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5页董仲舒(前董仲舒(前179179前前104104)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举贤良文学之士,进进“天人三天人三策策”,建议建议“诸不在六艺(礼、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4、勿使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沿袭。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5页 下马陵,古地名,在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下马陵,古地名,在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本西汉董仲舒墓,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本西汉董仲舒墓,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马,故称下马陵;一说董的信徒过此皆下此下马,故称下马陵;一说董的信徒过此皆下马,因以为名。俗称虾蟆陵。马,因以为名。俗称虾蟆陵。-辞海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5页“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今师
5、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知所守。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1、由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有什么样的主张?、由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有什么样的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的主张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的主张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是否有可行性是否有可行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5页汉武帝即位时面
6、临的社会问题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土地兼并,豪强势大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无为无为”为为“有为有为”,那么,汉武,那么,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5页背景背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需要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需要新的统治思想新的统治思想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改造儒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二、罢黜百家二、罢
7、黜百家儒学兴起(西汉)儒学兴起(西汉)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5页 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受受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莫明
8、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材料三材料三材料三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勿使并进。勿使并进。勿使并进。”(1 1
9、1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2 2 2 2)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3 3 3 3)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董仲舒像董仲舒像董仲舒像董仲舒像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5页(1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2 2)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
10、作用。实施仁政实施仁政(3 3)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5页思想主张思想主张1 1、“儒学独尊儒学独尊”2 2、“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3 3、发挥儒家仁政、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思想4 4、“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作用作用思想统一、国家安宁,思想统一、国家安宁,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加强君权,服从统治;加强君权,服从统治;爱护百姓爱护百姓减轻负担,缓和矛盾,减轻负担,缓和矛盾,改善生活改善生活为人处事标准为人处事标准天天=君君忠君
11、忠君君权君权中央中央集权集权统一统一 结论:结论:与时俱进,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既是国与时俱进,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统治者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家的需要,也是统治者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知识点拔知识点拔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5页(3)目的目的:加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封建统治秩序。(4 4)实质实质:借助借助神权神权来强化来强化皇权皇权,以思想上的,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大一统来巩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文化专制。(5 5)影响影响: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代 儒学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