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讲稿.ppt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讲稿.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第一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化学反应化学反应A+B=C+DA+B=C+D中,若中,若A A、B B、C C、D D均为均为化合物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吗?,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吗?2NaOH+CO2=Na2CO3+H2O NaOH+HCl=NaCl+H2O 两种化合物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反应在水溶液中在水溶液中离子离子离子离子第二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NaOH+HCl=NaCl+H2O H+OH+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2
2、+CO32-CaCO3NaNa+、ClCl-为旁观者为旁观者NaNa+、OHOH-为旁观者为旁观者第三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基基 础础 篇篇第四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一)常见物质的溶解性一)常见物质的溶解性第五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 盐的溶解性盐的溶解性碱的溶解性碱的溶解性钾、钠、钡碱、氨水溶;钙碱微溶;其它难溶钾、钠、钡碱、氨水溶;钙碱微溶;其它难溶钾、钠、铵盐均可溶钾、钠、铵盐均可溶硝酸盐入水影无踪硝酸盐入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去三沉水中碳酸盐去三沉水中(钾、钠、铵)(钾、钠、铵)微溶碳酸镁、硫酸钙和银微溶碳酸镁、硫酸钙和银金属氧化物的溶
3、解性金属氧化物的溶解性可溶性、微溶性碱所对应的金属氧化物能和水化合为碱。可溶性、微溶性碱所对应的金属氧化物能和水化合为碱。而难而难溶性碱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则不能。溶性碱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则不能。第六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八大沉淀八大沉淀名称名称 颜色颜色 是否溶于稀是否溶于稀HNOHNO3 3 化学式化学式氢氧化铜氢氧化铜 蓝色蓝色 溶、形成溶、形成蓝色蓝色溶液溶液氢氧化铁氢氧化铁 红褐色红褐色 溶、形成溶、形成黄色黄色溶液溶液氢氧化镁氢氧化镁 白色白色 溶、形成无色溶液溶、形成无色溶液碳酸钙碳酸钙 白色白色 溶、产生气泡形成无色溶液溶、产生气泡形成无色溶液碳酸钡碳酸钡 白色白色 溶、产生气泡形成无
4、色溶液溶、产生气泡形成无色溶液碳酸银碳酸银 白色白色 溶、产生气泡形成无色溶液溶、产生气泡形成无色溶液硫酸钡硫酸钡 白色白色 不溶不溶氯化银氯化银 白色白色 不溶不溶Cu(OH)2Fe(OH)3Mg(OH)2CaCO3BaCO3Ag2CO3BaSO4AgCl第七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第八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使石蕊变红,不能使酚酞变色使石蕊变红,不能使酚酞变色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活泼金属活泼金属活泼金属碱溶液使石碱溶液使石蕊变为蓝、蕊变为蓝、酚酞变红酚酞变红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金金金金
5、属属属属 盐盐盐盐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盐盐第九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八大反应八大反应 1 1、金属、金属+酸酸 盐盐 +氢气氢气 8 8、碱、碱+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盐+水水 3 3、酸、酸+碱碱盐盐 +水水4 4、酸、酸+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盐盐 +水水5 5、酸、酸+盐盐新新盐盐 +新酸新酸6 6、碱、碱+盐盐新新盐盐 +新碱新碱7 7、盐、盐+盐盐新新盐盐 +新新盐盐 2 2、金属、金属+盐盐 新金属新金属+新新盐盐第十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酸酸碱碱盐盐盐盐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复复 分分 解解 反反 应应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属于包括包括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1.
6、1.纯碱溶液和稀硝酸纯碱溶液和稀硝酸 2.2.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3.3.氢氧化镁和稀硫酸氢氧化镁和稀硫酸 4.4.硝酸钾和氯化钠溶液硝酸钾和氯化钠溶液观察实验观察实验1.Na1.Na2 2COCO3 3+2HNO+2HNO3 3=2NaNO=2NaNO3 3+H+H2 2O+COO+CO2 2实验实验1 1、2 2、3 3中中的反应为什么的反应为什么会发生,而实会发生,而实验验4 4中却不发生中却不发生反应?反应?2.AgNO2.AgNO3 3+HCl=AgCl+HNO+HCl=AgCl+HNO3 33.Mg3.Mg(OHOH)2 2+H+H2 2SOSO4 4=MgSO=M
7、gSO4 4+2H+2H2 2O O4.KNO4.KNO3 3+NaCl=+NaCl=不反应不反应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物水、气体或沉淀产物水、气体或沉淀反应物也要管反应物也要管应可溶,勿沉淀应可溶,勿沉淀遇沉淀,要加酸(遇沉淀,要加酸(除除BaSOBaSO4 4、AgClAgCl)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则指出反应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则指出反应的产物,不能则说明理由:的产物,不能则说明理由:NaOH+HNO3=NaCl+KNO3 CaCO3+NaOH 2AgNO3+CuCl2=Mg(OH)2+CuSO4NaNO3+
8、H2O 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2AgCl+Cu(NO3)2 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应应 用用 篇篇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一)判断反应能否发生(一)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 2 2、有下列物质、有下列物质:FeFe、CuOCuO、稀、稀H H2 2 2 2SOSO4 4 4 4、CuSOCuSO4 4 4 4溶液、溶液、K K2 2 2 2COCO3 3 3 3溶液、溶液、Ba(OH)Ba(OH)2 2 2 2溶液溶液。各取少量物质常温下两两混合:各取少量物质常温下两两混合:(1 1)发生的置换反应有)发生的置换反应有 个;个;(2 2)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9、有)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 个;个;(3 3)产生沉淀的反应有)产生沉淀的反应有 个。个。1 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A、Cu(OH)Cu(OH)2 2+MgSO+MgSO4 4 =CuSO=CuSO4 4 +Mg(OH)+Mg(OH)2 2 B B、CaClCaCl2 2 +H+H2 2COCO3 3 =CaCO=CaCO3 3+2HCl+2HCl C C、K K2 2SOSO4 4 +Ba(NO+Ba(NO3 3)2 2=2KNO=2KNO3 3 +BaSO+BaSO4 4 D D、BaClBaCl2 2 +2NaNO+2NaNO3 3
10、=Ba(NO=Ba(NO3 3)2 2+2NaCl+2NaClC C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二)物质共存问题(二)物质共存问题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1 1、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 A、NaOHNaOHNaOHNaOH、NaClNaClNaClNaCl、NaNaNaNa2 2 2 2SOSOSOSO4 4 4 4 B B B B、NaClNaClNaClNaCl、NaNONaNONaNONaNO3 3 3 3、AgNOAgNOAgNOAgNO3 3 C C、NaNa2 2C
11、OCOCOCO3 3、NaClNaClNaClNaCl、NaNaNaNa2 2SOSOSOSO4 4 D D、HClHCl、BaClBaCl2 2 2 2、NaNONaNONaNONaNO3 3 3 32 2 2 2、下列各组离子在、下列各组离子在、下列各组离子在、下列各组离子在pH=1pH=1pH=1pH=1或或或或pH=13pH=13pH=13pH=13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是是是 ()A A A A、CuCuCuCu2+2+2+2+、MgMgMgMg2+2+2+2+、NONONONO3 3-、SOSOSOSO4 4 4
12、42-2-B B B B、NaNaNaNa+、H H H H+、NONO3 3-、SOSO4 4 4 42-2-2-2-C C、NaNa+、K K K K+、COCOCOCO3 32-2-、SOSO4 4 4 42-2-D D、K K+、BaBaBaBa2+2+、ClCl-、NONONONO3 3-D DD D第十九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3 3 3 3、某溶液可能由、某溶液可能由、某溶液可能由、某溶液可能由HNOHNOHNOHNO3 3 3 3、Mg(NOMg(NO3 3 3 3)2 2 2 2、NaClNaClNaClNaCl、K K K K2 2 2 2COCOCOCO3 3 3 3、NaO
13、HNaOH、H H2 2 2 2SOSO4 4 4 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Ba(OH)2 2 2 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溶液,产生沉淀的质溶液,产生沉淀的质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量与加入量与加入量与加入Ba(OH)Ba(OH)Ba(OH)Ba(OH)2 2 2 2溶液的关系如图。溶液的关系如图。溶液的关系如图。溶液的关系如图。(1 1 1 1)该溶液中一定有)该溶液中一定有)该溶液中一定有)该溶液中一定有 ,一定不含有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HNOHNOHNOHNO3 3 3 3、MgMgMgMg(NONO
14、NONO3 3 3 3)2 2 2 2NaOH NaOH NaOH NaOH、K K K K2 2 2 2COCOCOCO3 3 3 3、H H H H2 2 2 2SOSOSOSO4 4 4 4NaClNaClNaClNaCl(2 2 2 2)简述检验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确实存在的)简述检验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确实存在的)简述检验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确实存在的)简述检验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确实存在的 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取样于试管中,加入AgNOAgNOAg
15、NOAgNO3 3 3 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第二十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物水、气体或沉淀产物水、气体或沉淀反应物也要管反应物也要管应可溶,勿沉淀应可溶,勿沉淀遇沉淀,要加酸(遇沉淀,要加酸(除除BaSOBaSO4 4、AgClAgCl)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一)判断反应能否发生(一)判断反应能否发生(二)物质共存问题(二)物质共存问题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 某同学发现,某化工厂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中某同学发现,某化工
16、厂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中各含有各含有K K K K+、H H+、CuCu2+2+2+2+、OHOH-、NONO3 3-中的三种离子(两车间的中的三种离子(两车间的中的三种离子(两车间的中的三种离子(两车间的废水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废水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废水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废水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沉淀后废水变为无色、澄清的中性溶按适当的比例混合,沉淀后废水变为无色、澄清的中性溶按适当的比例混合,沉淀后废水变为无色、澄清的中性溶按适当的比例混合,沉淀后废水变为无色、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分解反应 发生 条件 应用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