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微生物感染与免疫.ppt





《基础微生物感染与免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微生物感染与免疫.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微生物感染与免疫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9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宿主的免疫机制宿主的免疫机制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感染的发生与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9页一、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正常菌群(normalflora)的概念的概念是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是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口腔、鼻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腔道中都寄居着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的微生物微生物。当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机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机体无害
2、无害,有些还对人有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有些还对人有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或正常菌群。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9页:生物拮抗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营养作用 免疫促进免疫促进 抗衰老抗衰老 抑瘤效应抑瘤效应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9页 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机会致病菌(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致病的条件:致病的条件:1.寄居部位的改变寄居部位的改变2.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3.菌群失调,引起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引起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二重感染)
3、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9页二、细菌的致病性二、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能引起机体疾病的性能称为致病性或细菌能引起机体疾病的性能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病原性(pathogenicity)。(质质)致病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致病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即致病性的强度),即致病性的强度。(量量)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LD50(medianlethaldosis)半数感染量半数感染量IL50(medianinfectivedosis)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9页致病菌的致病作用主要与三方面有关:致病菌的致病作用主要与三方面有关:细菌毒力的强弱细菌毒力的强弱 侵入的数量侵入的数量
4、侵入途径(门户)是否合适侵入途径(门户)是否合适 感染部位的环境是否适合细菌的生长,感染部位的环境是否适合细菌的生长,细菌及毒素是否能作用到靶位细菌及毒素是否能作用到靶位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9页 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致致病病菌菌突突破破机机体体的的防防御御功功能能,侵侵入入机机体体并并在体内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毒素(毒素(toxin)细细菌菌合合成成的的对对机机体体组组织织细细胞胞有有损损害害的的毒毒性性物质。物质。细细 菌菌 的的 毒毒 力力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9页 侵袭力包括三种能力:侵袭力包括三种能力:粘附和侵入能力、粘附和
5、侵入能力、繁殖和扩散能力繁殖和扩散能力 抵抗宿主防御能力抵抗宿主防御能力细细菌菌的的侵侵袭袭力力 与侵袭力有关的物质:与侵袭力有关的物质:荚膜、粘附素、侵袭性酶类荚膜、粘附素、侵袭性酶类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9页粘附素粘附素(adhesin)粘附:病原菌粘附于宿主粘膜细胞表面的功能。粘附:病原菌粘附于宿主粘膜细胞表面的功能。粘附素:粘附素:菌毛:菌毛:主要存在于革兰阴性菌,主要存在于革兰阴性菌,(菌毛疫苗对病原菌感染有预防作用。)(菌毛疫苗对病原菌感染有预防作用。)非菌毛粘附物质:非菌毛粘附物质:见于革兰阳性菌,如磷壁酸。见于革兰阳性菌,如磷壁酸。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9页侵袭性胞外酶
6、侵袭性胞外酶侵袭性胞外酶本身并不损伤组织细胞,侵袭性胞外酶本身并不损伤组织细胞,但在细菌感染的过程中有助于病原菌的但在细菌感染的过程中有助于病原菌的 抗吞噬作用及扩散。抗吞噬作用及扩散。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A A群链球菌产生的群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又称扩散因子)。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9页气性气性坏疽病坏疽病由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四川灾区发现四川灾区发现58例气性坏疽病例气性坏疽病 已隔离治疗已隔离治疗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9页毒素(卵磷脂酶)毒素(卵磷脂酶)增加血管通透性,溶血、坏增加血管通
7、透性,溶血、坏死作用,最重要死作用,最重要 毒素毒素组织坏死组织坏死毒素毒素增加胃肠壁通透性增加胃肠壁通透性增加胃肠壁通透性增加胃肠壁通透性 毒素毒素坏死坏死坏死坏死 毒素(胶原酶)毒素(胶原酶)分解胶原纤维、组织崩解分解胶原纤维、组织崩解分解胶原纤维、组织崩解分解胶原纤维、组织崩解 毒素(透明质酸酶)毒素(透明质酸酶)毒素(透明质酸酶)毒素(透明质酸酶)有利细菌及毒素扩散有利细菌及毒素扩散有利细菌及毒素扩散有利细菌及毒素扩散毒素(毒素(DNA酶)酶)酶)酶)降低粘稠度,有利扩散降低粘稠度,有利扩散降低粘稠度,有利扩散降低粘稠度,有利扩散毒素毒素溶血毒素、细胞毒素溶血毒素、细胞毒素 毒素毒素毒
8、素毒素蛋白酶蛋白酶肠毒素肠毒素肠毒素肠毒素增加肠黏膜细胞通透性增加肠黏膜细胞通透性增加肠黏膜细胞通透性增加肠黏膜细胞通透性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及侵袭性酶类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及侵袭性酶类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9页毒素毒素(toxin)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多数多数G+菌和少数菌和少数G-菌在菌在生长繁殖过程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中释放到菌体外的到菌体外的蛋白质蛋白质。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G-菌细胞壁的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脂多糖,菌体死亡菌体死亡崩解时游离出崩解时游离出来。来。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9页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种类外毒素内毒
9、素来源来源G+菌及部分G-菌G-菌存在部位存在部位活活菌菌分分泌泌或或细细菌菌溶溶解解后后释释放放细细胞胞壁壁成成分分、细细菌菌裂裂解解后后释释出出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蛋白质蛋白质脂多糖脂多糖稳定性稳定性差、60-80 3060-80 30分钟破坏分钟破坏好、160 2-4160 2-4小时破坏小时破坏毒性作用毒性作用强强、对对机机体体组组织织器器官官有有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较弱弱、无无选选择择性性。各各种种内内毒毒素作用大致相同。素作用大致相同。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强,能能刺刺激激机机体体形形成成抗抗毒毒素素,经经甲甲醛醛脱脱毒毒后后能能形形成成类毒素类毒素弱,不不能能
10、用用甲甲醛醛处处理理成成类类毒毒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9页A A:活性亚单位:活性亚单位B B:结合亚单位:结合亚单位 外外 毒毒 素素分子结构:分子结构:A-BA-B模式模式制备 类毒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9页外毒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举例外毒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举例类型细菌外毒素引起疾病作用机制神经毒素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 破伤风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肉毒梭菌肉毒毒素 肉毒中毒抑制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细胞毒素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毒素 白喉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与真皮脱离A群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猩红热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肠毒素霍乱弧菌肠毒素
11、霍乱刺激肠粘膜细胞分泌增加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9页内毒素生物学作用内毒素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Shwartzman现象现象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9页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发热反应:IL-1内毒素内毒素IL-6外源性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TNF-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9页 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进入血循环中时,中性粒细胞内毒素进入血循环中时,中性粒细胞先急剧减少,先急剧减少,12小
12、时后增多。小时后增多。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9页Shwartzman 现象现象两次静脉两次静脉 内毒素注射内毒素注射内毒素注射内毒素注射 局部皮肤出血坏死全身广泛出血坏死,死亡局部皮肤出血坏死全身广泛出血坏死,死亡局部局部Shwartsman现象现象全身全身Shwartsman现象现象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9页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小剂量内毒素有小剂量内毒素有免疫调节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9页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种
13、类种类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来源来源GG+菌菌及部分及部分GG-菌菌GG-菌菌存在部位存在部位活活菌菌分分泌泌或或细细菌菌溶溶解解后后释释放放细细胞胞壁壁成成分分、细细菌菌裂裂解解后后释释出出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蛋白质蛋白质脂多糖脂多糖稳定性稳定性差、60-8060-80 30 30分钟破坏分钟破坏好、160160 2-4 2-4小时破坏小时破坏毒性作用毒性作用强强、对对机机体体组组织织器器官官有有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较弱弱、各各种种内内毒毒素素作作用用大大致致相相同同,引引起起休休克克,发发热热,DICDIC等等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强,能能刺刺激激机机体体形形成成抗抗
14、毒毒素素,经经甲甲醛醛脱脱毒毒后后能能形形成成类毒素类毒素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但但无无中中和和作作用用,甲甲醛醛处处理理后后不能形成类毒素不能形成类毒素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9页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以维持机体生理稳定的防御功能。以维持机体生理稳定的防御功能。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三、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三、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9页大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 屏障结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皮肤与粘膜皮肤与粘膜胎盘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微生物 感染 免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