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ppt
《第六章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ppt(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87页第一节 动物肝脏中的毒素第二节 海洋鱼类中的毒素第三节 河豚毒素第四节 贝类毒素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87页第一节 动物肝脏中的毒素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87页牛、羊、猪等动物肝脏为动物重要的代谢废物和外源毒物的处理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和叶酸。含有胆固醇、胆酸。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87页一、胆酸胆酸胆酸(CA),全称3,7,12三羟基5胆烷酸,分子式C24H40O5,分子量408.6,熔点198。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87页胆酸胆酸主要存在于牛、羊、猪的胆汁中,占胆汁酸量的90。胆汁酸盐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肠内油脂乳化,提高脂酶的
2、催化效率。胆酸胆酸有很强的溶血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87页胆酸是人工牛黄的主要成分。食草类动物牛、羊的胆汁中,胆酸含量比吃杂食的猪多。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87页熊、牛、羊、山羊和兔等动物肝中主要的毒素是胆酸(Bile acids)。动物食品中的胆酸是胆酸、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和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的混合物。牛磺胆酸的毒性最强,脱氧胆酸次之。动物肝中的胆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我国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将熊肝用作镇定剂和镇痛剂。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87页在世界各地普遍用作食物的猪肝并不含足够数量的胆酸,因而不会产生毒作用。但是当大量摄入动物
3、肝,特别是处理不当时,可能会引起中毒症状。除此之外、许多动物研究发现,胆酸的代谢物脱氧胆酸对人类的肠道上皮细胞癌如结肠癌、直肠癌有促进作用。人类肠道内的微生物菌丛可将胆酸代谢为脱氧胆酸。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87页二、维生素A维生素A(视黄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和脂肪中,尤其是鱼类的肝脏中含量最多。维生素A对动物上皮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87页维生素A也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人类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夜盲症及鼻、喉和眼等上皮组织的疾病,婴幼儿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另一种形式,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现在学习
4、的是第11页,共87页动物肝中维生素A含量动物含量/IU(100g鲜重)1北极熊1,800,000海豹1,300,000羊、牛4,00045,000黄油2,4004,000鲨鱼1,000,000比目鱼10,000,000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87页 维生素A虽然是机体内所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但当人摄入量超过25百万IU(国际单位)时,就可引起中毒。(IU是衡量维生素生物活性的标准单位,1IU相当于0.3 g的纯的结晶维生A)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87页维生素A在人体血液中的正常水平为515IU/L。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会引起视力模糊、失明和损害肝脏。还出现关节痛、薏症、唇干、唇出血等症状,甚
5、至也有死亡的病例。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87页超量摄入任何食物都可引起毒性反应。维生素A并不因为它的超量消费可引起毒性反应而被划为有毒物质。普遍认为,人每天摄入100mg(约3000IU/kg体重)维生素A可引起慢性中毒。头痛、皮肤潮红、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继之可有脱皮现象,一般可自愈。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87页2004-12-31,家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的张某夫妇和孩子及朋友一起食用了狗肝,310小时后,陆续出现了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两日后,人均出现脸部脱皮现象。正常情况下,人如果一次性摄入7080克狗肝就会出现中毒中毒现象,大量进食猪肝同样也会引起中毒中毒。现在学
6、习的是第16页,共87页肝中毒治疗1.中毒早期给予催吐、洗胃。2.静脉输液,给予大量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87页对症治疗:1.头痛、烦躁等症状,给予镇静剂治疗。2.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给予解痉止痛药物治疗。3.有结膜下出血,给予止血剂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87页中药治疗:给予双花、连翘、黄连、黄芩、栀子、赤芍、生地、玄参、知母、丹皮等中药水煎服。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87页第二节 海洋鱼类的毒素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8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87页一 鲭鱼中毒二 雪卡鱼中毒三 鱼卵和鱼胆中毒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87页一 鲭鱼中毒现在学习的
7、是第23页,共87页鲭鱼鲭鱼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但每一种的背部都有黑色的条纹,为主要的食用鱼之一。具有群栖性,身体十分苗条,呈流线型,游泳能力极强。鲭鱼亚目的鱼类:青花鱼、金枪鱼、蓝鱼和飞鱼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87页 在非冰冻下贮存而导致鱼类的细菌性分解是食用海洋鱼类中毒的主要原因。鱼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比其他动物组织更易腐败,故对微生物的侵入也很敏感。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87页海洋鱼类腐败变质后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组胺(Histamine),该物质为强生物活性物质,摄入后使机体发生中毒,是食品中较为重要的不安全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8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87页中毒症状
8、:人体对组胺的过敏反应组胺对人胃肠道和支气管的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从而导致人呼吸紧促、疼痛、恶心、呕吐和腹泻,并伴有头痛、刺痛等。中毒症状可在摄入污染鱼类之后2h出现,病程通常持续16h,一般没有后遗症,死亡也很少发生。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87页n细菌(特别是摩氏变形菌)作用于鱼类所引起,由于新捕获鱼冷藏不当所致。我国和日本食品中组胺的最大允许含量为100mg/100g。一般引起人体中毒的组胺摄入量为1.5mg/kg体重。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87页治疗:1.静脉给予甲氰咪胍或其他抗组胺药物可有助于缓解症状。2.输液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醛酸、速尿、甘露醇等保护肝脏、分解毒物、加速毒物排泄。
9、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87页青花色、金枪鱼、沙丁鱼等鱼类在37度放置96h可产生1.53.2mg/g的组胺,在同样的情况下鲈鱼可产生0.2mg/g的组胺。鲤鱼、鲫鱼和鳝鱼等淡水鱼类产生的组胺更少,仅为1.21.6mg/kg。故淡水鱼类与组胺中毒关系不大。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87页2005年4月6日,吉林白城市通榆县第十一中学的高中学生在学校食堂吃过午饭后,陆续有17名同学出现心率过速、头晕、恶心等症状。经通榆县卫生部门鉴定,是该校食堂所做的鲭鱼导致这17名同学中毒。发现食堂两个窗口中午做的鲭鱼内含有“高组胺”,正是它使学生出现了中毒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87页二 雪卡鱼(西加鱼)
10、中毒雪卡鱼中毒泛指食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珊瑚礁周围的鱼类而引起的食鱼中毒(Ichthyosarcotoxism)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87页雪卡中毒广泛存在于热带地区,是许多年来一直困扰生活在南太平洋岛屿居民的一个严重问题,而且也是人类从海洋生物中发掘新的蛋白质资源的主要障碍。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87页雪卡鱼(ciguatera)词来自名词cigua,cigua原是指生长在加勒比海的一种卷贝品种,现在是指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珊瑚礁附近因食用有毒藻类而被毒化的鱼类的总称。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87页有超过400多种的鱼被认为是雪卡鱼,实际含毒的有数十种,其中包括几种常见的海洋鱼类如
11、梭鱼、黑鲈鱼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87页毒性作用模式主要影响人类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雪卡中毒的症状与有机磷中毒有些相似:开始感到唇、舌和喉的剧痛,接着在这些地方出现麻木;恶心和呕吐,接着是口干、腹痉挛、腹泻、头痛、虚脱、寒颤、发热和广泛肌肉痛等症状,口腔有食金属味,接触冷水犹如触电般刺痛,中毒持续恶化直到患者不能行走。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87页症状可持续几小时到几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在症状出现的几天后,有死亡现象发生。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87页毒性原理有几种不同来源的毒素造成,包括雪卡毒素(Ciguatoxin)、刺尾鱼毒素(Maitotoxin)和鹦嘴鱼毒素(Scaritoxi
12、n)。毒性比河豚毒素强20倍。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87页雪卡毒素来源 大多数雪卡毒性鱼聚居在海底,以珊瑚礁上的各种海洋藻类为食。几种海洋微生物是雪卡毒素的来源,其中包括蓝绿海藻(岗比亚藻)、裸甲藻和海洋细菌。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87页雪卡鱼对这些有毒藻类无任何致病反应,但同一种群中体形较大者通常毒性更强,说明雪卡毒素在鱼体中有累积效应。雪卡毒素在人体中也有富集效应,并导致累积性中毒。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87页验证雪卡毒性鱼的方法小鼠和海虾的生物分析法、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不是所有的雪卡毒素都有同样的免疫反应,而单一毒素的免疫分析法又不能代表所有雪卡毒性鱼的检测。现在学习的是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章动 物类 食品 中的 天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