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突破经验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寻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突破经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突破经验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寻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突破经验总结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工程来抓,确立了瞄准国际市场抓调整,立足农民增收建协会,围绕主导产业搞加工、建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机制,制定政策,积极引导,有力推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2021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亿美元,增长;农民产业化经营收入达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围绕思路抓调整,在优化布局和园区建设上求突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围绕市情调整思路。我市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突破口,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特
2、色园区。一是突出“外向型农业”发展思路。市人多地少,水资源比较贫乏,三分之二的土地属丘陵地区,土地产出率较低,农业基础比较脆弱。但我市地处沿海,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纵横交错;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较多,农民商品意识浓厚;自然资源丰富,大白菜、马铃薯、大椒等农副产品驰名中外;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市委、市政府立足优势抓调整,摆脱传统农业工作方法,跳出农业抓农业,本着立足资源、发挥优势、面向市场、加快发展的原则,通过抓园区、办协会、扶龙头、建基地、促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二是突出“三区一带”发展格局。拥有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品种,形成
3、相对稳定的生产基地,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赢得外向型农业发展主动权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我市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壮大花木、蔬菜、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三区一带”的农业发展格局。在营海、铺集、里岔等西南部丘陵地区建设畜牧养殖区,积极发展奶牛、肉牛、奶山羊、商品瘦肉猪等养殖业,建成了新雅、开开加、丰益园等畜牧养殖出口创汇基地。围绕城区5个办事处和胶西、杜村、胶北等中部镇,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种植基地,建设了蔬菜出口基地20万亩,花生出口基地1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2万余亩。在马店、胶莱、李哥庄、胶东等东北部地区发展创汇农业加工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以胶东镇大椒城
4、为中心的辣椒加工区、以胶莱镇为中心的花生加工区、以大洋、福生等企业为代表的蔬菜、水产出口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我市临海优势,积极建设沿湾水产养殖带,开发滩涂和淡水水面,为我市的水产出口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三是突出农业园区建设。自2000年以来,我市坚持“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利益直挂、企业运作”的发展措施,采取市办重点园、镇办特色园、依托大企业办园、引进外资办园、民营大户办园等多种形式,在全市建设了一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嫁接、财政扶持等形式,为我市农业的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今年我市重点在提高规模和档次上下功夫,进一步巩固李哥庄大沽河
5、农科园、北关鑫昌花卉苗木园、营海畜牧养殖示范园3个青岛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建设成果,突出抓好杜村(韩国)花卉大世界、里岔东山花卉基地和马店罗瑞花卉园三处花卉基地建设和营海镇宝荣水产科技示范园高密度大棚养虾基地和杂色蛤育繁基地建设,同时规范和提升胶西、胶莱两处重点万亩蔬菜园区和胶北、铺集两处重点果品园区建设质量。全市新建和完善农业园区处,新建扩建万亩,总面积达到万亩,上半年全市农业园区完成建设投资亿元,实现经济效益亿元。二、围绕市场竞争抓质量,在“三品”工程上求突破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要有竞争力,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我市从品种、品质、品牌抓起,注重培育特色优质农产品,以质量促竞争,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
6、竞争力。一是抓品种引进。我市通过多渠道引进优良品种,2021年通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科研单位引进蔬菜、果品、粮油名优新品种68个。建设了蔬菜育苗基地、苗木基地、大椒良种繁供基地、土豆繁育基地等7大良种繁育基地,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到100%,专用率达到40%以上。二是抓品质提高。重点是围绕我市作为农业部确定的第一批全国百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示范基地县和50个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县建设,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2021年至2021年,我市按照国际市场标准,共制定发布了36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其中:种植业29项,畜牧饲养4项,水产2项,林业1项。同时积极搞标准化示范点建设,确定了9个示范基
7、地、4个示范镇、68个示范村、3个示范加工企业四个示范层面,实行专家包基地、包项目、包示范点制度。建立了全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和重点农贸市场快速监测点,提高了全市上下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和水平。全市无公害种植基地总数达到61个,规划总面积达到51.89万亩。组织胶西、胶莱、胶东、洋河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15处,申报洋河地瓜、花生,胶西、胶莱马铃薯、大葱及大白菜等农产品认证21个。三抓品牌培育。我们围绕国际市场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提高各级品牌意识,重点培育了大白菜、羊角辣椒、北梁蜜桃、湾杂色蛤等特色产品,扩大品牌效应。去年我市对“大白菜”进行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培育开发,在胶东镇建立了大白菜保种繁种选
8、种圃,在原产地南三里河安排了封闭式高标准大白菜生产示范基地30亩,并成立了“大白菜”协会,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产地证明商标注册,实施原产地保护。这些工作将极大提高大白菜的产业化开发力度,并有望使“大白菜”品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产品弛名品牌。三、围绕提高组织化程度,在新型合作组织建设上求突破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紧密结合,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有力举措。近年来,我市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普及”的原则,重点发展了五种类型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一是依托技术骨干,大力发展技术推广型经合组织。我市以农村具有种植、养殖专业技术的能人为带头人,发
9、挥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作用,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组成经济联合体。洋河奶农协会,会长葛玉钦原为洋河镇畜牧兽医站站长,高级兽医师,他凭借畜牧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1997年成立了洋河镇奶农协会,并带动一大批致富能手、专业大户纷纷加入协会,通过科技推广,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洋河镇由1997年的17头奶牛,发展到现在的1800头,每年增加收入300多万元,奶业总收入1400多万元,实现了农业由二元种植向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56%。二是依托“两委”组织,大力发展基层组织牵头型经合组织。我市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协会,上联龙头企业
10、,下联农户,引导农民发展主导产业,而村“两委”以协会名义收取管理费和检测费,实现了单一产业村庄农民致富、农业税费取消后村集体增收双“破题”。张应镇臧家庄村“两委”,成立了蔬菜协会,规划实施万亩出口标准蔬菜基地,并引进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亚是加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基地“龙头”企业,实施订单种植,农户亩均收入达3000元,高出传统种植1倍以上。村集体以协会名义从中收取管理和检测费用,2021年实现村集体收入20万元。三是依托营销大户,大力发展大户带动型经合组织。我市充分发挥农村营销大户和经济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牵头建立经济协会,把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达到生产虽然分散,但销售联合的目的,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寻求 农业 产业化 经营 突破 经验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