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ppt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7页一、概述 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发达国家的第一位死因。在我国,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和脑血管病都是城市人口的前三位死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7页在我国城市人口中(2005年卫生部统计结果)致死亡率 占全部死亡率 恶性肿瘤 126/10万 22.9%脑血管病 116.6/10万 21.2%心脏病 98.2/10万 17.9%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7页 1979年WHO提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典型的持续的胸痛史;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和Q波出现;心肌酶学的改变。并认为以上三项中的二
2、项阳性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损伤是指伴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内膜下心肌梗死,穿透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坏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最近,有人把由于冠状动脉所致的心肌损伤统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7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理:斑块破裂和冠脉血栓导致冠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临床典型胸痛史者,根据心电图:1.ST段抬高的AMI。2.ST段不抬高的AMI。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cTn正常上限不稳定心绞痛cTn正常上限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7页l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包括:一、传统的心肌酶谱l(一)天门冬氨酸转氨酶l(
3、二)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l(三)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二、心肌损伤的蛋白标志物 (一)肌红蛋白(Mb)(二)心肌肌钙蛋白(cTn)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7页(一)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内含量丰富。临床意义:AST在AMI发生后612h升高,2448h达峰值,持续5d或1周,随后降低。AST诊断AMI敏感性较低,特异性较差,当今学术界已不主张AST用于AMI的诊断。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7页l(二)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 LD是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极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
4、肌、肺、脾脏、脑、红细胞、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胞浆和线粒体中。LD由M型和H型亚单位构成5种同工酶:即LD1(H4)、LD2(H3M1)、LD3(H2M2)、LD4(HM3)、LD5(M5)。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7页LD在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是:心、肾以LD1为主,LD2次之;肺以LD3、LD4为主;骨骼肌以LD5为主;肝以LD5为主,LD4次之。血清中LD含量的顺序是LD2LD1LD3LD4LD5。临床意义:通常在AMI后6小时LD1开始出现升高。LD5增高提示病人心衰伴有肝脏淤血或肝功能衰竭。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7页(三)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是由M和B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肌 损伤 生化 标志 临床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