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案设计-古代汉语出师表教案.docx
《出师表教案设计-古代汉语出师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教案设计-古代汉语出师表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出师表教案设计|古代汉语出师表教案 1背诵全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他作为政治家在治国方面的方针以及作为长辈对下一件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 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4了解“表”的一般知识以及“以”的用法。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家喻户晓。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敬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2、二、题解 1: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3出师伐魏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
3、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做准备。主要措施有:(1)与吴国通好;(2)加强内政建设;(3)平定南方叛乱。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通过媒体资源让学生听本文的范读视频材料。 2学生如有的字词句,先画出来然后和同桌交流。 3老师提出重点字词的读音,要求学生作答。 四、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 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侍卫之臣不懈
4、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 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开张圣听” 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对陛下进行了怎样的规劝?“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小结: 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第二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严明赏罚; 如何具体执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提出怎样的劝诫?“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宫中、府中 5小结: 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第三、四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5、 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亲贤的好处是?“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概括第3段的内容?述说文臣的安排举荐贤才,着眼于思想品质。 为何举荐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具体如何举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好处?“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概括第4段的内容?述说武将的安排举荐武将,赞其德才兼备。 5小结: 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第五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本段的中心句?第1句 “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第1句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师表 教案设计 古代汉语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