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一、单选题(共18题)1.以197g六氨合氯化镁为原料,经酸化、碳化、热解、过滤、干燥制得932g碱式碳酸镁产品,同时获取副产物CO2 26.88L(标准状况)。原理如下(假定每步反应都没有损耗;x、y、z的最简整数比为x:y:z)。酸化反应:;碳化反应:;热解反应:(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Bx=z=2Cy=1D副产物NH4C1可用作化肥,也可用热分解法制备氨气2.氯化镁晶体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可溶于饱和溶液B.气体能使无水变蓝色C.溶液和溶液常温下均能与Cu反应D.在固体的浊液中加入KI溶
2、液可产生黄色沉淀3.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5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pH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监测溶液中pH和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在常温下进行的B.实线表示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C.50s时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D.150s后溶液浊度下降是因为生成的沉降4.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B.3:1C.2:1D.1:25.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3、(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6.以白云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水溶液呈酸性B.白云石“轻烧”时的主要化学反应:C.加入氨水的目的是使转化为D.和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7.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
4、确的是( )A.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可能是氧化物B.A、B、C中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碱C.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溶液为盐酸D.A、B、C中有一种金属且为A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的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会逐渐褪色;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与液溴反应B.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C.产生
5、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的D.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9.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下图是一些矿产资源的利用流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热法也可以用来生成金属铝 B.黄铜矿中至少含有 Cu、Fe、S 三种元素 C.粗硅与氯气反应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容易提纯的D.上述每种产品的生成过程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0.用相同的铝片、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分别进行如表实验: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1)铝片与足量盐酸反应铝片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2)铝片与足量硫酸反应铝片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反应缓慢,铝片表面有少量
6、气泡产生(3)铝片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片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对上述实验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1)、(2)、(3)中参与的反应可得出既有碱性氧化物的某些性质,又有酸性氧化物的某些性质B.对比(1)、(2)、(3)中气体产生现象和酸、碱的挥发性可得出:实验(3)最适宜于实验室制备C.对比实验(1)、(2)中后来产生气泡的现象,可得出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越多D.对比实验(1)、(2)中后来产生气泡的现象,可得出:对Al与的反应可能有抑制作用11.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盐酸后,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充分加热,直至质量不
7、再变化,称量仍为。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 )A30B50C70D9012.以下为探究铝片(未打磨)与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加热前,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加热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B.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为C.对比、,说明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D.加热和逸出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13.无机阻燃剂是把具有本质阻燃性的无机元素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添加到被阻燃的基材中。Al(OH)3是目前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无机阻燃剂,下列关于其阻燃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l(OH)3受热分解为Al2O3和H
8、2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燃烧温度,阻止燃烧B.Al(OH)3受热分解放出的水蒸气稀释空气中O2,使O2浓度减小,阻止燃烧C.Al(OH)3受热分解生成的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起隔离作用,阻止燃烧D.Al(OH)3为还原性的氢气化物,消耗空气中的O2,降低O2浓度,阻止燃烧14.向x mL2.0mol/L的盐酸中投入a g镁铝合金,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y mL1.0mol/L的NaOH 溶液沉淀达到最大值,且质量为(a+1.7)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取值范围为B.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C.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产生H2的体积在常温常压下大于1.12LD.x=
9、2y15.生产上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某矿物(含、MgO),过滤后得到的滤液用溶液处理,测得溶液pH和生成的量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B.b点与c点溶液所含微粒种类相同C.a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D.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16.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 场合使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制铝合金制电线制炊具制银色漆颜料用明矾净水明矾和小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制易拉罐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药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B.C.D.17.0.1镁粉分别在足量的、中燃烧,生成的固体的质量依
10、次为、,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A.铝和硫直接化合能得到,则铁和硫直接化合也能得到B.与盐酸反应可生成,则与氢碘酸反应也可生成C.将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则将溶液加热蒸干、灼烧也能得D.Al与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也能发生铝热反应二、填空题(共1题)19.要求回答问题: .(1) 含0.3 mol的溶液中所含的的物质的量是_ mol。 (2)由和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5倍。则该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为_。 (3)Al粉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4)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_。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