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教育惩戒的是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docx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教育惩戒的是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教育惩戒的是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教育惩戒的是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该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有些人认为,罚不惩,谓之纵恶,就算学校不惩戒,学生到社会上也会受到惩戒。学校“教育惩戒”非常必要,为之叫好。而另一些人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错误人皆有之,犯了错误的人只要不坚持错误,悔悟并设法改正错误,就可以了。学校“教育惩戒”的实行不是很妥帖。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
2、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学校“教育惩戒”的看法和思考。材料共三段,首段引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点明学校“教育惩戒”的内容。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是两种对立的观点:赞同学校实行“教育惩戒”和反对学校实行“教育惩戒”。我们写作的时候可以选择这两种观点中的一种来写,也可以选择自己对于学校“教育惩戒”的其他看法来写。参考立意:为学校“教育惩戒”的实施叫好;学校“教育惩戒”须谨慎;惩而有度,戒而有效,才是学校“教育惩戒”应该追求的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心话题是学校“教育惩戒”,如果仅探讨了“惩戒
3、”的必要与否这个问题,就是偏离题意了。范文示例1:举惩戒之尺,开育人之花黄媛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一个人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中,教师所给予的感化和引导,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正因如此,教育部近日出台的有关教育惩戒的规则,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或许有人会认为“教育惩戒”并不可取,会破坏孩子的自尊心,会被权力滥用。但是在我看来,惩戒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剂良药,或许苦口,但是利于病情,宜于学生成长。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便是一位严厉且不苟言笑的老师。鲁迅先生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描述:“在他的三味书屋里,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实行教育惩戒,并不是
4、为了让学生害怕老师或者拉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而是为了树立一种规矩意识,采取一种惩罚的措施来激励学生自觉约束自己,自觉远离违规的红线。就像寿镜吾先生的惩罚措施“都不常用”那样,教育惩戒的目的并不在“惩”,而是在“戒”。如同所有的处罚规则一样,最终人们希望达到的目的从来都不是惩罚他人,而是让所有人都自觉遵守规则。当今世界快速发展,学生能接触到的新鲜信息也越来越多,在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的浸润下,如果单纯靠学生守则或者校纪校规,已经不能约束个别学生,那么还有什么可以让在“对”与“错”的十字路口徘徊的青少年吹散迷雾、明确方向、敲响警钟呢?我认为教育惩戒十分必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老师手中的
5、一条戒尺可以让学生在心中快速且清晰地树立起规矩意识,相比苦口婆心的劝说,它用更加刻骨铭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对”与“错”的理解,将学生拉回正轨,为学生塑造更美好的人格。就其本质而言,教育惩戒并不是将体罚学生的权力给了老师,而是将警戒学生的权力给了知识和规则。惩戒不等同于体罚,而是在必要情况下的不得已为之,如果温和的感化已经可以解决问题,那自然不必动用戒尺,但是如果需要更强有力的手段,那么惩戒无疑是防止学生在错误中得寸进尺的最好选择。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是老师的义务。”何为好的教育?并不是只有如沐春风般的感化才是好的教育。真正科学的育人之道应当是温和但又不失尖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