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1 页 共 28 页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非农业建设废弃地(含城镇建设和村镇建设以及工矿建设用地)和农业建设废弃地(含农田建设、水利疏泼和产业调整用地)。如:废弃砖瓦窑址、废弃工厂、矿山、废弃水利设施、废弃居住区等。2.复垦工程标准:2.1 根据废弃场地类型、特点、数量和破坏状况,以及区域所处位置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复垦利用类型及复垦方法。必要时,通过可行性研究确定。2.2 编制复垦工程规划及复垦工程设计书。2.3 各类型土地复垦2.3.1非农业建设废弃土地复垦
2、2.3.1.1 城镇建设废弃土地复垦工程施工前,应将所占耕地至少 o.2 米的表土层取下收集和贮存,一般堆高不超地 2 米,并有防止贮存期间流失的措施。工程中剩余的土方,应集中定点保存。充分利用不含有害成分的废弃物作为充填物,以剩余土方覆盖后恢复为农田。2.3.1.2 村镇建设废弃土地复垦拆除旧宅基地上残余房屋设施,并挖除地基部分设施。覆盖土层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2 页 共 28 页0.5 米以上。平整土地,自然沉实后,复垦为农田。废砖瓦场地(坯厂和窑基)宜采用高地取平后填补洼地,或利用边角废弃土坡回填。取土过深的场地,在水源条件具备时
3、,宜采取挖深填浅的措施,深部可用作养殖水面,浅部用作农田或水田。2.3.1.3 工厂矿山建设废弃土地复垦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2.3.2农业建设废弃土地复垦标准:2.3.2.1 农田建设废弃土地复垦平整土地,尽量利用周围荒山荒坡作为土源,填平废弃沟垫,也可改造旱田为水田或良田。平整土地时,保护表土,应将表土和生土分别堆放,并防止流失;恢复为耕地、林地、牧业地时,表土覆盖于地表。有排水设施,防洪标准满足当地要求。2.3.2.2 水利疏泼废弃土地复垦充分利用挖出的大量土方,回填平整废弃低洼地、河渠、故道等。平整后,顶部覆以表土。废弃水利设施也可根据当地条件,用于公共文化、娱乐、体育等设施建筑
4、。其地基设计、施工、按照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有关建筑部分执行。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3 页 共 28 页2.3.2.3 产业调整废弃土地复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被占用农田的表土要妥善收集和保存,并用于整治后地表覆盖。清除废弃设施,填平补齐地面,依据当地条件,用于农、林、牧业。开挖、加深鱼塘(池)的取土,用来覆盖地表,具体标准见采挖废弃土地的复垦技术标准。2.3.3各类用途土地的复垦工程标准:2.3.3.1 用于农、林、牧业:原土层结构未被破坏的,不需重新覆土,土层容重保持约 1.3 克/立方厘米。其他条款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
5、相应部分。2.3.3.2 用于建筑对原有建筑及配套设施,在布局合理,地基参数(地基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指标)合理情况下尽量再利用。其他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相应部分。2.3.3.3 其他技术标准依据具体情况另行制定。其他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相应部分。第二篇:一、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4 页 共 28 页总则1、制定依据:为了加强土地复垦管理,促进土地整治与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依据土地复垦规定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3、土地复垦技术质量控制原则:3
6、.1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复垦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符合城市规划。强调服从国家长远利益,宏观利益。3.2 依据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自然条件与土地类型,选择复垦土地的用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建设则建设。条件允许的地方,应优先复垦为耕地或农用地。3.3 复垦后地形地貌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3.4 保护土壤、水源和环境质量,保护文化古迹,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次生污染。3.5 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4、名词、术语:4.1 土地破坏。由于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导致土地的挖损、塌陷、压占等称之为土地破坏。4.2 土地复
7、垦。指对被破坏的土地,通过采取综合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5 页 共 28 页4.3 土地复垦率。已复垦的土地面积与被破坏土地的面积之比。即,l(%)=y/p100%式中:l土地复垦率(以百分率表示);y已复垦土地面积(公顷);p被破坏土地面积(公顷)。5、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5.1 检验的时机:复垦为农用地(含林、牧、渔等)的土地复垦,一般由复垦工程和初步生态恢复二部分构成。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分为二个阶段进行。5.1.1 第一阶段检验:在复垦工程完成后,即可申请第一阶段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5.1.
8、2 第二阶段检验:初步恢复生态后,进行第二阶段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一般情况下,在复垦工程完成后第三年进行。复垦后用于渔业等养殖业时,须在第三养殖年进行第二阶段检验。5.2 检验方法:对复垦后土地质量的检验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即随机抽取一定量待检验的已复垦土地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独立样本进行检验,样本量一般为 510%。5.3 检验内容5.3.1 第一阶段检验内容: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6 页 共 28 页提交文件:土地复垦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复垦设计文件;土地复垦施工文件;复垦区当地自然背景资料。现场测试:用于农业测试项目。宏观布局,覆土面
9、积,覆土厚度,地面坡度,平整度,覆土层土壤容重,土壤 ph,含盐总量,排灌设施,防洪设施。用于牧业测试项目。覆土面积,覆土厚度,道路布局,饮水点等配套设施。用于林业测试项目。覆土面积,覆土厚度,地面坡度,排水设施。用于渔业测试项目。水源,水质,塘(池)修筑质量,塘面积,塘水深,排水防洪设施。用于建筑测试项目。地面坡度,平整度,建筑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区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其他用途测试指标依具本情况而定。5.3.2 第二阶段检验内容:提交文件:(农、林、牧业)土壤培肥措施;种植概要。现场测试: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7 页 共 28
10、 页农业测试项目。作物长势,土壤有机质,ph 值,作物、果实等可食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单位产量。林业测试项目。生长势,种植密度,成活率,生长量,郁闭度。牧业测试项目。生长势,覆盖度,产草量。渔业测试项目。单位产量,水中及鱼肉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依据所在地区充填废弃物及土源等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和状况,可选择测定有关特征污染成分)。建筑测试项目。地基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指标。5.4 检验结果的评估:5.4.1 复垦土地用于农、林、牧业时检验结果的评估内容:提交文件是否齐全;现场测试指标是否符合各类场地具体要求,除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环境标准外,其他土壤相当于当地一般水平。5.4.2 复垦土地用
11、于建筑时检验结果的评估内容:提交文件是否齐全:包括建筑地基设计文件,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记录,其他必要的资料等。现场测试指标是否符合各类场地 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02-83)中有关标准与指标。5.4.3 复垦土地用于渔业时检验结果的评估内容:提交文件是否齐全:包括用于渔业(含养殖)的设计资料,施工验收文件等。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8 页 共 28 页现场测试指标是否符合渔业水质及有关质量标准。6、标准的实施:6.1 本标准发布后,各类土地复垦必须按此标准规定施行。6.2本标准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6.3
12、 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处理标准实施中出现的技术问题。6.4 土地复垦条件较好的地区,或本标准所列项目及其标准值不完全适应当地特点时,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补充实施本标准。6.5 本标准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7、各项目测试方法:7.1 农、林、牧业指标的测试方法:测试项目和方法,依据不同地区采用相应的方法,见表 1。7.2 渔业测试指标的测试方法: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07-89)中所列的部分项目和相应的方法执行,见表 2。7.3 用于建筑测试指标的测试方法:地基承载力。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第五章、第六章及附录四(地基土载荷试验要点)、附录五土(
13、岩)承载力标准值、附录六(标准贯入和轻便触探试验要点)中所列方法进行。变形指标。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变形计算和附录一(沉降观测要点)中所列方法进行。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9 页 共 28 页稳定性指标。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稳定性计算和附录七(抗剪强度指标 c标准值)及土工试验方法(gbj123-88)中三轴压缩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接剪切试验等中所列方法进行。第三篇:矿山废弃土地复垦技术研究进展矿山废弃土地复垦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矿业开发破坏和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其生态恢复成为当前世界尤
14、其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废弃地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矿区废弃地复垦的紧迫性,同时总结了矿区废弃地的复垦技术以及复垦后的效果。0 引言矿山废弃地是指采矿剥离土、废矿坑、尾矿、矸石和洗矿废水沉淀物等占用的土地,还包括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山辅助建筑物和矿山道路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矿山废弃地往往含有多种污染物,如高含量的重金属、极端的 ph 值和有害的选矿材料等。这些污染物通过大气和水体等途径广为扩散,污染矿山及周边地区,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未经处理的废石和尾矿堆,因其结构不稳定,还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等。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
15、资源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快,矿山废弃地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尽管我国自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始进行了矿山土地复垦方面的工作,可是在经济、技术、政策上明显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矿山废弃地的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10 页 共 28 页生态恢复作为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1国内外对矿山废弃地复垦的研究现状欧美等国家对土地复垦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展较早,促进了对土壤改造、政策法规及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水平的提高,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庞大的技术产业。国外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可归纳为直接恢复法和快速转
16、换法,或是两者的结合。土地复垦后的利用模式则可以多种多样,通常是视采矿废弃地自身的特点、位置而定。可供选择的利用模式有林、农、牧、保护区、娱乐、工商业用地、房地产及垃圾填埋等多种形式。国外在此领域取得了以下成就:1)开创了应用生态学的新领域恢复生态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种矿山土地复垦模式和自维持生态系统;2)经复垦后的矿山废弃地有了新的使用价值,改善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并创造了全新的生态系统;3)在环境恶化的区域,矿山废弃地面积有所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4)发展了一支由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矿山废弃地
17、生态恢复工作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由于当时的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在总体上处于零星、分散、小规模、低水平的状态。改革开放 20 多年以来,我国土地复垦经历了从自发性零星复垦到自觉性有计划复垦、从单一型复垦到多形式复垦、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11 页 共 28 页巨大变化。尤其是 1988 年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实施以后,采矿塌陷地、矸石山、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和砖瓦窑取土坑等各类破坏土地的复垦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复垦方
18、法从“一挖二平三改造”的简单工程处理发展到基塘复垦、疏排降非充填复垦、矸石和粉煤灰等充填复垦、生态工程和生物复垦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复垦技术体系。近几年,我国对于废弃地的复垦技术不仅逐渐向生态恢复转变,还对修复后的土壤肥力以及各项指标进行了研究,使我国的废弃地复垦工作逐渐迈上了系统化、整体化和高效化相结合的生态发展阶段。2 矿区废弃地的复垦技术 2.1 物理措施改善矿区受污染土壤的物理措施包括排土、换土、去表土、取客土 4 种方法能够解决上述各种问题,但覆盖土壤的费用较高,在经济条件较好、生态环保意识较强的矿山较容易使用。在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复垦中,使用客土的方法进行修复
19、,修复后的效果较好1。露天和井下采矿因采矿工序的不同所产生的废弃地不尽相同,因此在其物理修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露天采矿废弃地物理复垦技术:露天采矿主要会产生露天的采场和排土场,以及废弃的矿坑和堆放的尾渣,其复垦方法:1)露天采场的复垦主要是将矿坑内排土回填后,再覆盖一定厚度表土,形成供农业或林业发展用的梯田;2)排土场复垦主要包括排弃物料的分采、分堆和土场的整治。分采分堆是根据土壤和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排弃物料的合理立体分布,形成适合农业或林业的土层;排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12 页 共 28 页土场整治主要指土场的后期整平和变坡
20、措施;3)废弃矿坑的复垦主要是充填复垦技术,现在较成熟的采用粉煤灰充填复垦,该方法既利用了固体废弃物,又防止其占用土地和污染地下水;4)尾渣堆的复垦主要采用覆土方法,将废弃尾渣平整后,用熟土和尾渣的混合土进行覆盖。舒俭民等2在对石墨矿尾渣堆的复垦中发现,复垦后的土壤必须补充一定的水分和肥料后才能恢复种植。井下采矿废弃地物理复垦技术:主要造成的废弃地就是塌陷地,其土地复垦主要包括疏干法、挖深垫浅法以及充填复垦。疏干法主要是指开挖大量排水渠,使塌陷区的积水排干,再加以必要的整修工程,使塌陷区不再积水,并得以恢复利用;挖深垫浅法是将塌陷深的区域再挖深,形成水(鱼)塘,取出的土方充填塌陷坑浅的区域,形
21、成耕地,达到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并举的目的;充填复垦技术是采用粉煤灰进行充填。李芬等3通过对采煤沉陷地的新型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发现,粉煤灰和糠醛渣以 4:1 和 9:1 的质量比混配的新型基质适合多种植物正常生长的肥力标准,而且重金属含量不超标,为沉陷地的修复提供了新的理论与途径,而且以废治废,大大降低了复垦成本,该方法值得借鉴。对于废弃地的物理修复还有动电修复方法,它是在污染土壤中插入电极对,并通以直流电,使重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渗析向电极室迁移,然后将其收集,并作进一步的处理。动电修复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由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
22、人联系删除。第 13 页 共 28 页于土壤系统中组分的复杂性,经常出现实际应用与实验结果相反的现象,而使该方法的推广受到限制。2.2 化学措施由于矿区废弃地受到破坏与污染,其土壤结构很差或被破坏,土壤养分本来就不多且流失加速,或含有过高的重金属以及过酸或盐渍化,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其酸性,提高土壤肥力。目前采用的化学措施主要有:2施用易溶性磷酸盐可促使土壤中重金属形成难溶性盐,可以减少土壤中大多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如在土壤中增施易溶性磷酸盐(na3po4 等),可提高土壤中磷的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也可促使重金属形成不溶性化合物(磷酸盐),其形态有利于这些重金属的固定,并可降低其生物可利
23、用性。ma4发现磷石灰(ca5(po4)3oh)可以固定溶解性的铅;cotter-howells5对污染土壤中的铅和锌的磷酸盐形态的修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无机磷酸盐会促使矿区废弃地中的重金属磷酸盐的形成,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sallybrown6等用交互实验研究调查镉、铅和锌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结果发现磷以颗粒态或磷酸的形式加入可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增加植物产量。施用含 ca2+化合物。在废弃地中施加 caso4 或 caco3 等可以解决 ca2+含量低和改善其酸性条件的问题。一般来说,重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仅次于硫化物,并可通过施加 caco3 提高 ph 值,降低其溶解度。
24、土壤中施用石灰,使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而且可以提高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 14 页 共 28 页土壤的 ph 值,引起重金属与钙共沉淀现象来促进重金属沉淀的产生。当废弃地的酸性较高时,应少量多次施用碳酸氢盐与石灰,防止局部石灰过多而使土壤呈碱性;对于碱性废弃地,宜采用 caso4 以及硫酸氢盐等物质改善废弃地的环境。j.g.davis7等通过对污染土壤中锌毒性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加入石灰石能提高土壤 ph 值,降低植物中锌的浓度,同时提高了植物的产量。添加营养物质提高土壤肥力。大部分矿山废弃地缺乏 n、p等营养物质,一般添加肥料或利用豆科植物
25、的固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速效的肥料极易被淋溶,因此须少量、多次的施肥补充土壤的肥力效果才好;有机肥料可分为:1)生物活性有机肥料,如动物粪便、人粪尿、鸟粪、污水污泥等;2)生物惰性有机肥料,如泥炭和泥炭类物质及各种矿质添加剂的混合物。这些都可作为阴阳离子的有效吸附剂,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中盐分的浓度,促使多种重金属的植物毒性降低,阻碍它们进入植物体,同时加入的有机质还可以螯合或者络合部分重金属离子,缓解其毒性,提高基质持水保肥的能力。2.3 生物措施植物修复。主要是利用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把重金属由地下转移到地上部分(含根茎),随后收割地上部分进行集中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破坏 废弃 土地 复垦 技术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