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揣摩朗读的语气和感情基调,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2.通过描绘画面,表达出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和思想情感。3.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简介文体特点和作者,导入新课。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
2、像诗歌那样分行与押韵,而是以散文的形式呈现。简单来说,就是“散文其形,诗意其质”。2.听读课文,初步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3.学生自由朗读,圈画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字典或注释,自主学习生字生词。匿笑、沐浴、花瑞、攲斜、徘徊、亭亭、菡萏、祷告4.教师范读金色花,学生注意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节奏。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思考:(1)圈点勾画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的三次嬉戏,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情。示例:第一次嬉戏,孩子在母亲做祷告时,悄悄地开花,让母亲嗅到花香,却不让她知道这花香来自何处。第二次嬉戏,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孩子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却不让母亲知道这影子是自
3、己的。第三次嬉戏,在母亲拿着灯去牛棚时,孩子突然跳到母亲面前恢第二单元93复原状,求母亲讲故事,让母亲感到惊喜。这三次嬉戏都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与母亲的亲昵和对母亲深切的热爱。(2)“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示例:不仅仅为了好玩,孩子时时刻刻关注着母亲,想给母亲带去体贴和欢乐。6. 由感受人物形象入手,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文中的母亲和孩子各有什么特点?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具体体会他们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1)孩子活泼可爱,快乐天真;母亲贤淑温良、有文化修养。(2)全文体现了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顽皮,感情基调是喜悦、舒缓、温馨。(3)试读以下诗句,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