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共24课附参考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共24课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共24课附参考答案).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课练第一单元 声音1.1.听听声音1.填空。(1)我们学到的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 、低、 、弱、 、刺耳、难听、 等,(2)周围的声音根据 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2.选择。(1)下列描述声音的词语不合适的一组是( )。A.高低、高兴 B.悦耳、动听 C.刺耳、难听(2)下列音阶中音最高的是( )。A.哆 B.发 C.索(3)( )不是自然界中的声音。A.风声 B.琴声 C.雷声3.把下列声音现象按照要求分类。汽车刹车声 打桩机发出的声音 商场噪声 车间车床声 飞机轰鸣声 市场上的叫卖声火车驶过的呼啸声 轮船汽笛声 混凝土搅拌机发出
2、的声音 娱乐场所的喧哗声 打架斗殴声生活噪声: 。交通噪声: 。工业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 。4.想一想,上课时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哪些声音?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夏天的夜晚,我们经常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可是你知道吗,只有雄性的蟋蟀会叫,雌性是不会叫的,而是靠翅膀的摩擦来发声的。在雌性蟋蟀的前翅上,有漩涡状的翅膜,一边翅膀长着锉刀状的翅膀-弦器,另一边的翅膀长着较硬的翅膜-弹器。当这两种发音器相互摩擦时,就能发出声音。蟋蟀称得上是昆虫界里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师。你还听见过哪些动物的叫声?试写出5种。6.让我们一起来识别乐曲中的音符。(1)通过下面的音符分析图,你得知.两只老
3、虎乐曲中 的音最高。(填数字音符)(2)在这句中,它的高低顺序是从 到 。1.2.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填空。(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3)任何物体振动都能发出 。(4)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我们的喉咙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 。(5)橡皮筋在拉伸后还需要 才能发出声音。(6)下图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实验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 。2选择。(1)用手握住钢尺或竖笛,它们不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它们没有( )。A.断裂 B.振动 C.受到力(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声音表示的意义不
4、同B.人说话不需要人体振动C.凡是声音都能看见(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会有声音B.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下列做法中,( )会发出声音。 A.拉伸橡皮筋 B.用手按压鼓面 C.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5)在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A.钟产生了回声B.人的错觉C.撞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然在振动3.下面是四(1)班同学们准备的一些器材,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把你的做法写下来。4.实验探究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研究的物体研究的方法物体的状态是否发声鼓按压不振动敲打振动相同的鼓,在按压的时候 (填“会”
5、或“不会”)发出声音,在敲打的时候 (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这说明物体必须 才会发出声音。5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一填。(1)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一根棒来听钢琴演奏的,他打开钢琴上盖将棒的一端与钢琴接触,棒的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他就能“听到”音乐。并且创作了非常多的音乐著作。贝多芬是通过钢琴发声时产生 “听到”声音的。(2)著名的歌曲.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中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分别是 、 、 振动而发出的。(3)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而产生的。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 填空。(1)上课时,老师的声音是通过 振动传人同学们的耳朵中的。(2)“
6、隔墙有耳”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4)花样游泳的选手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 能传播声音。(5)甲、乙两位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 次敲击声。2. 选择。(1)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A.木头 B.空气 C.琴弦(2)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A.空气 B.棉线 C.纸杯(3)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 ),所以人们不
7、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A.空气 B.无线电设备 C.任何物质(4)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钢轨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 )传到耳朵里的。A.空气 B.火车 C.钢轨(5)上课铃声响起,校园中各个地方的同学都听到了铃声,这不能说明( )。A.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中传播的能力强B.声音能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C.铃的振动会引起空气的振动(6)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由(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A.闪电 B.空气 C.雨水(7)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能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些的是(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裹起来B.把整个罐子用棉花包裹起来C.A和B两个方法
8、都可以(8)体育老师吹响哨声时,操场上各个角落玩耍的同学们立马安静下来,这说明( )。A.声音在空气中只能向同一方向传播B.声音在空气中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3. 实验探究观察下图,完成下面各题。(1)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2)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3)通过实验得知,声音能在 和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4. 培优训练手机是一种不用电线的电话-移动电话,其原理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声音,为验证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空气,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并听到铃声。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并再次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
9、铃声逐渐微弱,直至最后听不到铃声,反复拨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不到铃声。接着将空气灌入瓶内,拨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到铃声。(1)以上实验 证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空气。(填“能 ”或“不能”)(2)以上实验 证明真空不能传声。(填“能”或“不能”)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填空。(1)一个振动的物体(发声)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 ,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 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 , 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2)用纸卷一个“喇叭” ,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 (填“大
10、”或“小”)了。二、选择。(1)下列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远离噪声 B.控制物体发声 C.耳机音量开到最大(2)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 )。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 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 C.为了好看三、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耳朵的结构作用耳廓收集( )耳道传递( )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 )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 )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 )四、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五、实验探究下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模拟( )
11、的装置。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耳朵鼓膜振动 C.液体溶解(2)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A.音叉 B.空气 C.杯子(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 )。A.跳动幅度小 B.跳动幅度大 C.一样(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 ),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耳道 B.鼓膜 C.听小骨六、培优训练观察下面这张图,同学丙在写字同学甲和同学乙都能听到同学丙写字的声音。(1)
12、同学甲和同学乙听到的声音相比,( )。A.同学甲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此B.同学乙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C.他们听到的声音样清楚(2)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她耳朵的。A.固体 B.气体 C.液体1.5声音的强与弱一、填空。(1)声音的 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单位: (dB)。(2)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 。(3)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 不同。二、选择。(1)拨动( )的声 音最强。A.皮尺 B.塑料尺 C.钢尺(2)下列关于声音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没有强弱之分B.声音的强
13、弱无法控制C.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3)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 ),发出的声音越强。A.大 B.均匀 C.小(4)下面对“昨晚雷声很大”的描述错误的是( )。A.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B.雷声很大,说明音量很强C.我们听到雷声是因为耳道中听小骨振动产生的(5)一列火车自远而来经过你的身边,又离你而去时,你听到的声音是( )。A.逐渐变强 B.逐渐变弱 C.先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三、实验探究探究钢尺发声强弱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约20厘米。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和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的大小。实验
14、记录表伸出桌面长度用力大小振动幅度发出声音20厘米轻轻小弱20厘米用力大强实验发现: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说明声音的强弱与 有关。四、培优训练下面是一根橡皮筋的音量变化实验数据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各题。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听到的声音强弱声音持续的时间50厘米强10秒40厘米较强9秒30厘米较弱8秒20厘米弱7秒(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幅度就越 ,听到的声音就越 。(2)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持续的时间就越 ,听到的声音持续的时间就越 。6.声音的高与低一、填空。(1)声音的 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
15、的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 ;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 。单位: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 。(2)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长短、 等因素有关。(3)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 ,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 改变了。(4)尺子伸出桌面 ,发出的声音 ;尺子伸出桌面 ,发出的声音 。二、选择。(1)( )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 B.拉松一点 C.把橡皮筋用力搓(2)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变(3)如图,铝片琴( )边的音高,( )的音低。A.左边 B.右边 C.中间(4)敲击下面
16、的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5)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放松琴弦 B.拉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三、实验探究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皮筋离开铅笔盒面。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3)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四、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我的预测我听到的我看到的音高振
17、动的快慢音高振动的快慢8高快高快12较高较快较高较快16较低较慢较低较慢20低慢低慢音高的变化规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 ,音高越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的越 ,音高越 。五、培优训练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声音由低到高排序: 。六、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 快,所以声音就 ,而长的、粗的物体 慢,所以声音就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一、填空。各种物体,只要 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二、选择。(1)如图所示,小提琴总共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四年级 上册 全册课课 练习题 24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