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昌江一中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西省昌江一中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昌江一中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昌江一中2016届高三月考生物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糖和酶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动物细胞内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可在酶的作用下结合成二糖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酶仅具有催化作用,故糖类对细胞更重要C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故水解时所需的酶也相同D部分糖合成后被运输到细胞外,部分酶合成后也会被运输到细胞外2、下列有关人体内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在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上存在差异B指导二者合成的基因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C将两种物质配成混合液置于适宜条件下,可得到多肽、蛋白质混合液D前者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后者起催化作用3
2、、如图所示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B以上七咱结构参与了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构成C与基因表达有关的结构有a、b、f、g,但不一定都能发生AT、GC之间的互补配对D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而在b内能将葡萄糖分解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生物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的成分和结构相同,在功能上密切配合B细胞内产生ATP的过程均在生物膜上进行C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是由相应基因控制的膜蛋白决定的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5、在新陈代谢活动增强的叶肉细胞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的数量
3、增加B核内DNA分子的含量增加C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之比增大DmRNA的含量增加6、科学家利用生化方法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及到达指定位置的分子机制,发现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B上述分子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C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7、小瑶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4、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左移D若在甲看到的影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8、植物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启,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现将两块放置在清水中的叶表皮取出,一块立即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块完全浸入适宜浓度的甘油中,并立即用显微镜观察,则观察到的两块叶表皮气孔的开闭情况分别是A开启、关闭B关闭、开启C关闭、先开启后关闭D开启、先关闭后开启9、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的高30倍,下列措施不会影响K+进入红细胞的是A在培养红细胞的等渗溶液中添加呼吸抑制剂 B除去
5、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适当降低培养红细胞的等渗溶液中的K+浓度 D适当降低红细胞培养液的温度10、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变量(自变量)是A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B作物的细胞液浓度C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1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被动输进入细胞B大分子物质需要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并且消耗能量C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D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求,主动
6、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12、将去除细胞壁的成熟叶肉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所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态到乙状态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将乙状态的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状态到乙状态的过程中,细胞的颜色逐渐加深D甲状态到乙状态的过程反映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3、图中曲线、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所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
7、开关均发生改变D若曲线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1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和AT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合成ATP的细胞一定产生酶,能合成酶的细胞也一定产生ATPB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成为酶的基本组成单位C酶和ATP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D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周围组织液中氧气的过程既不需要酶,也不需要ATP15、图甲表示细胞中某条生物反应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酶,A、B、C代表不同的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若a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消耗速度加快 若B大量堆积,则很可能是b和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所致 当图乙反应温度由t1调到
8、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上升 酶活性在t1时比t2时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得更严重ABCD16、下列各项应用中,没有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A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B稻田定期排水C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D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17、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有多个实验用到酒精。下列有关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苏丹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B检测细胞呼吸的产物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C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酒精的作用是作为有机溶剂D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可以用于解离18、选用甲、乙两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
9、验,测定两种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O2释放量(mL),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灯光的功率(单位:W)2050751002003000.1%CO2浓度甲植物3.416.028.240.556.556.5乙植物2.69.119.255.775.6102.60.03%CO2浓度甲植物2.311.219.827.627.527.6乙植物1.88.418.954.275.2101.8A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甲植物与乙植物相比,光照强度最可能限制甲植物的正常生长B在100W、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提高光照强度能提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C光照强度由300W逐渐增大至400W的过程中,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昌江 一中 2016 届高三 生物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