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默写题1. 默写。 (1)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枯藤老树昏鸦,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王湾次北固山下写潮水涨满,江面开阔,好风相送,正宜扬帆向前的诗句是:_,_。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名句是:_,_。 (7)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_,_”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二、综合读写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田野间已没有了蝉那聒噪的叫声,绿色的小麦在一点一点地穿起金黄的衣 shang。抬头望去,太阳似乎也不再那么炙热了,干渴的大地也仿佛有了一线生机。秋,已在无形中接近了。被秋天气息滋润的果实在树上匿笑,披上了崭新的外衣,不再是从前那个花开花谢新生的小娃了,精神抖擞地准备迈入一个新的成长时期。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蝉() 衣 shang() 匿笑() (2)语段中“聒噪”的意思是_,“精神抖擞”的意思是_。 (3)下列词语的词性与“田野”不相同的一项是()A.小麦B.果实C.崭新D.时期 (4)下列诗句与语段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A.大漠沙如雪B.二月春风似剪刀C.飞流直下三千尺D.无力蔷薇卧晓枝 复兴学校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小智同学将在学校动员大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甲】朋友仅仅是我们生活中开心的源泉,而且是我们永远的财富。a.朋友就像一杯香甜的美酒,使人陶醉;朋友就像一轮绚丽的彩虹,让人着迷;【乙】_、_。然而,很多人认为竞争对手不能成为朋友,其实,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使竞争持续,在这过程中,双方是可以成为朋友的。在这里,我想对对手说:_;在这里,我想对自己说:_。【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
4、修改。根据画线的句子a,在【乙】处仿写一句话。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小智同学想说的话,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 (2)活动中,同学们对有关友情的成语颇感兴趣,请你参照示例,根据成语出处猜成语。示例一: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成语:莫逆之交示例二:后汉书:“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成语:推心置腹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成语:_孙子兵法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成语:_。三、现代文阅读 也额度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_马亚伟30多年前,父亲在离家15公里的地方上班,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冬日的天,像
5、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寒气阵阵,天空透着令人捉摸不透的意味。父亲抬头望了几次天,说:“这天阴了好几天,雪也没下,我还是去吧。”母亲说:“下雪了咋办,还是别去了。”父亲犹豫了一下,推起车子出了家门。过了一会儿,天阴得更沉了。没多久,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母亲叹口气说:“让你爸别去上班,他偏不听,下雪了还咋回家!”父亲轻易不会歇班,他挣的钱要供我们一家的开支呢。到下午时,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越下越大,你爸可咋回来呀!”母亲说。“我爸今天也许不回来,听他说那里有住的地方。”我()母亲。黄昏时分,雪渐渐小了,但地上的雪越积越厚,脚踩上去立即出现深深的窝,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问母亲:“我爸今天不回来了
6、吧?”母亲却说:“回来!他肯定回来!”夜色笼罩过来,母亲站在门口翘首遥望,可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冰天雪地,我在呼啸的风中瑟缩着,感觉要被冻成一根冰棍。“妈,回家等吧!”我开口说话时,牙齿都在打战。母亲却目光()地遥望着村口,一声不吭。她在飞扬的雪花中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姿势和表情,那姿势和表情像雕像一般肃穆。忽然,母亲说:“走!回家做饭,你爸回来得吃上热乎饭!”母亲认定,父亲一定会回来。我跟着母亲在屋子里忙碌起来。小小的屋子里,炉火烧得正旺,温暖着四周,与屋外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她()我在炉火上烧开水:“多烧点开水,你爸回家时,得赶紧让他用热水洗洗,暖和暖和。”灶火上熬着红薯粥,母亲开始切白菜
7、,切豆腐,洗粉条,她要做父亲最爱吃的大炖菜。屋子里,饭菜香味弥漫着,妹妹饿得叫起来:“妈,我要吃饭,爸爸今天肯定不回来。”夜色漆黑,别人家已经吃过晚饭了,可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的态度依旧坚定:“你爸一定会回来的,再等会儿!”我和妹妹围着炉火,静静等待。母亲则一趟趟往外面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焦虑。母亲不再出门去,但眉头紧锁着,她的焦虑在升级。就在我们都等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回来啦!”妹妹喊起来,我和母亲也一跃而起。我们面前的父亲,简直成了雪人!他衣服上都是雪,眉毛、胡须上也都是雪,整个人都是白的。“15公里,我一步步走回来的!”父亲开口说话时,嘴巴像被冻僵了一般。母亲的
8、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我赶紧把门关紧,让屋里的温暖一点点融化父亲身上的寒冷。这个世界有冰有霜,但幸好还有家;这个世界有风有雪,但幸好还有爱。夜归人,只要有人在风雪中为他守候,他就一定会回家。父亲坐到餐桌前,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张口想要说什么,又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一句话:“家里真暖和!”(选自读者2021年13期)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安慰 专注 嘱托B.安慰 专注 嘱咐C.慰问 专心 嘱咐D.慰问 专心 嘱托 (2)根据原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的情感,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冬日的天,像
9、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 (4)本文多次描写“雪”,请分析“雪”在文中的作用。 (5)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继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后,又一则新闻引发热议;近日公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许多老师和家长其实都曾和孩子围绕手机展开一场场“拔河”,甚至因此与孩子搞僵了关系,闹出悲剧。当我们为孩子担心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孩子没办法放下手机背后的成长诉求是什么?是孩子渴望陪伴,渴望交流,渴望认同,渴望归
10、属在网上遇到知音,在游戏里获得队友,在朋友圈和QQ空间中得到认同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要把孩子从虚拟的手机世界中拉回来,就必须在现实世界中满足孩子的这些需求。家长可以先与孩子共同协商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家长和孩子共同遵守。父母应当言传身教,不要一下班就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更不能将手机当作免费的保姆,放任孩子无节制地使用手机。制定规则的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家庭活动,如看电影、阅读,运动、旅游等。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理解,给孩子提供比较合适的宣泄压力的渠道,让孩子慢慢地放下手机去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节选自“凤凰网”2021年2月4日,有删改)材料二:用手机上网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
11、习,然而其对青少年产生的双刃剑效应也不可忽视。学生用手机学习时,很容易浏览到不健康网页,而且长期用手机还会影响学生的视力,沉迷网络会减少户外锻炼时间而对身体健康不利。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共同营造“尽量让孩子少受手机影响”的学习成长环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哪些地方哪些时间不可以使用手机的规矩意识,理应一以贯之。杜绝手机入校,不应仅仅是“家长和学生服从”的单方面行动,还需要有教师的主动参与。不少老师也是“手机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为了让学生不受手机奴役,老师们自己是否也要首先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呢?还有肆意地在家长群布置作业的做法是否也要叫停?(节选自“搜狐网”2021
12、年2月5日,有删改)材料三:学校有效引导学生放下手机,可通过管理、诊断、教育三步法。一是管理。家长、学生和教师三方一起制定大家认可的手机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校还可以通过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方式,在班集体形成比较优秀的集体文化,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孩子放下手机,去做更有价值、意义的事情。二是诊断。对那些不能遵规守纪的学生,要了解他们无法放下手机的原因和背后的成长诉求。三是教育。现在不少家长甚至老师简单地用没收、摔手机的方式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化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选择教育方法要入情入理,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有些办法可以让孩子慢慢远离手机,如增加户外
13、活动,帮助孩子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等。(节选自潮州日报2021年2月2日,有删改)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据统计,我国网民中,学生网民最多,因而给手机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B.部分学生沉迷于上网,可能对陪伴、交流、认同、归属等需求有所渴望。C.学生长期使用手机,会影响视力,也会减少户外锻炼时间,不利于身体健康。D.杜绝手机入校,家长和学生要配合,教师也要主动参与。 (2)结合材料一,说说家长应如何让孩子自觉地远离手机。 (3)赏析材料一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请你在学生手机管控方面给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
14、完成下列各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剡(shn):地名,今浙江嵊县。何以为:古文中表反问“干什么呢”。 (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期日中 期:_相委而去 委:_借者无不皆给 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上 语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