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校初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校初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校初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校初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默写题1. 默写。 (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5)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写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出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的句子是:“_,_。” (6)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_,_”点明了诗歌写作的时间,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旅况的凄凉萧瑟。 (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_,_”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表现了戍边将士浓烈的思乡之情
2、。二、综合读写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人从什么年纪开始有梦。不管是美梦还是 梦,不管是造梦的年华,还是过了造梦的日子,梦总会偷偷地,如一 y 轻舟,荡入我们的生命里。尽管梦是如此易破,醒来却又如此无处追寻,但人绝不因此而不再造梦。人已和梦结下不解之缘。拈花小梦,该是宁谧安详,一派天真。(选自丰子恺小梦)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拈花( ) 宁谧( ) ( )梦 一 y( )轻舟 (2)“不解之缘”中“解”的意思是( )A.解释B.了解,明白C.解除D.解送 (3)画线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拈花小梦,该是宁谧安详,一派天真。
3、 七年级(1)班围绕“交友之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为了使班上的同学能尽快熟识,语文老师安排了“自我介绍”的环节,王晖同学被推举为主持人,他准备了下面一段开场白。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有位作家曾说过:“在广瀚的宇宙中,只有一个你,【A】以前不曾出现,以后也不会重复,你绝对是唯一仅有的,独特的。”是啊,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B】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让我们能勇敢地展现自己的闪光之处!为表示尊重,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_。【A】处画线句子语义重复,应删去“_”。【B】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你修改。 (2)古人对不同性质的朋友有不同的称呼。依次把“朋友”的名称填
4、在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_”是指“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_”是指“打破年龄、辈分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_”是指“幼年相交的朋友”;_”是指“生死与共的朋友”。A.忘年交 忘形交 总角之交 生死之交B.忘形交 忘年交 刎颈之交 竹马之交C.忘年交 忘形交 刎颈之交 总角之交D.忘形交 忘年交 竹马之交 生死之交 (3)活动中,杨丽同学搜集到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帮助她选择合适的下联。上联:得意客来情不厌下联:_A.情深宁任肝肠断B.乍然一见人无语C.知心人到话投机D.慨然相对酒一杯 (4)请依据下面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A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
5、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B(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济南的冬天老 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
6、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
7、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8、;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温暖 响晴 温晴B.响晴 温晴 温暖C.温暖 温晴 响晴D.温晴 响晴 温暖 (2)文章描写了哪些状态下的济南冬天的山?请用一个词语分别概括其特点。 (3)第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4)请赏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
9、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5)作者以“济南的冬天”为题有什么作用?四、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五猖会(节选)鲁 迅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
10、“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11、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
12、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甲】“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乙】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丙】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丁】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
13、最前头。A.【甲】B.【乙】C.【丙】D.【丁】 (2)阅读选文,依据其情节,概括“我”的感情变化。 (3)第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有何作用? (4)指出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5)怎样理解“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
14、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选自二程集论学篇) (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过中不至 至:_门外戏 戏:_元方入门不顾 顾:_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怨: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处事不诚则事败。 (3)【甲】文中,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_、_这两点错误。(用原文词语填空) (4)【甲】文中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指出他的对错之处。【甲】【乙】两文共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六、写作 请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题内容优质 解析答案齐全 知识点准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