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年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年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年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默写题1. 原文默写。 (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盼望着,盼望着,_,_。(朱自清春) (4)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_,_。 (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包含着思乡的泪水。二、综合读写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 zh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
2、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青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zh( )蓄 澄( )清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本段文字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
3、,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3)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4)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三、名著阅读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1)朝花夕拾作者_,原名_。 (2)朝花夕拾是一部_集,其中的十篇文章原来是以_为题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的。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雨
4、冯剑华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
5、啊!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与写美的画师。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它们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得到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出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秋日的雨,是阅尽沧
6、桑的老妇人。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有改动) (1)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其“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_,写出了其_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_,写出了其_的性格特征。 (2
7、)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3)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却“并不落寞”? (4)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想起母亲就想哭韩石山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
8、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我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
9、问别的,只说:够吗?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 ra 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
10、会说吗?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
11、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情节“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写母亲
12、“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_“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_“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2)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3)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画线词语的妙处。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 (4)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我心里暗笑他迂腐;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咏 雪谢太傅寒
13、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俄而雪骤 骤:_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相委而去 委:_下车引之 引: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白雪纷纷
14、何所似?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下面将谢道韫的话和谢朗的话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4)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六、写作 作文。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叫至死不渝;有一种关怀叫无微不至;有一种永恒叫“母爱”;有一种永远能给你温暖的东西,那
15、是妈妈曾经帮助过你而伤痕累累的大手。请以“妈妈,原来你很_”(懂我、疼我、爱我、体贴、宽容、大度)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将标题补充完整;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不少于600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0-2021年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默写题1.【答案】(1)山岛竦峙(2)随君直到夜郎西(3)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考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观沧海(曹操)春(朱自清)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名篇名句默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高中 语文 数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