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2020-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哺乳(b) 应和(h) 静谧(m) 参差不齐(cn)B.称职(chng)炫耀(xin) 憔悴(chu) 不求甚解(sn)C.感慨(gi) 干涸(h) 莅临(wi) 骇人听闻(hi)D.着落(zhu) 确凿(zo)荫蔽(yn) 忍俊不禁(jn)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匿笑 殉职 拈轻怕重 浑为一谈B.云宵 安祥 见异思迁 翻来覆去C.缥缈 嘹亮 怪诞不经 杞人忧天D.决别 惩戒 恍然大悟 神采奕奕3.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A.在国歌的伴奏下,升旗手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到旗杆的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B.学校举办冬季田径运动会,同学们在班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C.少数市民乱丢烟头、纸屑的不文明行为,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要求大相径庭。D.语文老师布置每人写一篇游记,不少同学愁眉苦脸,但当听说要先组织全班去三苏祠游学参观,大家又眉开眼笑了。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能否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关键。B.代表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2013年感动中国的人物。C.为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谁也不能否认学习外语的重要性。D.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
3、了很大提高。二、综合读写 下面是初一(1)班“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场白,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A、B两处各仿写一个句子。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一根纽带,A_,B_,是团结奋进的一支火炬。 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修改不得体的地方。 (1)李先生,我校明天下午两点在体育馆举办东坡文化艺术节活动,请您给师生作一次专题报告。恭候您的惠顾。(邀请函) (2)校团委会决定12月16日下午两点在体育馆举办东坡文化艺术节活动。欢迎同学们莅临报名,积极参加。(会议通知) (3)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是我校首届文化艺术节活动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校史馆等全部开放
4、。(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今天下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51元、饭票和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主任认领。(招领启事)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
5、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注】豕(sh):猪。 (1)下列对句中画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B.止有剩骨(仅,只)C.令不可去(离开)D.股直不能屈(屁股)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B.出视
6、/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C.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D.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3)下列对两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通过“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写出了狼的狡猾。B.【乙】通过“伏”“捉”“割”“吹”“缚”等动作描写刻画了屠夫的机智。C.【甲】【乙】在文章结构上不同,【甲】写屠夫杀死两只狼,【乙】写屠夫杀死一只狼。D.【甲】【乙】都是写屠夫以机智战胜狼的故事。【甲】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乙】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我们可以悟出一个正确的道理是:对待贪婪狡猾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方能夺取胜利。 (4)将文中画
7、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无计可以死之。非屠,乌能作此谋也!四、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 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苏轼游览西湖,写下五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描绘了一幅“西湖骤雨图”。B.诗人按照黑云翻墨、急雨骤降、风卷云散、雨过天晴的时间顺序来描写西湖美景的。C.全诗抓住夏日湖上急剧变化的自
8、然景物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写,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D.“黑云翻墨未遮山”中的“未”和“卷地风来忽吹散”中的“忽”用得精当,都突出了夏日阵雨前、后天气变化之快的特点。 (2)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五、默写题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 (1)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_,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5)孔子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_,_。(论语十二章)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
9、本,完成下列各题。散 步莫怀戚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
10、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
11、,你就背着我。”母亲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对“后来发生了分歧”一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后来发生了分歧”一句,句末使用“冒号”作用是提示分歧是什么;同时,放在一段的开头,又起到了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的作用。B.母亲要走大路,理由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理由是小路有意思。C.面对分歧,“我”决定走大路的深层原因是伴儿子的时日
12、长,传达出与家人相处要更加关心理解父母,尊敬爱护老人。D.“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小题大做了,“散步”本是一件小事,不能大词小用。 (2)对“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慢慢地,稳稳地”行走体现了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B.“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都“走得很仔细”,与前文的“自然不算重”“自然也很轻”自相矛盾,写得过于郑重其事了。C.这句话很有象征意义,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D.“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
13、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3)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B.本文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C.本文揭示了家庭无时没有矛盾,无处没有选择的现实。D.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0月11日,国宝清明上河图撤展的前一天,上千群众在故宫彻夜排队。次日凌晨四点,最后一位参观者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此次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庆“石渠宝笈特展”,不仅有十年一现的清明上河图,还有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五牛图等国宝级展品。这些珍品承载着中华悠久的
14、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让人感到无限的自豪。观展群众热情高涨,曾出现过早晨午门一开就有千人跑步冲向武英殿的情形,被网友戏称“故宫跑”。材料二:长长的观展队伍,是国人消费转型升级的小小缩影。已不必再为柴米油盐烦恼的中国百姓,文化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日益增长。依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就会井喷。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2014年已超过7000美元,文化消费走强正逢其时,且势不可挡。(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三:以下是记者对观众观展后的采访。 (1)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石渠宝笈特展”
15、上展出的五牛图是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B.依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就会井喷。C.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地的文物展都出现了“故宫跑”这类现象。D.有些观展者表示,目前他们能近距离接触珍宝的机会太少了。 (2)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群众观展热情高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民众的观展感受,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博物馆“沉睡”的藏品“活”起来?请简要谈谈。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牵着母亲过马路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
16、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唠唠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还能不听?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达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
17、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了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的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的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侯,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稻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高中 语文 数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