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及其当代价值.docx
《《群书治要》及其当代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书治要》及其当代价值.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群书治要及其当价值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初年下令编纂的一部书,它囊括了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精髓,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为什么说群书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群书治要的“群”是一个形声字,从“羊”,“君”声,本意作“辈”解,乃同类相聚时之称。羊性好群,故“群”从羊, 在群书治要里,“群”作形容词,是众的意思。而“治”就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群书治要就是把群书当中有关修、 齐、治、平的精华概括出来。读了这部书,也就基本掌握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群书治要的编纂者从唐以前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精挑细选了六十六种,又从这六十六种书中把最精粹的治国平
2、 天下的道理撷取出来,加以汇集。该书的内容包含“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前四史”(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除此之外,还有子书,即诸子百家,如儒、墨、道、法、农、兵等家。 书的内容上起五帝,下迄晋代,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所以,称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合适的。尤为可贵的是,群书治要摘录的一些著作在五代之后便已失传,如尸子昌言典论政要论体 论典语傅子袁子正书等,唯有群书治要保存了其精华内容,这使得此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学习 了群书治要,也就掌握了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门的钥匙。二、唐太宗为什么要下令编纂群书治要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据旧唐书记
3、载,李世民在四岁的时候, 有一位自称善于看相的书生前来拜见他的父亲李渊,并对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有贵子。当他转头看见李世民后,称 赞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后来就用“济世安民”之意为他取名世民。李世民从16岁开始就率兵打仗,27岁时登基做了皇帝,封于怎样用圣贤的教诲来治理国家,他认为自己的积累 是不够的,因此非常渴望学习古圣先贤治国理政的经验。贞观政要论政体记载,贞观元年(627),太宗对大臣萧璃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张弓射箭,自以为懂 得如何识别弓箭的好坏,近来得到十几把上好的弓箭,于是把它们拿给做弓箭的师傅看,没想到,做弓箭的师傅却说这 些弓都不是上好的
4、。我于是询问其中的原因。做弓箭的师傅说,木头的中心不正,就会使木头的纹理歪斜,这样的弓虽 强劲有力,但射出去的箭不直,所以不是上好的弓。我从中领悟出很多道理,我是用弓箭平定天下的,所用的弓箭已经 够多的了,但我尚且不懂得识别弓箭的要领。更何况我得到天下的时间还很短,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肯定不比我对弓 箭的知识掌握得多。我对弓箭的了解尚且有偏失,更何谈掌握治理国家的要领呢?”从此以后,唐太宗定期召见五品以上的京官和中书省的官员。每次召见时,太宗都赐座给他们,并与他们悉心交 谈,仔细询问宫廷外面的事情,以便对老百姓的疾苦和政教的得失有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唐太宗好学、谦虚、礼敬贤者的态度使他受益匪浅。
5、贞观二年(628),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帝王和大臣治理国家多半不如古代,不知是什么原因? ”王珪回答 说:“古代帝王治理国家,大都崇尚清净无为,以百姓为中心;然而近代的君王,却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所任用的大臣也再不是饱学经史的儒雅之士。汉代的宰相,没有不精通一种经书的,朝廷上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们都会引经据典,参照经书来决断,于是人人懂得礼数,国家太平安定。但是近代却重视武功,轻视儒术,或是用刑律来治理国家,从而导致儒术受到破坏,古代淳朴的民风也就荡然无存了。”太宗深有同感。从此,官员中但凡精通儒学、 懂得治国之道的,都获得了提拔并委以重任。唐太宗很善于听取谏言
6、,特别重视用儒家伦理道德来治理国家。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古代大多统治者因看到严 刑峻法迅速的治理效果,而忽视道德教育。但唐太宗却不是这样,他在重视法制建设的同时,也特别重视儒家伦理道德 的教育,这也是他能开创“贞观之治”局面的主要原因。法律只是在消极结果产生之后,给以事后的补救、惩罚,难以防患于未然。法律制裁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却很难 触及一个人的内心,也就培养不出有羞耻之心的人。如果缺少了道德教育,人们只会想方设法地躲避法律的制裁,甚至 还会以此沾沾自喜,认为是自己聪明才智的结果,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事是有什么羞耻的。所以在重视法律惩罚的同时, 必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让人从心底不愿意去作恶,把作恶
7、视为羞耻之事,这样才能在人们的心灵中筑起一道防止作恶 的堤坝。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太宗之所以在登基之后不久就下令编纂群书治要,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对古圣先贤治国平天下的教诲了解得 不多,希望自己不仅能和群臣探讨治国经验,而且还能随时翻阅古圣先贤治国的理论、经验和教训。于是他命令谏官魏 徵及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人,整理了从五帝到晋朝几千年间治国理政的史料,将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精要内容汇编成书。到了贞观五年(631),群书治要编纂完成。魏徵在序文中称赞此书的历史价值:“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 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意
8、思是,这部书用在当时的社会,可以使人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如果传到后世,那么可以 恩泽子孙后代,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可见,群书治要确是一部鉴往知来的治世宝典。群书治要内容广博,取材广泛,而且挑选出来的都是非常精辟、切要的局部,因此深受唐太宗的喜欢,他每 天手不释卷,领会书中的要义,希望能够鉴古知今,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做出“善治”的表率。三、唐太宗的治成效太宗于公元626年即位,公元649年去世,在位二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有人称赞他为“千古一帝”。 受群书治要的影响,唐太宗以用贤纳谏、尊儒重道、勤政爱民著称。他以文治天下,厉行节俭,使百姓休养生息, 很快便出现了国泰民安
9、的局面,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的稳定和开展以及开元盛世的局面奠定了 基础。贞观之治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当时的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开展,物产丰富。根据史书记载,贞观六七年间,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们走 到山东的一些地方,都可以不用带多少粮食,直接在路上就能买到。进了山东的村子,村民遇见路过的客人,一定会热 情地招待他们,有时候还会赠送给客人粮食。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出现 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第二,贞观时期的社会秩序十分稳定。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六年(632),太宗亲自查录被关押的死刑犯的 案情,生起了怜悯之心,于
10、是下令放他们回家,让他们于第二年秋天再回到狱中。结果,到了第二年,“去岁所纵天下死 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这些被放回的死囚共三百九十人,在无人监 管的情况下,都按时回到了朝堂,竟无一人逃亡。于是太宗符他们全部赦免。有诗赞叹太宗曰:“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 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死囚四百来归狱,以心感人人心归。”当时朝廷政治清明,官 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百姓心中没有怨气,所以社会秩序非常稳定。第三,贞观时期基本没有贪污现象,这也是唐太宗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唐太宗的统治下,官员一心为公,吏佐 各安本分,滥
11、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很少。当然,这与唐太宗运用群书治要的理念,以身作那么,重视道德教化, 制定了一整套合情、合理、合法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腐败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成就的取得也说明,运用圣贤之道治国,不仅有效、易从,而且快速。贞观政要论政体记载,贞观七年(633),太宗和魏徵漫谈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得失时说:“如今大乱之后恐 怕不能急于实现大治。”魏徵说:“并非如此,大凡人在危难困苦的时候就忧惧死亡,忧惧死亡就盼望天下太平,盼望天 下太平就容易进行教化。因此,大的动乱之后更容易教化,正像饥饿的人对饮食更容易满足,这是一个道理。”太宗又问:“贤明之人治理国家尚且需要百年之久,才能消灭残虐,废除杀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书治要 及其 当代 价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