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研究―财务管理.docx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研究―财务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研究―财务管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研究系 名 管理系 专 业 财务管理 学 号 6015205114 学生姓名 于菲儿 指导教师 张彤 职 称 副教授 2019年5 月 4 日摘 要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是证券市场资源系统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上市企业经过在资本市场直接筹集的资金,推动公司的新项目进展,使融资功能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随着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发展,中国的上市公司已经慢慢的出现了融资需求,特别是在再融资市场上,公司利用制度缝隙,其中一些恶性的蓄意再融资行径得以幸存。上市公司普遍有循环资金的冲动,由于优先考虑股权融资进行再融资,出现了大股东占用资金、任意改变资金投资以及募
2、集资金富裕等现象。这些现象非常严重的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很大程度上的减小了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的效率。本篇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再融资行为的现状和相关真实案例证明的对比分析,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进一步的政策建议和意见。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深入细致地钻研,可以使企业融资行为合乎道德法律规范,改进企业管理操作方法,扩大企业所具有的格局,进一步优化改良企业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技术改革,促进民营企业的良好发展,更有效地促进整体。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还可以利用资金流不断拓展其项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再融资
3、;配股;增发新股;可转换债券ABSTRACTThe refinancing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allocate the resources system in the securities market. It is through the funds raised directly in the capital market that the listed companies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anys new projects and mak
4、e the financing function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the long ter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ock exchange market,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have slowly emerged financing needs, especially in the refinancing market, and some of these vicious intentional refinancing practices have survived. Due t
5、o the priority of equity financing for refinancing, listed companies generally have the impulse to recycle funds, and there are phenomena such as large shareholders occupying funds, arbitrarily changing capital investment, and raising funds to become wealthy. These phenomena have greatly changed the
6、 financing func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greatly reduced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capital us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refinancing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the relevant real case pro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7、s and reasons of refinancing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n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wa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urther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observations. Through a thorough study of the refinancing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
8、na, we can make the financing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conform to ethical and legal norms, improve the operating method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expand the pattern of enterprises, further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technical reform of state-owned en
9、terprises. Promot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whole more effectively. The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benefits can also be used to continuously expand its projects.Key words: listed company; Refinancing; Distribution of shares; Issuing new shares; Con
10、vertible bonds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21.3 研究思路和方法31.4 研究结构3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分析和发展状况52.1 再融资52.2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52.3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比较分析62.4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状分析7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存在的问题及缘由133.1 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尚不健全133.2 对股权再融资的偏好133.3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动机不良133.4 募集到的资金使用率较低133.5 投资者的积极性较低14第四章 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对策性的建议154.1 提高上市公司
11、自身的品质154.2 树立公司管理层正确的融资观念154.3 制定有效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154.4 完善资本市场154.5 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16第五章 总结17参考文献18外文资料19中文译文25致谢292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资本经济市场的不断创新发展,证券市场规模和市场功能不断扩大增强,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早已成为了一种最为重要的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方法。但很长时间以来,在坚强雄厚的投资扩大规模冲动下,我国的上市公司已被一种基金需求所广泛取代。再融资行为的冲动性心理愈演愈烈,融资金额也节节增高,甚至经过发展成为了
12、一种公司互相竞争的恶劣气氛。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要想减少对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就应该避免利用股权再融资融资;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积极乐观的运用内债再融资方式融资。纵观我国资本经济市场,资历深厚的上市公司已经很少有运用股权再融资这种方式进行筹资,但我国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依旧喜欢股权再融资方式,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方式有着尤为突出的转型进程。然而,虽然上市企业进行再融资的方式炙手可热,其功能也受到了非常非常多的重视,但也出现了许多现象,如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投机炒作,中介机构与自己的工作分离,投资资金乱变等。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得上市公司在一级市场上的再融资行为每一步都变得更加艰难。我们不得不
13、重视这些问题,竭尽全力去解决这些种种麻烦。因此,针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问题的实际性及其相关的学术根底,文章将定性的研究与定量的研究相联系,通过对再融资行为的对比分析、再融资行为现在的形势分析以及相关的论证分析,从而细致化的找出再融资的特点以及问题的缘由,提出对策性的意见和建议。 1.1.2 研究意义 再融资是经济市场中重要的职能之一,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直接招募资金,从而推动公司的项目进展,以及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尽管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对企业成长有决定性的作用,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探究,从股权结构、内里人员支配、国家政策和约束体制等方面,研究其成因
14、。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和建议,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监管支应必要水准上的参考,能够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扩充企业的规模,优化企业的治监结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也能更有效地推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还可以利用资金流不断拓展其项目。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外研究 (1)M-M定理 1958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中展示了“资本成本,企业融资和投资理论”的学术论文,这便是来自美国的资本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米勒提出的“M-M定理”。文章表明,在一个完美的大市场中,没有税收,企业业务承担的经营风险相同、有了不同的资本结构,债务融资和
15、股本融资都不会影响企业的总市值,即企业的市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文章打开了当代资本结构学说探索的大门,为之后的经济学家们研究也支应了繁多创作性的分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它具有太多的不变因素,使“M-M定理”存有一定的受制性。 为此,在考虑了公司所得税后,莫迪利亚尼和米勒于1963年修订了M_(E16c)理论,并得出结论:资本结构与企业市场价值有关系。公司若要提高市场价格,可以利用增加财务杠杆,负债越多则杠杆效应越显著,进而使企业的市场价值增加。如果公司欠债率到达了100%,则公司达到最佳的资源结构配置,市场价格就最大。然而,这一论点与实际情况仍不相符,M-M修正理论虽然思量了负债带来的缴税利益
16、,但忽视了负债带来的危害和附加费用,若公司的负债过高以至于无法归还,则公司将面对的是停业倒闭的风险。(2) 信号传递理论 在信息不相辅相成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公布信息向外面传达公司里面的信息,例如公司的欠债比例、资产负债结构等,拥有丰富的高层次投资机会信息的管理层可以使用资本结构或股息政策的选择来与投资者沟通。有三种常见类型的信号:1利润公告; 2股息公告; 3融资公告,其中股息公告是一个更值得信赖的信号。 1979年,在经济学杂志贝尔经济学刊中形成了一个与罗斯模型相似的巴恰塔亚模型,即在相对完美的环境情况下,现钞的股息率具有很大的信息量,是未来能够预测盈利的信号。但这一学说仍存在一些弊端,
17、例如信号理论不能对、不同国家股息率差异进行解析和预测,存在着局限性。 (3) 代理-成本理论 1976年,发表了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所有权结构的作者迈克尔詹森与威廉麦克林,在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代理成本学说。公司的资源构造将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股东的价值,资本所有者和业务经理之间亦如此。当企业高层在进行再融资决策时,会考虑企业再融资的代理成本,提出最优的再融资决策方案,从而使再融资的代理成本最小化,从而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在资本融资决策中,也应当给予考量一些主体是公司的雇员、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等的代理-成本。(4) 啄食理论美国资本经济学家梅耶,提出了优序理论。在内生融资和外部融资
18、中,第一选择是内生融资。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外部融资中,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次之。在直接融资的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中,第一选择是债券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但根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市场情况,融资方式的顺序因国家而异。上如处在发展中的中国,企业融资顺序则是股权融资内源融资债务融资。由此可见,我国的融资顺序与啄食顺序学说是相悖的。1.2.2 国内研究 近些年,国内资本经济学家、学者们就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探究也日益增多,取得了种种研究成果。例如,张高森认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导致配股融资的效率偏低,在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刊行股票时操作不准确,导致无法达到计划的融资效果。中介代理组织的
19、能力不足,使得在发行时出现了些许的误差。潘宇对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司内在的治理体系并不完善,致使可转债不能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发挥作用。经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相比拟,资产负债率偏低,存在着股权融资资本远不如债券融资资本的现象,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内源融资比例基本维持在20%,而外源筹资比重则超过80%。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法过于依托外源筹资,形成了一种重外援轻内援的特征。在进行持久融资决策时,我国企业广泛留存“看轻债务重视股权”的偏好与西方的融资理论不相符。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区分和整理
20、文件,阅读和研究以前的文件,形成基本的再融资了解,全面客观的了解国内外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发展。(2)实证分析方法。在探索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市场中,将发行新股的股权融资方法作为目标,以案例研究分析的方法,利用统计数据对超额收益率是否明显进行论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3)比较分析。本篇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再融资的四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1.4 研究结构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 绪论,主要是研究的来源背景、目的目标、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历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分析和发展状况,剖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比较分析再融资四种方式的不同,通过实证分析
21、和比较分析,全面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政策演变历程和再融资现状,根据现状找出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诸多问题;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问题及原因,主要分为上市公司本身的内在因素和资本市场体系的外在因素,对股权再融资的偏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动机不良,募集到的资金使用率较低,投资者的积极性较低,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尚不健全; 第四章 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对策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公司管理层树立正确的融资观念,提高上市公司自身的品质,制定有效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完善资本市场,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等;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总结,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第二章 我国上市
22、公司再融资行为的分析和发展状况2.1 再融资所谓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刊行股票和上市后使用各种渠道和方法直接获取资金,或从证券市场上直接筹资的行为,上市公司可以向金融机构借款、增收发行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以此来筹集资金。再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人融资,而股权融资包括配股和发行新股。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具有股权融资和债权人融资的特点。目前,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主要采取刊行股票、增收发行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再融资方式。2.2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 2.2.1 配股 因为其简单、快捷而被上市公司广泛接纳采用,配股便成为了最早流行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配股是按照原来拥有股份的一定比重对
23、以前的股东再次刊行股票的融资行为。依照股东资格差异和投资比例,向社会万众股东、责任人股东和国家股东的配股发售。可以用现款、什物或无形资产参与配股,社会万众股东一般以现钞购股,责任人或国家股东则以差别各异的资产形式。这种方式可以扩大公司经营规模,改善公司的资源结构,提升公司价格和融资能力,降低公司成本本钱和财政危机,还资产重组可以通过分配单位进行。 2.2.2 增发新股 发行新股意味着上市公司以原始股票为基础,向不必然对象或必然对象公然发行股票来再次募集资金增添新股本的融资方式,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圈钱。新股发行可分为定向发行和公开发行两种形式。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大幅提高上市公司净值,改善企业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上市公司 融资 行为 研究 财务管理
限制150内